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价值目标与人民立场

价值目标与人民立场

  • 字数: 17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作者: 鲍金,潘虹旭
  • 出版日期: 2022-09-01
  • 商品条码: 978720817664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6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54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一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与人民立场进行主题界定。第二章系统阐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立场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深入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立场的原创性贡献。第四章系统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立场的指导意义。第五章深入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立场的新文明形态意义。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从目标到立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立场的主题界定
一、价值目标: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与人民幸福
二、人民幸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立场的阐释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立场的特征
第二章 人民主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立场的理论基础
一、“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马克思对价值立场的确定方法
二、价值颠倒: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价值批判
三、马克思主义的个人主体论批判
四、无产阶级:人民主体的核心构成
五、掌握历史的客观规律:人民主体的现实可能
六、人民主体的历史生成
第三章 “以人民为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立场的原创性贡献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及其发展
二、人民立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三、“以人民为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立场的崭新体现
四、“以人民为中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立场的原创性贡献
第四章 从立场到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立场的指导意义
一、改变世界与问题导向:人民立场的实践过程
二、人民立场的实践展现:小康社会与美好生活
三、人民立场的实践展现:疫情防控与生命至上
第五章 走向人类文明的新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立场的实践升华
一、现代性:人类文明当代形态的性质规定及其限度
二、走向“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人民立场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未来形态
三、人民成为主体的保证:人民立场与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地位
四、现代性的扬弃:人民立场与人类文明新形态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