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理论与方法刍议

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理论与方法刍议

  • 字数: 37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 作者: 李文 等
  • 出版日期: 2019-10-01
  • 商品条码: 978751540978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4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7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回顾和总结了社会史研究的国内外源流和现状,特别是2010年以来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异军突起的背景和态势;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为例,阐释了中国当代社会史的研究对象、学科定位、研究架构、主题主线和分期;介绍了中国当代社会史的研究方法、资料特点,以及国外学者相关研究的借鉴意义。本书主体是2012年立项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中国当代社会史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的项目成果,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中国当代社会史理论的拓荒之作,特别是其中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的解读,不但在中国当代社会史学界独树一帜,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而且也丰富了国史研究,推动了国史学科建设。
作者简介
李文,籍贯山西,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社会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首席研究员、重点学科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社会史、经济史。主要代表作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当代中国社会》《中国土地制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城市化滞后的经济后果分析》《新中国社会发展的成就、经验与展望》等。
目录
绪论001
第一章社会史的缘起、复兴和演进004
第一节西方社会史的兴起与流变004
一、年鉴学派:法国社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004
二、“历史社会科学”学派——德国社会史研究的兴起及发展变迁016
三、英国社会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030
四、美国社会史的研究040
第二节社会史在中国050
一、兴起(20世纪初)053
二、发展(20世纪20-40年代)060
三、沉寂(1949-1978年)071
四、复兴(1978-2000年)077
五、繁荣(新世纪以来)101
六、余论122
第二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与中国当代社会史133
第一节中国当代社会史之崛起133
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的学科定位139
一、学术界和民间通常语义中的“社会”的内涵139
二、“社会史”:“小社会”的滥觞143
三、社会建设:官方文件始有大小社会之分144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与中国当代社会史147
第三节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的主线和分期148
一、主线148
二、分期149
第四节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的基本框架150
一、社会结构150
二、社会管理(社会治理)154
三、社会事业和民生保障156
四、社会生活159
五、社会心态、社会心理、社会思潮159
六、其他160
第三章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方法162
第一节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的跨学科方法162
一、跨学科方法在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中的运用162
二、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功效与要求165
第二节社会史研究的口述史学方法168
一、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中口述史学方法的应用169
二、口述史学方法的价值与功效170
三、口述史学方法的缺陷与对策172
第三节宏观与微观相结合,防止“碎片化”174
一、中国当代社会史的微观视角174
二、中国当代社会史的宏观视角176
三、宏观与微观相结合178
第四章中国当代社会史史料概说181
第一节当代社会史史料的特点182
第二节传统史料的编纂、分类和利用186
一、档案馆系统186
二、文史资料系统189
三、地方志系统190
四、专业研究机构系统192
第三节积档成山:社会史视角下对史料的发掘、整理与研究196
一、农村基层史料的搜集与整理196
二、与城市相关基层档案史料的搜集与整理202
三、社会群体史料和个人生活史资料的搜集和积累204
四、口述史的发展和口述史资料的积累207
五、社会调查史料的搜集209
六、实物史料和影像史料的搜集和整理211
第四节当代中国社会史史料搜集的初步思考212
一、社会史研究与当代中国社会史史料搜集利用的良性互动213
二、当代中国社会史史料搜集与利用面临的挑战与建议213
第五章国外的中国当代社会问题和社会史研究217
第一节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国外中国当代社会
研究的开启和初步发展217
第二节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外中国当代社会研究的蓬勃发展224
第三节新世纪以来国外中国当代社会研究的繁荣231
第四节对国外当代中国社会研究的简单评论240
附录:2010年以来的研究综述242
2010年以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学科研究242
一、学科概况242
二、学科前沿动态243
三、学科建设248
四、学科发展前景250
2013年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综述252
一、关于社会建设252
二、关于社会管理253
三、关于社会结构254
四、关于社会生活255
五、关于社会思潮257
2014年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综述258
一、关于的社会建设思想和实践的研究258
二、社会建设方面的研究259
三、社会结构方面的研究259
四、社会治理方面的研究260
2015年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综述261
一、关于学科建设261
二、关于社会结构方面的研究262
三、关于社会治理方面的研究264
四、关于民生保障和社会事业方面的研究267
五、关于社会生活方面的研究268
六、关于社会心态、社会心理方面的研究270
七、几点反思271
2016年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综述272
一、关于社会治理方面的研究273
二、关于社会结构方面的研究276
三、关于民生保障和社会事业方面的研究279
四、关于城镇化与农村发展方面的研究281
五、关于社会生活方面的研究285
六、关于社会史研究方法方面的探讨286
七、小结287
2017年度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287
一、当代社会史学科理论与方法前沿288
二、社会结构和社会群体研究291
三、社会治理研究293
四、社会保障与民生建设296
五、社会生活和社会心态研究298
六、总结与思考300
2018年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综述302
一、理论与方法探讨302
二、分领域研究304
三、几点思考311
后记3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