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飞到世界的另一边

飞到世界的另一边

  • 字数: 185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 作者: 赵波 著
  • 出版日期: 2017-04-01
  • 商品条码: 978753999922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49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3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如果一定要归类,赵波真应该算是身体写作,因为她敏感的身体是她和世界连接的媒介。她去经历去疯去乐去玩去恋爱去游荡去臆想。然后写作,也因为如此,她的人和写作,都是让人感动,让自己遍体鳞伤。
内容简介
她走过法国、意大利、荷兰、德国等国家,用细腻丰沛的笔调写下了旅行期间与人、与景、与文学、与艺术等方面的思考和体验,是赵波的欧洲旅程和个人感情的一次真实记录,在纪实的基础上,又有随心所欲的相入非非。正如《飞到世界的另一边》中所言:这是一个在文字中无法作假的女人的内心剖白。
作者简介
赵波,七零年代代表作家。著有《北京流水》《双重生命》《巴黎情事》等小说和随笔集二十余种。在各地开设城市与情感专栏多种。七年游走,这是赵波抢先发售直面自己的痛与痒。
目录
PREFACE

集爱妖的五色匣/002
Part1
巴黎之约
莫里亚克/004
小说中的那页/007
Part2
多情之恼
爱情就是遇见一个和自己相似的人/011
内心想要什么/014
Part3
海德堡
孤单之旅/018
小气/021
闲逛和胡思乱想/022
Part4
意大利
没有去成佛罗伦萨/027
去米兰经过瑞士/030
到了米兰,但我没有看见真正的米兰/034
威尼斯让我目眩神迷/037
我不想被你勾住魂/042
罗马的夜晚,孤独让我想生一个孩子/044
害怕在大竞技场突然晕倒/047
再走一回莱茵河畔/053
Part5
荷兰
开往阿姆斯特丹的列车上,“金城武”在睡觉/061
的夜晚下着讨厌的雨/066
生活在别处/073
想起那些青涩时光/083
Part6
停顿
不是为了旅行所见,只是在旅行中所思/117
在旅行中我开始失去自己/120
Part7
法国
巴黎我来了/123
美食美事/127
小凡的画室/132
和艺术家闲聊/135
所谓艺术家/138
光头燕青做导游/143
活人墓园和江南的恐怖/146
他和她,还有起司先生/150
巴黎的慵懒/153
卢浮宫,罗丹博物馆,薇薇安穿堂/157
女人的性梦/160
的夜总会/168
Part8
波尔多
在路上/171
住在莫里亚克故居/174
故居和伟人/177
海边的“四人帮”/180
牡蛎小姐/183
在海边/185
穿越情绪隧道/189
我理解了莫里亚克/192
夜游的女人/195
Part9
重返巴黎
城市里的孩子:萨冈和我/198
南·戈丁的摄影/208
TOKYO博物馆/210
光头老方/213
刺猬一样的我们如何相处/217
摩托车上的情梦/223
再见正如不见/226
最后在巴黎做客/229
Part10
尾声
摩尔最后的几封信/237
没有能够对他说出的话/240
后记
赵波出版作品年表
摘要
    Part1巴黎之约
    在我决定赴摩尔的巴黎之约后,香港的律师朋友蚂蚁把一本海明威的叙事散文《巴黎的盛宴》带到北京送给我。
    1957年的秋天,海明威在古巴开始写的这本书,关于1921年至1926年他和靠前任妻子在巴黎的那段岁月。那是早年的巴黎,海明威很穷但很快乐的日子——
    我从来没有特别留意过巴黎,对于我,它是一个遥远的存在。越是有名,随时会有关于它的文字画片出现,我越没有好奇心。一个城市和一个人有没有关系,要看在那个城市有没有一个可以惦念的人。
    一旦有那样一个人出现,那个城市便会突然与你产生关联。
    你想起它,便想起了一些真实的色彩,气味,形象。
    不再是电影里的,或者明信片带来的影像。
    摩尔在一年多前靠前次来到中国,那是夏天的一个夜晚,在北京出现,他是一名记者,自己出过一本书,里面有他拍的照片,文字则是关于他记录的眼里所看到的印度、越南、日本和中国。
    那天在北京的一个演唱会后,他和我同时出现在演出单位举办的酒会中。他和一帮驻京的老法记者朋友们在一起,那是他待在北京的很后一晚,第二天他去上海,然后从上海回巴黎。
    那天晚上,我兴高采烈,旁边一群老朋友,在自己的地盘上,甚至举办演出参加演出的都是自己人,我只是去捧场,衣着鲜亮,夏季的夜晚是明媚的,我也是明媚的:红色的吊带裙,镶着淡绿仿古的金色碎花边。每个人都在笑,生活在此刻很好美好。
    我喝了很多酒,并且很快就开始散发酒意。那是我很有诱惑力的时候,我知道一个放松,喝酒到恰到好处眯着眼睛脸带红晕甜甜笑着的女人有多可爱。
    老法堆里的男人和女人都在向我们的中国堆靠拢,一个漂亮的法国女孩儿抱紧我,我也抱紧她,我们很快抱在一起,喝过酒了的人们凑过来看这两个醉意弥漫的小女人。
    我们说了很多话,用第三个国家的语言,我忘了我们究竟说了一些什么,只知道气氛融洽。那个夏夜春意弥漫,那个酒吧叫“鹅和鸭”,摩尔就在那个人堆里出现,他年轻,清秀,腼腆,褐色的卷发,奶白色的皮肤,他一直在找话和我说,并且用一种害羞的眼神微笑着看我,而我送了一个中文名字给他,后来他一直用着那个名字,在巴黎的工作名片上也可以看到。
    他知道我是一个写作的女人,这是他们报社另外一个记者向他通报的。
    他们报社驻京的一个记者告诉我,摩尔的祖父是个很有名的作家。
    后来他给我写信,信箱的名称看得出他的全名。莫里亚克,那个我喜欢的法国作家原来是他的祖父。
    我不再怀疑,那份眼熟是有原因的。
    他走近我,身上带着我喜欢的一个作家的气味。
    我感到隐隐的熟悉和吸引,原来那是来自他血管深处另外一人的血脉。
    不止一人和我说起过他:莫里亚克。
    他那样的作家让人害怕提起,他所怀有的感情让人战栗。
    在我的手边,经常有一本赤豆红色封面上面有莫里亚克像的诺贝尔文学丛书之《爱的荒漠》。我经常把它打开,在我短暂而又漫长的婚姻生活中,我把它们一读再读,那些文字循循善诱,引我一次次放纵自己的心灵和想象,那既是一次次惊心动魄的阅读,又仿佛是点着蜡烛切蛋糕,在春天的冰面上进行生日派对。
    除了弗朗索瓦?莫里亚克,还有谁能够如此美丽如此危险?
    我不知道。
    他出生在盛产葡萄酒的法国西南部城市波尔多(我没想到有我会去那里,住在他待过的一栋房子里,当然他的房间都保留着,已经成为当地有名的陈列馆了),他的父亲很早便去世了。深得母亲疼爱,他从小就喜欢读书写作。而且,受到自己家庭浓厚的天主教氛围影响,莫里亚克对笔下的芸芸众生一直充满了怜惜,甚至是有罪的人,他都不肯加以惩罚鞭挞。这样的作家往往是病态的,他们的小说只需读上一遍,就刻骨铭心地印到你脑海里去了,像微暗的火,慢慢喘息摇曳着,把你深深灼痛。陀思妥耶夫斯基、格雷厄姆?格林、伊夫林?沃都是这一类的小说家,相比起来,莫里亚克对于绝望心理的描述很为细腻沉挚。
    P1-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