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神秘的卡弥拉/域外故事会

神秘的卡弥拉/域外故事会

  • 字数: 116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 作者: (爱尔兰) 谢里登·拉·法纽著;王巧俐译
  • 出版日期: 2021-03-01
  • 商品条码: 978753217586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04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吸血鬼小说从来都不是魑魅魍魉的真实记录,而是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隐喻和讽刺。 《神秘的卡弥拉》是世界上第一部吸血鬼小说,拉·法纽不仅塑造了小说目前第一个吸血鬼形象,这位女吸血鬼身上那种令人神往而又让人心生恐惧的美丽,更使其被列入到十大经典吸血鬼形象之中。 世界范围内最负盛名的吸血鬼小说《德拉库拉》正是作家从《神秘的卡弥拉》中获得的灵感,德拉库拉与卡弥拉有惊人的相似,活脱脱一个男版的卡弥拉。 拉·法纽在《神秘的卡弥拉》中将不被世俗所许可的爱情赋予在吸血鬼身上,使卡弥拉具有了一种谜之魅力。
内容简介
劳拉自小和父亲住在美丽的城堡,6岁时梦见一位漂亮女孩来到她的卧室,刺穿了她的乳房,醒来却没有看见伤口。12年后,劳拉的朋友--一位将军的女儿突然身亡。紧接着,周边城镇的很多年轻女孩也相继离奇死去。这一切都源于一个名叫卡弥拉的神秘女孩……
作者简介
谢里登•拉•法纽(1814-1873),爱尔兰有名通俗小说家,其作品中注入了较多的爱尔兰民间传说元素,从而把恐怖小说的创作艺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被认为是西方现代主义恐怖小说的开端。
目录
神秘的卡弥拉 绿茶 故人
摘要
     在下面这个故事随附的一份文档中,赫塞柳斯医生做了一个颇为详细的注释,提到了一篇讲述这起神秘事件的文章。在那篇文章中,他凭借一贯的学识和敏锐,以惊人的、直接又精练的笔法记录和阐释了这起神秘事件,而该文不过是这位奇才系列文集中的小小一卷罢了。 我在本书中披露此事,仅仅是为了引起“外行”的兴趣。我不该抢在事件原述者——那位聪明小姐前面公开此事,因此,适当地考虑后,我决定,不公开这位饱学博士的推理框架,也不对他就某物的评述做任何摘录。据他说,此物“可能关乎我们的两种存在形式及其中间状态最深邃的奥秘”。 许多年前,赫塞柳斯医生开始跟一位似乎十分聪明细致的小姐通信,我迫不及待地找到这篇文档,重温他们的通信。但我遗憾地发现,在此期间,她已经过世了。 可以说,下面她讲述的这个故事已十分详尽,没什么好补充的了。 梦魇 在施蒂利亚,我家虽非望族,却也住在城堡里。在这个地方,一点微薄的收入就能丰衣足食,一年有个八九百简直就是神仙生活了。我父亲是英国人,也给我取了个英国名字,可我从未去过英国。虽说我们的家底不好跟国内的富豪比,可在这个穷乡僻壤,样样东西都便宜得出奇,我真觉得,再多的钱也不会让我们过得比现在更舒适甚至奢侈了。 我父亲曾在奥地利军中服役,退伍后靠着一笔津贴和遗产以十分优惠的价格买下了这座封建时期的老宅和它所在的小片领地。 世上再没有比这儿更优美孤寂的地方了。城堡坐落在森林中的一块高地上,一条古老狭窄的小路从城堡吊桥前面经过,我住那儿时,吊桥从没有升起来过。城堡四周的护城河里有大量鲈鱼,许多天鹅在河里游来游去,水面上漂浮着一丛丛洁白的睡莲。城堡的正面有许多窗户,还有塔楼,以及哥特式小教堂。 城堡大门前有一片不规则的林中空地,风景十分优美,右侧一座陡峭的哥特式拱桥横跨在一条小溪上,溪水在浓荫下蜿蜒流淌。我说过这是个非常偏僻的地方。看看我所言是否属实吧。从通往小路的大门口往外看去,我们城堡所在的森林向右绵延有十五英里,向左十二英里。最近的有人烟的村庄在左边七英里开外的地方,而最近的有人居住的古堡是斯皮尔斯多夫老将军的府邸,往右要走将近二十英里。 我之所以说“最近的有人烟的村庄”,是因为向西仅三英里处,也就是往斯皮尔斯多夫将军城堡去的那个方向,有一座废弃的村庄,村里有一座古朴的小教堂,教堂屋顶已消失不见,廊道间是不可一世的卡恩斯坦家族颓败的坟茔。这个家族已经消亡了,他们曾经也拥有一座城堡,这孤寂的城堡在茂密的森林里俯瞰着小镇缄默的废墟。 至于这个令人惊奇又忧伤的地方是如何被遗弃的,个中缘由,容我日后道来。 现在,我必须要告诉您我们城堡里的居民有多么少。听好了,您会大吃一惊!除开仆人,除开城堡附属房屋中的住户,这里只有我父亲和我。我父亲是世上最善良的人,可他已渐渐老去;而我,在故事发生的时候只有十九岁。一晃八年过去了,城堡里的一家人就只有我们父女俩。我母亲是施蒂利亚女子,我很小的时候她就过世了,不过我有位性情和善的保姆,可以说,她从我孩提时起就一直陪伴着我,她那胖乎乎的慈祥面庞永远珍藏在我的记忆中。她就是佩罗东夫人,是个伯尔尼人。她纯良的性情和对我的照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幼年丧母的缺憾。母亲走得太早,我对她都没有什么记忆了。佩罗东夫人是我们小小家宴上的第三位成员。第四位是德·拉方丹小姐,我想,用您的话来说,她算是“淑女家教”吧。她说法语和德语,佩罗东夫人说法语和蹩脚的英语,父亲和我则说英语,这一方面是为了防止英语在我们家消失,另一方面是出于爱国情怀,所以我们日常都说英语。这样一来,结果就是各种语言的大杂烩,常常惹得外人取笑,对此我不想赘述了。另外,我还有两三个跟我年纪相仿的小姐妹,她们偶尔会来拜访,待的时间或长或短,而我有时也会回访她们。 这就是我们日常的社交圈子,不过,也会有住在十五六英里以外的“邻居”偶然到访。尽管如此,我的生活依旧相当孤独,真的。P1-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