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文学双城记 文学与公共生活

文学双城记 文学与公共生活

  • 字数: 426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8-01
  • 商品条码: 9787559475749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576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一部当代文学前沿对话录,看社会学如何拯救文学界的焦虑。 文学离我们的切身生活越来越遥远?其实文学界也深有同感!在今天,什么样的文学才能穿透现实、抵达每一个普通人? 在无真相、不确定的世界,用社会的观察、真实的讲述,锚定生活的信心! ★一部了解中国非虚构写作的专业读本,非虚构在中国如何兴起,了解背后的故事。 收录梁鸿、淡豹、陈年喜、黄灯、袁凌、王梆、杜梨、于野等中国10年非虚构代表作:《行动在大地》《养成作家》《那一年,在秦岭黑山》《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北京五环外的最后日子》《贫穷的质感》《我的朋友哈拉汗》……全面呈现中国当下非虚构写作力量,深度解读非虚构写作在中国十年的经济文化背景。 ★从非虚构出发,直面社会公共生活实际,看见全行业真实景观下的中国。 数十位小说家、跨界写作者、文学评论家、社会学学者、历史学者、人类学家讨论“附近”的世界,畅聊一个非虚构的中国。 人类学家项飚、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严飞、二本大学教师黄灯、实力派小说家路内、爆破工人陈年喜、野生动物保护者杜梨、《蒋公的面子》编剧温方伊、真实故事计划发起人雷磊……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了解当下社会现实,寻找突破个人困境、打开新思路的方法。 ★献给每一个关心世界、走出孤岛的读者。 封面由专业读者供图,随行开本,适合携带,印刷清晰。愿每个人都能推开内心封闭的窗,走出孤岛,对抗虚无,打破倦怠社会的魔咒。
内容简介
《文学双城记:文学与公共生活》是一部当代文学前沿对话录,也是一部了解中国非虚构写作的专业读本。数十位小说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跨界写作者,对文学如何介入社会生活实际,进行了一场直击本质的时代对话。本书收录梁鸿、黄灯、淡豹、陈年喜、王梆、袁凌等中国近十年非虚构代表作,生动呈现非虚构写作本身独特的力量与质感,让读者全面感知这一类书写平凡故事的文体存在之意义。
作者简介
何平,1968年生于江苏海安。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散文说》《无名者的生活》《批评的返场》等。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理论评论奖。2017年起,发起“上海—南京双城文学工作坊”;同年,开始主持《花城》杂志“花城关注”栏目。 金理,1981年生于上海。文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著有《从兰社到<现代>》《青春梦与文学记忆》等。2017年起,发起“上海—南京双城文学工作坊”。
目录
作品
行动在大地/梁鸿
养成作家/淡豹
我将在奥运会开幕式上跳舞/陈菁、淡豹
那一年,在秦岭黑山/陈年喜
我的朋友哈拉汗/陈年喜
班主任/黄灯
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黄灯
北京五环外的最后日子/袁凌
贫穷的质感/王梆
你好,我是核三代/杜梨
十二岁那年,我第一回跟父母一起生活/于野
论坛
中国“非虚构”和“非虚构”中国:上海-南京双城文学工作坊发言纪要
文学与公共生活:上海—南京双城文学工作坊发言纪要
自述与访谈
对底层的写作:切勿变成“反身性的日常展演”/淡豹
用文字重建与亲人之间的联系/黄灯
附录
非虚构写作:文学与社会学跨学科对话
被观看和展示的城市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