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中华吉祥文化丛书(饮食卷)
字数: 24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泰山出版社
作者: 赵建民//孙剑昊
出版日期: 2020-03-01
商品条码: 9787551905480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00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
¥50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是从民俗学和文化人类学的角度,以我国民间长期以来,通过对生产制作食物的过程和饮食活动所积淀的求吉祈福的种种民俗事象的记录与论述,充分表现和反映了中华民族的饮食习俗所折射出来的精神状态——向往美好生活、积极向上的生活理念与人生态度。借助食物寓意和饮食行为来祈求生活的吉庆祥和、幸福安康,是中华民族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种行为模式。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饮食文化中的吉祥意义
一、吉祥食品的源流与传承
二、节H吉祥食品的成因
三、吉祥食晶的社会功能
四、吉祥食晶折射民族心理特征
五、吉祥食品展现民族祈j隔心理
六、吉洋食品的时代意义
第二章 年俗饮食中的吉祥寓意
一、南北成宜的年糕
二、北方人过年独爱的饺子
三、南方过年团聚有汤圆
四、过大年的萁他吉祥食品
五、过年祭祀食品与祈桶
第三章 传统节日食品中的趋吉寄托
一、荚食春色共吉祥
二、米面粽香祈夏安
三、瓜果糕饼秋时光
四、觎饨粥香消寒意
第四章 礼俗饮食中的祥瑞人生
一、生育之喜中食品的吉祥意义
二、生日寿辰最重寿面、寿桃
三、男婚女嫁喜宴与龙风饼
四、丧葬食俗与求吉祈福
第五章 日常食俗中的祈福情愫
一、待客之道:民问办席宴饮有讲究
二、与农事活动有关的吉祥饮食
三、建筑习俗中的饮食祈福
四、其他生活习俗中的吉祥食品
参考文献
后记
摘要
二、节日吉祥食品的成因 每一种节日吉祥食品的形成和发展,都是有一定的背景因素的。 了解每一种节日吉祥食品的形成因素,对于揭示某种节日吉祥食品的文化含义和民俗学意义尤为重要。但基于本书容量的,不能够对上文所列举的典型节日吉祥食品一一解析。下面仅选取5种形成历史较为久远、影响力较大、传播面较广,且富有典型代表意义的节日吉祥食品进行粗略的历史脉络介绍,以分析它们的形成因素与流变的轨迹。 1.饺子 饺子在我国,特别是在我国北方的民问,是传播面最广的节日吉祥食品。但它究竟诞生于何时,目前在学术界仍有颇多争议。1978年考古工作者在山东滕州市的薛国古城遗址中挖掘出一盒白色包馅食品,其形状与大小均与今天的饺子类似,研究者一致认为,这些食品就是现在的饺子。薛国是我国西周时期的一个小国,距我国文化圣人孑L子的家乡鲁国的曲阜城,不过60余公里。生活于春秋末期的孑L子是否吃过饺子,史籍无载,也就不得而知了。若薛国古城遗址的考古成果最终得到证实的话,那么,我们今天所吃的饺子至少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了。除此,尚有唐代出土的饺子实物,其造型与距唐朝一千多年前的薛国饺子一脉相承。然而,有文字记载的饺子一类的食品,却是在南北朝时期,但当时并不叫饺子,而是名日馄饨。在北朝人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中有“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的记载。所描述的形状与现今的饺子接近相同,而“天下通食”又说明这种食品在当时已经非常普遍了。其后,饺子名称历代有所不同,史料多有所载。唐代有“牢丸”的称谓,宋代又有“角子”的叫法,或日“倡蚀”,明清以降又有“馄饨”“水包子”“扁食”“煮饽饽”“子孙饽饽”等名称,不一而足。仅仅饺子的不同名称就反映出饺子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段曲折而又漫长的岁月,亦是一个不断成熟和完善的过程。目前所掌握的较为可靠的文献记录,以及历史学者与民俗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饺子被人们作为春节的标志性食品,始于我国明代。关于“饺子”名字的来历,许多学者认为与求吉祈福有关。一种观点认为,“饺子”见诸文字虽然较晚,但它与宋代钱币“交子”谐音,于是人们赋予饺子金钱、财富的象征,并创造了“饺”这一专用字。也有学者认为,农历腊月最后一天子时(大年三十晚上),是迎新辞旧两年交替的时刻(子时相交),而此时所吃的饺子又有阴阳转换之意,所以“交子”之夜就是优选的表征,自然含有旧去新来、阴沉阳生之意,也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 P7-9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