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眼川

眼川

  • 字数: 15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 作者: 田甜
  • 出版日期: 2012-12-01
  • 商品条码: 978753546254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84
  •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小说描绘了一个充满悬疑的象征世界,主人翁“眼川”因妹妹生病从大城市回到村中,在封建传统的祭祀制度下,出现了重重悬疑。田天的指导老师、汉语言文学系主任龚义成老师在阅读接近部原稿后评说:“作品超越了田天19岁的心理,文本中看不到19岁这个年龄常常表现出的肤浅和生涩。文字常常让人读了有种惊悚的感觉。”
内容简介
惊悚小说:几个神神秘秘的人,一连串扑朔迷离的感觉,加上流血、死亡、灵魂这些令人惊悚的要素和大灾难的结局,一切足以扣人心弦,也显露出作者讲惊竦故事的才华。
作者简介
  
1992年人,产自湖北孝感,现就读于武昌理工学院“作家班”。时常外放、时常羞赧,不时多嘴、不时缄默。有时废话连篇、有时一语中的。己所欲,常施于人。运笔六载,用于一时。稍有小成,散文《下雨》获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文学创作大奖赛三等奖,2011年因创作成果获湖北省大学生科研成果二等奖,公开发表小说《始末》、《枯墙》等,参与创作的长篇通史《杀气腾腾美国史》2012年6月出版。

目录
(一)墓与川/1
(二)学校与医院/12
(三)若介与袖未/17
(四)镜与灯/24
(五)若叶与校园/28
(六)葬礼与规定/43
(七)洛兰与家/50
(八)袖未与狐/56
(九)若叶与若介/64
(十)若叶与储藏室/74
(十一)绷带与地下室/84
(十二)若叶与窗/91
(十三)墓与转角/100
(十四)洛兰与传说/108
(十五)若叶与房间/122
(十六)医院与坠落/134
(十七)梦境与平静/150
(十八)若叶与墓园/160
(十九)墓与事实/167
(二十)若叶与密室/182
(二十一)父与若介/191
(二十二)若叶与密室二/208
(二十三)目标与谜题/217
(二十四)若叶与班级旅行/227
(二十五)真相与逃/234
(二十六)死与信/246
(二十七)献祭与眼川/250
(二十八)若叶与陌路/263
(二十九)终焉之章/270
后记/278
摘要
    (一)墓与川
     车,行驶在不宽的小路上,风口安静喷涌的白,散在车子里,失去了形色,却将周围冷却。肩头轻轻地沉了,靠在车窗,仿佛靠着的是向身后奔跑而过的山岩;消失在视线之后的,还有越过身边妹妹的另一面窗外泛蓝的天空。他闭上了眼,就像关掉了阳光的光,冰冷的玻璃,沁着不属于这个季节的温度,透过他的身体。
     这个村子,或许本来应该不属于他的生活,但是妹妹忽然的疾病,让她承受了冰冷的刀,冰冷的钳子,还有冰冷的眼神,这让她不再适合都市的环境;而父亲似乎要开始一段漫长的研究,到一个他们兄妹亦知遥远的地方。这样的情况,也就使得他们来到了这里,他们将被寄养在村子里的外婆家,与姑姑和外婆住在一起。
     听说,他们的父亲和母亲都是从这里出去的,当然,他们没有这样的记忆。在他刚刚有记忆,而妹妹还未出生的时候,父亲和母亲就带着自己离开了这里,到了花两个小时车程走到镇上,再坐四个小时的火车才能到达的都市。这样的背景,使他们刚刚回到这里时,根本没有在这里居住过的印象,就连那个和蔼地对他笑着,却说不出一句话的外婆,都认不出来了,只能寒暄一声“外婆”。倒是村子里的人都很热络,一见到回到村子上的旧人,都微笑着打着招呼,有些还走上来寒暄着,问问回来的情况。这让他很惊奇,毕竟和冷漠的都市比起来大有不同。不过在这里待了三天的父亲似乎一直没有惊讶的样子,大概是他曾经在这里待过的缘故,时间早已让他将这亲近沉淀。已经习惯了这样不属于城市的亲近,即使十多年都过去了,烙在骨子里的亲情,还是没有风干过。
     他和妹妹坐在开着冷气的车里,那车被姑姑驾驶着,缓缓行在了无人迹的车道上。这已经距居所有了一点距离,但是还是驶在村子的界限里。这个村子不算特别大,但也绝对不小,他们似乎已经到了村子的边缘,因为在村子中央的地方,没有这样平整却少有人烟的车道。
     车子的一面,是靠着山的,而另一面,似乎是忽然出现的一片田,在其他的地方,都是树林覆盖着的,只有这里显得有些光秃。不过,这里确实没有种什么东西,只是零星的几株格外高长的草,还有的,就是奇形怪状却又丝毫没有艺术感的石头。哦,对了,还有一个破烂的稻草人,耷拉下脑袋,手臂却被木棍穿过支撑着,像是打算等待着阳光穿透自己的身体,一直烤到它的身子里,头顶那满是灰土的黑帽子,遮挡住头顶的太阳,像是专享的东西,能够安慰它的燥热。
     他们的车,是开往一片墓地。
     那座墓地,似乎已经到了视线所及的地方,但却还有一段距离,延伸在眼前。他们去往墓地,为的是祭拜他俩的母亲。她曾经离开了这个地方,却在离开后没多久去世,似乎是因为一直以来的什么疾病。他还记得,母亲的眼睛日渐模糊着,最后靠着摸才能分辨自己的脸颊。而又忽然一天,父亲说,他要回去一趟,回到这个村子里,带着母亲。然后,母亲就再也没有在他们的眼前出现过,似乎家中留下轮廓的,也逐渐只剩下锁在书柜里的相片。
     那乳白夹杂着青灰的石碑,向着他们走来,似乎逐渐靠近着他们的车子,如同一个个注视着他们的人,一动不动的,无言不语着。那竖起的木牌,仿佛行着不明出处,不知意义的礼,但终究平淡而有礼貌。它们从车不远的地方走过,却又随着视线渐行渐远。
     墓园的停车场空空荡荡,他们走下了车。
     “若叶,小心一点。”他打开着门,扶着妹妹走下车来。那染白的裙,被风轻轻扬起摆,贴在她的腿上。不远的知了声,载着夏天的气息,和着头顶的太阳。
     “这天气还真是热!”姑姑“嘭”地把车门合上,眯着眼,抱怨着头顶精力旺盛的太阳,“今天真冷清啊!”
     不知是不是这样的温度,这样的太阳,让人不愿意出来,在这样的时候。不过这样的抱怨也似乎有些不合情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会在这样的日子去世。
     他们走到墓园门前的水井前,拿着从守墓人手中接过的木桶和木瓢,将难得的冰冷的井水倒进桶里。
     “把这水倒在身上一定很凉快!”姑姑舀起一瓢水,淋在了脚上,“啊……真舒服!”她跺了跺脚。水珠落在石子铺成的地上,不一会儿便干成深色的一片。
     “你们也试试,这样比较凉快!”姑姑将瓢塞到他的手里。他望了望妹妹,妹妹笑着点了点头。他舀起水来,洒在妹妹穿着凉鞋的脚上。
     “好凉!”妹妹打了一个寒战,缩着肩膀,跺了跺脚。
     “哈哈哈……”姑姑在一旁笑开了颜。
     他也笑着,又舀起一瓢。
     水珠顺着腿流下,随着他的脚步,落在身后,落在看不见的地方。
     林立的墓碑,仿佛跪坐在路旁的人,身后扎起的木牌,静默得如同闲暇的书简。听说这个木牌是按时间插上的,下葬时插上一个,此后的四十九天,每七天插上一个,再到一百天时插一个,一周年插一个,三周年插一个,所以望着那木牌的多少,大概就能知道这些墓碑立在这里的时间。
     姑姑走在前方,四周张望着,似乎在寻找着母亲的位置,他和妹妹跟在身后,那水在拖鞋里虽然凉快,但不知从哪里粘在鞋板上的细沙细石子,也实在硌着难受。
     P1-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