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历代画论大观

中国历代画论大观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江苏美术出版社
  • 作者: 俞剑华 编著
  • 出版日期: 2017-01-01
  • 商品条码: 978755801464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6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中国历代画论大观》是俞剑华先生多年来的手稿,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作者就着手进行中国古代文献的整理工作,一直到逝世前,不断扩充和收集文献资料,并坚持增补和校订,集腋成裘,汇成大观。堪称为继清康熙年间官纂大型书画史论总汇《佩文斋书画谱》后又一部中国绘画理论巨帙。共12卷,辑录从先秦至清代,有关画理、画法、画诗、画品、画谱、画鉴等论述,包括历代画史画论专著、别集、笔记等浩瀚典籍乃至传世书画墨迹。更值得一提是,作者对于中国古代绘画理论体系的建构、辑录筛选的原则以及在画论研究上的创见贯穿全书。编撰上考证时代,订其真伪,评其优劣,述其源流;内容上依时为序,以类划分,严谨点读,详加校雠。全书体现了作者在中国古代艺术理论、中国古代美学、中国古代艺术文献上的研究和缜密思考,具有开山之深意。
内容简介
《中国历代画论大观》俞剑华手稿共12卷,辑录从先秦至清代,有关画理、画法、画诗、画品、画谱、画鉴等论述,包括历代画史画论专著、别集、笔记等浩瀚典籍乃至传世书画墨迹。编撰上考证时代,订其真伪,评其优劣,述其源流;内容上依时为序,以类划分,严谨点读、整理,详加校雠。本书编辑体例中包含每篇画论正文,以及作者传略、按语、校雠、版本说明、著录情况、《四库提要》和《书画书录解题》摘录的相关内容、含意未伸或见者错误则另加“研究”辅以说明。
作者简介
俞剑华,中国有名绘画史论家、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对我国美术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曾历任上海新华艺大、上海美专、东南联大、暨南大学教授,上海学院院长,华东艺专、南京艺术学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民族美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美协会员,华东美协、江苏省文联、美协江苏分会事。俞剑华先生毕生奉献于中国美术史和中国画论研究,成就卓著,著作等身。出版有近千万字的美术史论方面的著作。主要有《中国绘画史》《近期新图案法》、《中国画论类编》、《中国壁画》、《中国山水画的南北宗论》、《顾恺之研究资料》、《石涛画语录注解》、《宣和画谱解》、《历代名画记注解》、《图画见闻志注解》等。他的著作在靠前外都有广泛的影响。其《中国古代画论类编》在浩如烟海的古代画论中,披沙淘金,分类整理,删订增补,校勘错讹,成为一部完整而可靠的研究古代画论工具书,自1950年代出版以来,半世纪行销不衰。其另《石涛画语录注解》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1977年由滕光一翻译成日文出版,英国伦敦大学瓦特宋教授也将它翻译成英文,在伦敦出版。其《中国绘画史》已成为世界上一些国家研究中国美术的重要资料。
目录
写山水诀
绘宗十二忌
写像秘诀
竹谱
张退公墨竹记
画鉴
画论
图绘宝鉴序
田景延写真诗序
松雪题跋
大痴题跋
云林画谱
云林题跋
梅道人题跋
黄鹤山樵题跋
煮石山农题跋
舜举题跋
丹邱题跋
紫芝题跋
安仁论画
叔善题跋
授之题跋
剡源集题跋
沧螺集题跋
泽民题跋
伯几题跋
道园学古录题跋
本斋题跋
小隐斋题跋
清容居士题跋
月山题画
素履斋题跋
左山题跋
尚左生题画
道传题跋
北溪题跋
容斋题跋
蓬荜居题跋
畴斋题跋
玉华素士题跋
张谦题跋
思陵书画记
辍耕录论书画
摘要
    写山水诀
    近代作画,多宗董源、李成二家,笔法树石,各不相似,学者当尽心焉。
    树要四面俱有干与枝,盖取其圆润。
    树要有身分,画家谓之纽子,要折搭得中,树身各要有发生。
    树要偃仰稀密相间,有叶树枝软,面后皆有仰枝。画石之法,先从淡墨起,可改可救,渐用浓墨者为上。
    石无十步真,石看三面,用方圆之法,须方多圆少。董源坡脚下多有碎石,乃画建康山势。董石谓之麻皮皴,坡脚先向笔画边皴起,然后用淡墨破其深凹处,着色不离乎此,石着色要重。
    董源小山石谓之矾头,山中有云气,此皆金陵山景,皴法要渗软,下有沙地,用淡墨扫,屈曲为之,再用淡墨破。
    山论三远:从下相连不断谓之平远,从近隔开相对谓之阔远,从山外远景谓之高远。
    山水中用笔法,谓之筋骨相连,有笔有墨之分。用描处糊突其笔,谓之有墨;水笔不动描法,谓之有笔。此画家紧要处,山石树木皆用此。
    大概树要填空去声,小树大树,一偃一仰,向背浓淡,各不可相犯。繁处间疏处,须要得中,若画得纯熟,自然笔法出现。
    画石之妙,用藤黄水侵入墨笔,自然润色。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