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迈向新时代与社会现代性加速成长 21世纪以来的中国社会大转型

迈向新时代与社会现代性加速成长 21世纪以来的中国社会大转型

  • 字数: 294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作者: 桂家友
  • 出版日期: 2018-07-01
  • 商品条码: 978720815253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1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桂家友著的《迈向新时代与社会现代性加速成长(21世纪以来的中国社会大转型)》从转型社会学视角阐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逐步向协调、平衡发展过程中社会现代性加速发展推进了人的现代化、家庭结构现代化、社会组织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现代化、城市化社会发展以及城乡融合发展、社会治理现代化、强国家与强社会良性互动发展,并展望新时代建设全面的、美好的社会主义现代性社会前景。
作者简介
桂家友,江西九江人,上海市浦东新区行政学院副教授、博士。200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政治社会学。曾出版专著《中国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研究》,发表论文60余篇,参与和主持课题近20项。
目录
   序

章 导论:认识21世纪以来的中国社会

一、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转型分析基础

(一)基本概念

(二)分析视角

(三)理论基础

二、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大转型的动力

(一)与时俱进指导思想的引领力和感召力

(二)优选性的中国共产党核心领导力和整合力

(三)全面深化改革的推动力和创新力

(四)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激发的社会活力和创造力

(五)现代化目标形成的凝聚力和追赶力

三、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主要特征

(一)传统与现代从对立到融合

(二)从经济转轨到全面转型

(三)现代性社会加速度发展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一)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二)新时代的目标

第二章 人的现代化:宗教信仰与市场经济人

一、信仰与意识形态弱化

(一)信仰的功能

(二)主流意识形态相对弱化

(三)缺乏信仰的人

二、宗教信仰对人的影响

(一)对宗教功能的进一步认识

(二)宗教活动、民间信仰与迷信活动泛起

(三)没有宗教信仰的市场经济

三、无宗教信仰者的市场行为

(一)野蛮的市场经济与法治的市场经济

(二)市场经济初期的丑恶现象

(三)欺诈者的宗教活动

(四)正确认识宗教信仰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四、人的现代化与21世纪的市场经济新秩序

(一)现代社会结构变动与人的现代化

(二)市场经济人的社会角色

(三)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四)规范现代市场经济秩序

第三章 社会再组织化:现代性社会基础形成

一、现代家庭结构形成

(一)家庭与传承

(二)家庭结构的现代化发展

(三)现代社会结构变动对家庭结构的影响

二、现代社会组织发展

(一)社会组织含义

(二)社会组织功能

(三)社会组织管理

(四)21世纪以来社会结构变动与社会组织发展

三、现代企业社会责任

(一)传统企业的社会职能

(二)现代企业制度形成

(三)现代社会结构变动下的企业社会责任担当

第四章 社会阶层结构变动:迈向橄榄型社会

一、社会转型中的社会阶层结构

(一)社会阶层结构的含义

(二)社会阶层结构的理论认识

(三)社会转型与社会阶层结构变动

二、市场经济下的社会阶层分化

(一)市场经济下的社会流动

(二)21世纪以来的社会分化

(三)现代社会阶层结构雏形

三、社会固化问题

(一)社会固化的含义

(二)2l世纪以来的社会固化倾向

(三)底层社会现状

四、现代社会阶层结构发展

(一)脱贫与改善底层社会

(二)扩大中等收入阶层

(三)迈向橄榄型社会阶层结构

第五章 城市化跨越:乡村社会到城市社会

一、城市化战略

(一)中国城市发展战略演变

(二)城市群与农村城市化

(三)城市化发展制约因素

二、城市化发展

(一)改革开放与城市化

(二)2l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化进展

(三)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三、小城镇发展:资源与创业者

(一)小城镇地位

(二)小城镇发展资源

(三)小城镇的创业者

四、大城市困境:人口增长与资源压力

(一)城市资源、承载力与人口增长

(二)城市住宅问题

(三)新市民的社会融合

第六章 城乡关系转变:二元结构向城乡融合发展

一、城乡二元结构及其演变

(一)计划经济与城乡二元结构

(二)城乡二元分割体制的影响

(三)过渡性的“三元结构”

二、封闭性社会转向开放性社会

(一)公民迁移权与人口流动

(二)二元结构松动与人口流动

(三)21世纪以来的开放性社会发展

三、城乡融合发展探索

(一)城乡融合发展理论

(二)现代城乡关系实践探索

(三)任重而道远的城乡融合发展

第七章 社会治理现代化:社会管理转向社会治理

一、社会治理理论的提出

(一)社会管理转向社会治理

(二)社会治理体制的中国特色

(三)一个时代性的命题

二、社会治理主导者

(一)社会治理“党委领导”与党的领导现代化

(二)社会治理“政府负责”与政府职能现代化

三、“人民作主”与社会治理参与者

(一)以人民的名义管理国家

(二)人民是社会治理主体

(三)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实践途径

四、社会治理方式创新

(一)网络社会治理能力增强

(二)社会整合方式创新

(三)社会治理具体手段多样性创新

第八章 国家社会关系转变:二元分离达至良性互动

一、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

(一)国家与社会关系基础理论

(二)国家与社会关系典型模式

二、市场经济下的国家与社会分离

(一)现代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来源

(二)市场经济嵌入的国家与社会关系

三、21世纪以来的强国家与强社会良性互动关系发展

(一)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关系提出

(二)强国家与强社会良性互动关系发展

(三)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推动社会加快发展转型

第九章 结语:新时代建设人类美好的现代性社会

一、跨越向现代性社会转型的关键期

二、全面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社会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