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近代十一位国学大师讲国史

近代十一位国学大师讲国史

  • 字数: 366.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 作者: 王国维 等 著
  • 出版日期: 2015-10-01
  • 商品条码: 978751135654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2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3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就人类社会而言,人是创造历史的主体,然而在时间的长河中,历史由近到远,模糊了它的真实面孔。还原历史真相、正确解读历史,是每一位历史学家很基本的治学态度。中国历史源远流长,精彩纷呈,是人类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梁启超说:“欲知历史真相,决不能单看台面上几个大人物几桩大事件便算完结,重要的是看出整个社会的变化活动。”王国维编写的《近代十一位国学大师讲国史》集中了十一位国学大师智慧的结晶,将中国的五千年历史讲述得跌宕起伏。
近代很受欢迎的历史学家吕思勉告诉我们,学历史不是为了可以做前车之鉴,我们从历史中得到的是分析问题的能力。其实,略加思考,任何事物都是如此。所以,我们读这些国学大师所讲的历史,不仅能够增加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提升我们的判断力。
作者简介
王国维(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初名国桢,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晚号观堂,又号永观,谥忠悫。汉族,浙江省嘉兴市海宁人。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靠前声誉的有名学者。
王国维早年追求新学,接受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把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融合,研究哲学与美学,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继而攻词曲戏剧,后又治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郭沫若称他为新史学的开山,不止如此,他平生学无专师,自辟户牖,成就很好,贡献突出,在教育、哲学、文学、戏曲、美学、史学、古文学等方面均有深诣和创新,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留下了广博精深的学术遗产。
目录
编 吕思勉、王国维、张荫麟讲先秦史
从“三皇”到“五帝”
殷周制度论
周朝的兴起
霸国与霸业
孔子学说中道德之标准
老子之学说
秦国的统一之路
第二编 缪凤林、张荫麟、李源澄、吕思勉讲秦汉史
秦汉史总论
项羽与巨鹿之战
楚汉相争及其结局
纯郡县制的重建
汉代大一统政治下之政治学说
儒家正统地位的确立
后汉的盛衰
第三编 吕思勉、鲁迅讲魏晋南北朝史
魏时将帅之骄
晋初的形势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南北朝的始末
第四编 吕思勉、缪凤林、岑仲勉讲隋唐五代史
隋朝和唐的盛世
唐朝的职官与选举
府兵制的起源及其评价
唐朝的中衰
唐朝的衰亡与沙陀的侵入
五代十国的兴亡和契丹的侵入
第五编 张荫麟、吕思勉、金毓黻讲宋史
宋朝的开国和开国规模
北宋的积弱
北宋的外患与变法
南宋中兴之机运
宋之灭亡
第六编 吕思勉、李思纯讲元史
蒙古大帝国的盛衰
元史学之鹄的
第七编 吕思勉、孟森讲明史
明朝的盛衰
靖难两疑案之论定
土木之变
权臣和党祸
正嘉隆三朝之学术
崇祯致亡之症结
李自成、张献忠及建州兵事
第八编 梁启超、孟森、吕思勉讲清史
明清之交中国思想界及其代表人物
明清的兴亡(节选)
清代的盛衰
鸦片案始末
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运动
清朝的衰乱及覆亡
摘要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