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天路叙事 川藏公路、成阿公路筑路史
字数: 169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作者: 蒋蓝
出版日期: 2021-04-01
商品条码: 9787569040821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520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
¥8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在“两路”精神感召下,我们深深感到,只有廓清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筑路历史,尤其是筑路者的感情与心路历程,才能更好地吸取那种撼天动地的力量。本书正是在这样的动机下产生的一部非虚构作品。本书没有接近按照工程进度等物理指标而施为,而是主要围绕四川路桥筑路人的经历、情感、生活,以公路为经,沿途风物、季候、历史遗迹为纬,通过筑路人的独特踪迹史,展示了众多平凡的筑路人“牺牲小家为大家”的伟大心灵。本书抢救性地采访、收录了多位年事已高的筑路人口述回忆,他们的历史和经验无疑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宝贵财富。这是一部筑路人的“筑梦史”,不但见证了四川公路从蜀道难、蜀道通到蜀道畅的坚实步履,而且可以触摸到筑路人的满腔真诚、热血和柔情。
作者简介
蒋蓝,诗人,散文家,思想随笔作家,田野考察者。崇尚独立言路,喜欢特立独行者。人民文学奖、中国西部文学奖、中国新闻奖副刊金奖、布老虎散文奖得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一个晚清提督的踪迹史》、《倒读与反写》、《梼杌之书》、《媚骨之书》《爱与欲望》等文学、文化专著。散文、随笔、诗歌、评论入选上百部当代选集。曾任《青年作家》月刊主笔、主编,现供职《成都日报》报业集团。近年在江苏、山西、新疆、吉林、山东以及金沙讲坛、成都故事讲坛等举办过多次文化、学术讲座。
目录
上部川藏公路篇
川藏公路交通简史
自古成都是重镇
古道峥嵘岁月
把五星红旗插在喜马拉雅山上
而今迈步从头越
『雅安三绝』与金鸡关
亘古二郎山
二郎山:从盆地通达天外
二郎山筑路记
『烂池子』的故事
《歌唱二郎山》诞生记
二郎山今昔
雀儿山的雨季
人挂在半山腰,就像一串风中的葡萄
……
摘要
川藏公路交通简史 自古成都是重镇 川藏公路是古代川藏线的现代升级版,是川康公路和康藏公路的统称。川康公路建于20世纪30年代,康藏公路于1950年开始修建。1955年西康省被撤销后,川康公路和康藏公路合并为川藏公路,起于成都,止于拉萨。 蜿蜒于世界屋脊之上的川藏公路,创立了很多个第一:它是新中国建立时的头号重点工程,也是闻名世界的伟大之路。公路的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更是世界上起伏优选、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公路之一。人民解放军、工程技术人员及沿线各族人民,不惧牺牲、勇于奉献,历时近5年建成了川藏公路,书写了世界公路目前的壮美华章。 据《成都市交通志》记载,汉代的成都已是有名的丝绸生产地,成都丝绸连同其他蜀地特产通过民间商人从成都至临邛(今邛崃市),南下永昌,经畹町出国境贩运到掸国(今缅甸)、身毒(今印度)等国,再转销至其他欧亚国家。这条从成都出发到印度的贩运道路,史家称为“蜀身毒道”。 在遥远的身毒市场,商人用成都丝绸和漆器、武阳铁器、临邛铜器等换取当地的宝石、翡翠、犀角、象牙,或直接从欧洲商人手中换取黄金。由于当时以蜀锦为主的蜀地丝绸已闻名中外,以大秦(古罗马及近东地区)商人为主的欧洲商队不惜长途跋涉,东到身毒贩回丝绸,后来部分精明的商人便沿“蜀身毒道”直接来蜀地购买丝绸。希腊人撰写于公元1世纪80年代(东汉时期)的《爱利脱利亚海周航记》,记述了作者到蜀地购买丝绸的经过:“过克利斯国(今缅甸白古)抵泰国(今中国)……有大城曰秦尼(东汉时的成都)……由此城生丝、丝线及丝织成之绸缎经陆道……而至巴利格柴(今印度孟买附近的巴罗赫港)。”古代希腊人和罗马人称中国为赛里斯国(Serice),居民为赛里斯人(Seres)。赛里斯国意即丝国。 “蜀身毒道”成为中国丝绸外销的南方通道,它的形成时间早于西北方向的丝绸之路,史家称之为“南方丝绸之路”。到清朝末年民国初年,这条南方丝绸之路仍很繁荣。晚清成都府华阳县令周询记载:清末成都所织绸缎不仅在国内销售,还远销“暹罗、安南(今泰国、越南)等地”。十几年前,有名巴蜀历史学者段渝指出:“英语China一词最早出现在印度文献中,原并非瓷器而是指中国蜀地所产丝绸。”这一独出机杼的议论对于成都来说,意义不可估量。 古代成都通往西藏的道路至迟形成于唐代,此路与南方丝绸之路中成都至雅安一段是重合的。在唐代,成都通雅州(今雅安市)的道路已向西延伸进入吐蕃地区,成为朝廷与吐蕃之间交往的通道。宋代朝廷设“茶马司”,蜀地茶叶和蜀锦等物品经由此道被运去吐蕃换取马匹,称为茶马贸易。明代为迎接西藏前来送贡礼和进行商贸活动的藏族人,特在成都郊外通藏路口建红牌坊,设红牌楼场镇。据《华阳县志》记载:“红牌楼堡距县南十里,明嘉靖中蜀王于此建坊,名曰红牌坊。”从清代开始,在打箭炉(今康定市)置藏汉互市进行物资交流,此道曾被称为“炉藏大道”。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