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闲情偶寄/国粹必读丛书

闲情偶寄/国粹必读丛书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 作者: (清)李渔
  • 出版日期: 2019-01-01
  • 商品条码: 9787559400000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328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29.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 一代才子李渔的精心之作,长期引领艺术潮流。? 我们精选底本,用做研究的心态,做了很细致严谨的注释。? 本书是大字本,减省读者眼睛的疲劳。? 文章气脉连贯。今人做同类书多半在底本文句间加今人翻译,时古时今,割断了原文原本流畅的气脉,破坏阅读体验。本书所有注释都放在页下,所有生僻字词都有注释和标音。能读到原汁原味的古文,也不担心阅读上有困难。
内容简介
本书是古代休闲文化指南,也是古代生活美学宝典。有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八大部分,涵盖古代衣食住行、娱乐养生。对文艺青年而言,这本书是难得的文艺指南。对美食客而言,这本书是不折不扣的美食大全。对学习作文的人来说,它又是一部实用的写作指南。这部书涉及的东西实在太多,说它是一部“古代百科全书”一点都不为过。
作者简介
李渔(约1611—约1679年),原名仙侣,字笠鸿、谪凡,号天徒、笠翁。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金华府兰溪县(今兰溪市)人,生于扬州府如皋县(今如皋市)。明时考进过府学,入清后悠游江湖,未曾应试做官。出身富有之家,园亭罗绮在本邑号称靠前。清兵入浙后,家道衰落,遂移居杭州,旋迁南京。此君才情世间罕有,会品琴、赏花、化妆,会烹饪、演戏,甚至性贿赂、养生,他都深得其妙。他既是诗人、作家,又是不折不扣的色鬼、酒徒。凡为浪子,必知他的《肉蒲团》;凡为国画画徒,必学他出版的《芥子园画谱》。他的《闲情偶寄》是一部古代生活美学宝典,更是李渔的代表作。
目录
序词曲部结构第一 戒讽刺 立主脑 脱窠臼 密针线 减头绪 戒荒唐审虚实 词采第二 贵显浅重机趣戒浮泛 忌填塞音律第三 恪守词韵 凛遵曲谱 鱼模当分廉监宜避 拗句难好合韵易重慎用上声 少填入韵 别解务头宾白第四 声务铿锵语求肖似词别繁减 字分南北文贵洁净意取尖新 少用方言 时防漏孔科诨第五 戒淫亵 忌俗恶 重关系贵自然 格局第六家门冲场 出脚色小收煞 大收煞 填词余论 演习部 选剧第一 别古今 剂冷热 变调第二 缩长为短 变旧为新 授曲第三 解明曲意 调熟字音 字忌模糊 曲严分合锣鼓忌杂 吹合宜低 教白第四高低抑扬缓急顿挫脱套第五 衣冠恶习 声音恶习 语言恶习科诨恶习 声容部 选姿第一肌肤 眉眼 手足态度 修容第二 盥栉 薰陶 点染治服第三首饰衣衫 鞋袜习技第四 文艺丝竹 歌舞居室部房舍第一 向背 途径高下 出檐深浅 置顶格 甃地 洒扫 藏垢纳污 窗栏第二 制体宜坚纵横格 欹斜格(系栏)屈曲体(系栏)取景在借 湖舫式 便面窗外推板装花式便面窗花卉式 便面窗虫鸟式山水图窗尺幅窗图式梅窗墙壁第三 界墙 女墙 厅壁 书房壁 联匾第四 蕉叶联 此君联 碑文额 手卷额 册页匾 虚白匾 石光匾 秋叶匾 山石第五大山小山 石壁 石洞 零星小石 器玩部制度第一 几案 椅杌 暖椅式 床帐 橱柜 箱笼箧笥 古董 炉瓶屏轴 茶具酒具 碗碟 灯烛笺简 位置第二 忌排偶 贵活变 饮馔部 蔬食第一 笋 蕈莼 菜 瓜、茄、瓠、芋、山药 葱、蒜、韭 萝卜 芥辣汁 谷食第二 饭、粥 汤 糕饼 面 粉 肉食第三 猪 羊牛、犬 鸡 鹅鸭 野禽、野兽鱼 虾鳖蟹 零星水族不载果食茶酒说 种植部 木本第一牡丹梅 桃 李 杏 梨 海棠玉兰 辛夷山茶紫薇绣球 紫荆 栀子杜鹃、樱桃 石榴 木槿 桂 合欢 木芙蓉 夹竹桃 瑞香 茉莉 藤本第二 蔷薇 木香 酴醾 月月红 姊妹花 玫瑰 素馨 凌霄 真珠兰草本第三 芍药 兰蕙水仙芙蕖罂粟葵萱鸡冠 玉簪凤仙金钱 蝴蝶花 菊 菜众卉第四 芭蕉 翠云 虞美人书带草老少年 天竹 虎刺 苔 萍 竹木第五 竹松、柏 梧桐槐、榆 柳 黄杨棕榈 枫、桕 冬青 颐养部 行乐第一 贵人行乐之法 富人行乐之法 贫贱行乐之法 家庭行乐之法 道途行乐之法 春季行乐之法夏季行乐之法秋季行乐之法 冬季行乐之法随时即景就事行乐之法 睡坐 行立饮 谈沐浴 听琴观棋 看花听鸟 蓄养禽鱼 浇灌竹木 止忧第二 止眼前可备之忧 止身外不测之忧 调饮啜第三 爱食者多食 怕食者少食 太饥勿饱太饱勿饥 怒时哀时勿食倦时闷时勿食 节色欲第四 节快乐过情之欲 节忧患伤情之欲 节饥饱方殷之欲 节劳苦初停之欲 节新婚乍御之欲 节隆冬盛暑之欲 却病第五 病未至而防之 病将至而止之病已至而退之疗病第六 本性酷好之药 其人急需之药 一心钟爱之药 一生未见之药 平时契慕之药 素常乐为之药生平痛恶之药
摘要
    序声色者,才人之寄旅;文章者,造物之工师。我思古人,如子胥吹萧,正平挝鼓,叔夜弹琴,季长弄笛,王维为“琵琶弟子”,和凝称“曲子相公”,以至京兆画眉,幼舆折齿,子建傅粉,相如挂冠,子京之半臂忍寒,熙载之衲衣乞食,此皆绝世才人,落魄无聊,有所托而逃焉。犹之行百里者,车殆马烦,寄宿旅舍已尔,其视宜春院里画鼓三千,梓泽园中金钗十二,雅俗之别,奚翅径庭哉!然是物也,虽自然之妙丽,借文章而始传。前人如《琴》《笛》《洞箫》诸赋, 固已分刌节度,穷极幼眇;乃至《巫山》陈兰若之芳,《洛浦》写瑶碧之饰,东家之子比其赤白,上宫之女状其艳光,数行之内,若拂馨香,尺幅之中,如亲巧笑,岂非笔精墨妙,为选声之金管,练色之宝镜乎?抑有进焉,江淹有云:“蓝朱成彩,错杂之变无穷;宫商为音,靡曼之态不极。”蛾眉岂同貌而俱动于魄?芳草宁共气而皆悦于魂?故相其体裁,既家妍而户媚;考其程式,亦日异而月新。假使飞燕、太真生在今时,则必不奏《归风》之歌,播《羽衣》之舞;文君、孙寿来于此地,则必不扫远山之黛,施堕马之妆。何也?数见不鲜也。客有歌于郢中者,《阳春白雪》,和者不过数人,非曲高而和寡也,和者日多,则歌者日卑。《阳春白雪》何异于《巴人下里》乎?西子捧心而颦,丑妇效之,见者却走。其妇未必丑也,使西子交效颦,亦同嫫姆矣。由此观之,声色之道千变万化。造物者有时而穷,物不可以终穷也,故受之以才。天地炉锤,铸之不尽;吾心橐龠,动而愈出。三寸不律,能凿混沌之窍;五色赫蹄,可炼女娲之石。则斯人者,诚宫闺之刀尺而帷簿之班输。天下文章,莫大乎是矣。读笠翁先生之书,吾惊焉。所著《闲情偶寄》若干卷,用狡狯伎俩,作游戏神通。入公子行以当场,现美人身而说法。洎乎平章土木,勾当烟花,哺啜之事亦复可观,屐履之间皆得其任。虽才人三昧,笔补天工,而镂空绘影,索隐钓奇,窃恐犯造物之忌矣。乃笠翁不徒托诸空言,遂已演为本事。家居长干,山楼水阁,药栏花砌,辄引人著胜地。薄游吴市,集名优数辈,度其梨园法曲,红弦翠袖,烛影参差,望者疑为神仙中人。若是乎笠翁之才,造物不惟不忌,而且惜其劳、美其报焉。人生百年,为乐苦不足也,笠翁何以得此于天哉!仆本恨人,幸适良宴,正如秦穆睹《钧天》之乐,赵武听孟姚之歌,非不醉心,仿佛梦中而已矣。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