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阿里娘子军

阿里娘子军

  • 字数: 16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 作者: 黄伟芳
  • 出版日期: 2020-11-01
  • 商品条码: 978751268293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56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所讲的是阿里巴巴那群鲜为人知的女高管的故事。张瑛、彭蕾、蒋芳、戴珊、郑玉芳、童文红、宋洁、叶枫.....这些容易被人忽视的女性名字理应被镌刻在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史诗之上。她们像诸多伟大男性一样,希望凭借自己的奋进、努力、创新改变世界。她们让人们看到了不一样的智慧与美丽,也赋予商业世界更多温度和美好。读懂了这些女人,也就读懂了阿里巴巴和马云。
作者简介
黄伟芳,财经作家,润商文化签约作家。长期致力于国内外知名公司的发展史、精神传承等方面的研究,善于将企业家放在历史大背景中加以探索,从管理学角度记录并分析企业家的成长历程,为其勾勒出一个完整而鲜明的形象。著有《董明珠传:独立女性奋斗范本》《创新与颠覆:埃隆。马斯克的跨界传奇》《华为正传》《我只做王雪红》等。
目录
第一章关键选择:坚持初心,择时前行
第一节良将如潮,皆因相信
第二节向上生长的力量源于爱
第三节不悔初心,坚定始终
第四节最是真情能动人
第二章通达人性:洞察人心才能打动人心
第一节用触碰心灵的方式管理人
第二节洞察人心方能点名成金
第三节“亲,是商道也是人道
第四节同理心,是创造价值的基石
第三章守好本位:尽职尽责的人不会被辜负
第一节在打杂中打磨自己
第二节平凡的人,不平凡的责任心
第三节甘做阿里事业的一块砖
第四节用持续的激情把自己烧透
第五节后退是为了更好地前进
第四章能打硬仗:关键时刻有关键之为
……
摘要
     第一节 良将如潮,皆因相信 1999年春节后的一天,在杭州湖畔花园小区的16幢1单元202室,18个年轻人聚在一起,围着一个瘦小的身影,听他激情澎湃地发表演讲。当时,那栋房子里几乎一无所有,只有一个破旧不堪的沙发摆在一边,大部分人席地而坐,马云站在中间讲了整整两个小时。 这是阿里巴巴“十八罗汉”曾经患难与共的青春岁月。 很多人说,是马云忽悠了这18个人,但他们却心甘情愿地被“忽悠”了整整二十余年。而阿里巴巴的崛起与兴盛,也证明了他们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做出了正确选择。 在这“十八罗汉”中,有一个令人惊讶的数据:女将竟然占了三分之一。在快速变迁的互联网行业,各个知名企业的创业团队中女性成员可谓少之又少,腾讯五虎将、小米七位联合创始人、史玉柱的“四大金刚”都是清一色的男性。而在阿里巴巴的创始团队中,却出现了许多女性创业者的身影:张瑛、彭蕾、蒋芳、戴珊、金媛影…… 如今,翻开阿里巴巴高管的花名册,这些曾与马云一起肩并肩奋斗的女性创业者们,大多数已经伴随着阿里巴巴的辉煌青云直上。她们的成功,很多人会归功于运气。其实,很多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人生路漫漫,选择很关键,有时一个决定就会改变一生。对于女性来说,选择更是至关重要,单身还是结婚?升职还是生娃?追求平衡还是拼到很好?坚持自己的选择还是适时改变?加速还是慢下来?取悦他人还是放飞自我?……人生的许多路口,常无对错之分,只是选择不同。而每一次选择,其实都是一场对赌,风险与机遇并存。 但是,无论是哪个时代的女性领军人物,都有同样一种特质:坚持初心,择时前行。她们的选择,往往带着果敢、带着勇气,一往无前。也正是无数义无反顾的选择,积累成她们的精彩人生。 阿里女将们的精彩故事,也是从做出跟着马云创业的选择开始的。 每一个追随马云的人都有各自的理由,但大多数人之所以毅然决然地跟着马云北上南下,只是因为一个“信”字。 20世纪90年代末期,马云因为一次意外的美国之行与互联网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从此萌生了投身Internet的想法,当时马云就已经将这个项目的名字起好了——“中国黄页”。 回国后,带着一颗靠前狂热的心,马云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历程。创业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招募人才,蒋芳、戴珊等几个学生,就是在这一时期加入他的团队的。 出生于四川绵阳的农村女孩蒋芳,长得并不出众,大学也没有什么突出表现,但是特别能吃苦,或许,正是这个特点给马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马云邀她入伙时,她还没找到工作。她觉得马云这个人很不错——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今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第一堂课,蒋芳就记住了这个其貌不扬的英语老师。他饱含激情的讲课方式,深深地影响了蒋芳。她曾回忆,教师时期的马云就像一团火,每次走进教室很快就把教室“点得热乎乎的”,有时讲得兴起,马云还会一屁股坐到讲台上,“特高兴地跟我们扯”,“不知不觉很快就打下课铃了”。因此,几乎没怎么犹豫,她就决定跟着马云干。 谁也想不到,当初的这个选择竟然改变了蒋芳的人生。有人说,这步棋是她命运转折的关键。的确如此,如果不是这个决定,蒋芳又怎么可能在二十余年后成为一个雷厉风行的“铁娘子”,在商业帝国阿里中,变身为除马云之外最令人敬畏的存在? 蒋芳加入中国黄页时,马云团队只有寥寥十来个人,而且基本上都是被马云“忽悠”过来的。当时,让他们这个团队凝聚在一起的,正是马云的个人魅力。 后来,蒋芳曾经回忆道: 虽然我们所做的事情可能全世界都搞不清楚,工作内容看起来没有连续性,但是大家依然信心满满、非常努力,这其中靠的就是马老师的个人表达,他会明确地告诉我们可以做什么、应该坚持什么。我们有相处的基本方法论,明确什么是集体反对的,什么是集体鼓励的。 那时候的蒋芳,在团队中扮演的只是“打杂”角色,但她却一直对此无怨无悔。 在往后身边的同伴来了又走的过程中,她的那颗坚守的心,也从未动摇过。 与蒋芳一样坚定不移的,还有戴珊。戴珊是海南人,是马云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的最后一届学生。 1992年,从进入大学校园的第一天起,长相奇特的马云就成了戴珊最尊敬和佩服的老师。时至今日,她还记得马云在第一堂英语课上说过的一句话:“英语是连接世界的工具。”在讲课风格上,马云与其他老师比起来显得有些特立独行。当时多数老师讲课的方式还是照本宣科,但马云讲起课来却天马行空。除了课本上的知识,他还会在课上讲国外的文化、风俗,讲他自己对人生和社会的理解。马云还经常不惜“自黑”来鼓励学生。有一次他说,你看我天分也不好,高考也是考了三次,我今天能当英语老师,就是因为当年在西湖边见人就给人当免费导游,敢于说,敢于练。那时,戴珊觉得马云的英语课是世界上最有趣的课堂,跟着马老师的节奏,她度过了愉快的大学时光。 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