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毛泽东读诗 记录和解读毛泽东的读诗批注

毛泽东读诗 记录和解读毛泽东的读诗批注

  • 字数: 10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 作者: 张贻玖
  • 出版日期: 2012-04-01
  • 商品条码: 978751540119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96
  •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24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毛泽东一生酷爱中国古典诗词,他圈点或批注的诗词曲赋不下1590首。张贻玖所著的《毛泽东读诗(记录和解读毛泽东的读诗批注)》通过几十篇毛泽东重点品读的诗文故事,不仅告诉你他读过哪些、爱读哪些,而且告诉你他怎样读、怎样评价,带你走进毛泽东的读诗生活。
内容简介
毛泽东对中国的古典诗词涉猎广博,并对许多诗人及其作品有独到的见解和评价。他广泛阅读了中国古典诗词集本,在许多书中留下了他生前阅读时所作的圈画和批注。《毛泽东读诗(记录和解读毛泽东的读诗批注)》作者张贻玖梳理了毛泽东一生重点品读、批注、圈点的中国古典诗、词、歌、赋,以及诗话、楹联等,抱着崇敬的心情和入山探宝的用心,从中探索毛泽东在阅读、圈点、评论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体会和感情。
目录
引子:一份长长的诗词目录
常读《离骚》,“有所领会,心中喜晚”
从封建帝王到民间女子的诗都爱读
评谢灵运:“想做大官而不能”,“一辈子生活在这个矛盾之中”
说王勃的诗“为文光昌流丽,反映当时封建盛世的社会动态”
赞李白的诗“文采奇异,气势磅礴,有脱俗之气”
“李贺诗很值得一读”
称李商隐的无题诗“暂时存疑可也”
赞杜甫的诗“给全人类留下优秀的文学遗产”
白居易诗的高处在与人民“有平等思想”
王昌龄的《从军行》诗里“有意志”
爱读刘禹锡的咏史诗
借罗隐诗“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批梁武帝
杜牧的“折戟沉沙”诗句与林彪摔死暗合
“偏于豪放,不废婉约”读柳词
最喜爱辛词的爱国主义“壮词”
晚年常读《咕树赋》
“千夫指”、“孺子牛”的诗句“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直至晚年,仍钟爱《随园诗话》
评大观楼楹联“从古未有,别创一格”
“搞文学的人,必须学习音韵学”
“盖文学为百学之原”
“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
“百丈之台,其始则一石耳”
结束语
后记
附录:毛泽东评点、圈阅过的中国古典诗词目录
摘要
    直至生命垂危之际,毛泽东仍然手不释卷。晚年为他治病的老专家姜泗长回忆说:“我看到毛主席在病中依旧日日夜夜地工作和学习,常常持续十几个小时,有时竟达二十几个小时,就连吃饭或量血压时也要抓紧时间做些事。我每次给毛主席治疗,他老人家靠在沙发或躺在床上,总是手不释卷,他那全神贯注的神态,仿佛不是同病魔周旋,而是沉思着怎样指挥一场重大的斗争……”毛泽东是用自己毕生的实际行动,实现了他“决心学习,至死方休”这一人生信条的。
     故居现有藏书,绝大多数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根据毛泽东的要求,逐步购置完备起来的。它包括古今中外的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文学、艺术、科技等门类,作为私人藏书,是比较齐备的。
     毛泽东故居,更确切地应该称之为毛泽东的书房。它是中南海里一座18世纪宫廷建筑风格的四合院,青瓦飞檐,古朴庄重。北房原名菊香书屋,是毛泽东的起居室和卧室;南房原名松寿斋,东西有厢房,都是毛泽东的藏书之处。庭院里古柏葱茏,老槐蔽荫,四季常青,十分幽静。一代伟人毛泽东生前,大部分时间就是在这里工作、读书和生活的。故居面临碧波潋滟的南海,夏秋之际,成群水鸟在这里游憩,偶尔还有飞来做客的白天鹅。故居的西侧,隔着颐年堂的是静谷,那是一处假山叠翠,花树繁茂,构思奇巧的中国园林。毛泽东工作、读书疲劳之后,常在南海畔、静谷间散步、休息。颐年堂则是毛泽东经常和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陈云等共同商讨党和国家大事、作出重大决策的地方。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