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草木诗心
字数: 20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黄山书社
作者: 王张应
出版日期: 2022-08-01
商品条码: 9787546196237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288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
¥59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诗经》三百余篇诗歌中,歌颂描述的植物竟然有一百多种,古人借花草传达朦胧意境和情感,抒发着人们最真切的感情。而3000年前古人描写的植物长什么样呢?本书作者按风、雅、颂顺序,将《诗经》里出现的植物细笔描来,不但将身边的植物与《诗经》里的植物一一对号,更是将植物背后的故事深情述说,带领读者徐徐步入三千年前那一片诗意中,体悟草木之美。
作者简介
王张应,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高校客座教授。20世纪8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作品散见《诗刊》《清明》《人民日报》《文汇报》等报刊,著有《那个时候》《祖母的村庄》《河街人家》《一个人的乡愁》《节气中的遇见》等。
目录
采采芣苢
采采卷耳
参差荇菜
秋末晚菘
于以采藻
薄采其芹
可以沤菅
来牟来牟
浸彼苞蓍
白茅纯束
彼黍离离
芄兰之支
采葑采菲
采彼艾兮
其甘如荠
彼茁者蓬
采葑采葑
……
摘要
于《诗经》中读到《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我便想起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的故事:“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这个用忠诚和骨气写就的感人故事,早年读过,几十年后,记忆犹新。 成语“不食周粟”即源于《史记》里的这个故事。那两位忠贞坚定有志气的前朝儿臣,改朝换代后,不做后朝的大臣,不吃后朝的粮食,穴居深山,靠山上的野菜维持生命。孰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某一天有人一语惊醒梦中人,他俩忽然明白过来,山上的野菜也不属于前朝了,跟地里种植的粟一样,都是周朝的。明白了这个道理,兄弟俩只有一个选择:.绝食身亡。 曾经为兄弟俩充饥活命的一种野菜名叫薇。薇是一种古老的草本植物,先秦时期有它,如今还有它。对于这种古名“薇”的野菜,我一点也不生疏。我见过它长在田间地头的模样,也曾把它当作猪草连根拔起纳入竹篮提回家喂猪。当然,这种野菜的味道我也是尝过的,生的熟的都尝过。生的是早年尝的,它留给我的记忆是一点点甜;熟的是后来尝的,它比人工种植的蔬菜味道更鲜美。 我见到它的时候,身边人都叫它野豌豆,只有个别上过旧学的老人家叫它薇菜。春三月里,麦苗儿拔节圆秆,麦地里常见一种野草。它的模样儿很像豌豆苗,有长长的藤蔓,那藤蔓却比豌豆苗的藤蔓纤细得多;它有排列整齐、细小的椭圆形叶子,却比豌豆苗的叶子精致得多;它开紫色的花,花朵也比豌豆花小一些;花谢了,结出窄而薄的小豆荚,比豌豆的豆荚小,也远没有豌豆的豆荚那么饱满,豆荚里的籽粒很细小。 野豌豆喜欢长在麦地里。李时珍曾说:“薇生麦田中。”在《本草纲目》中读到这句,我是信的。小时候,我在家乡所见的野豌豆,多是在麦地里。麦地里生出的野草肯定不受人待见,总要被人拔除。恰好,那年头喂猪还不懂得使用有催肥作用的复合饲料,家家户户都作兴打猪草割青饲料喂猪。这种长相近似豌豆苗的野菜,自然被人放心地纳入竹篮中。道理很简单,豌豆苗人能吃,野豌豆苗猪还不能吃嘛,打猪草的人一点都不犹豫。乡人信任野豌豆,像信任老朋友似的。 那时候尚且不知道,这种被称为野豌豆的野菜,不仅猪能吃,人也是能吃的。顽皮的少年还尝过野豌豆荚。剥豌豆时,将豌豆荚子剥开,取出里面圆圆的籽粒,空的豆荚壳儿一般会扔掉。也不知是哪个贪嘴的顽童优选发现豌豆荚是可以吃的,至少可以放在嘴里嚼出甜味。同样是豆荚,野豌豆荚应该也是甜的。在野豌豆藤蔓上掐下一个小豆荚,连同里面的籽粒一起嚼烂,嘴里的汁液果真是甜的,似乎比豌豆荚更甜,还有股特别的清香味。野豌豆荚可吃,在顽童之间很快成为一个心照不宣的秘密。每到春夏之交,顽童们便结伴去麦地里,寻找先前打猪草时遗漏下来的野豌豆。 找到结了荚的野豌豆,有吃的,也有玩的。将野豌豆荚两端咬断,留下中间空洞的一段,放在嘴里一吹,便发出悦耳的笛声,比柳笛的声音还要好听。孩子们一个比一个吹得响亮婉转。这种玩法自然是从大一些的顽童那里学来的,小顽童们好像更醉心于吃,大一些的孩子,特别是顽皮的孩子,他们都会玩耍,总会教给小孩子一些新花样新玩法。 P3-5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