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阮仪三口述历史

阮仪三口述历史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9-01
  • 商品条码: 978754581846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5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稿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口述历史研究中心组织编纂的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口述历史丛书之一。由口述人阮仪三与整理者(撰稿人)潘君祥合作编撰。书稿对有名历史文化建筑遗产保护专家、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阮仪三教授的父母家庭、长辈师友、学术研究、人生阅历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作了综合性回顾。
口述人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努力促成平遥、周庄、丽江等众多古城古镇的保护,从而享有 “都市文脉的守护者”“历史文化名城的卫士”“古城的守望者”等美誉并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保护委员会颁发的2003年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正是这种身份和经历,造就了这部书稿特有的史料和学术价值。
其克服种种困难,努力保护平遥古城、新绛古园、福州古巷、昆明古街、丽江古镇、九华古寺、杭州古宅等众多传统文化遗存的亲历性自述,为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在保护、发掘与弘扬传统文化遗产的努力和进取,提供了鲜活生动的史料。
其主持平遥、丽江、上海、苏州、杭州、扬州、洛阳、新绛等城市保存与发扬历史文脉的发展规划的经历,特别是交织其间的上层故事,可资多侧面地观照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从概念提出到付诸实践的发展历程及某些运作方式。
其制定周庄、同里、乌镇、南浔、甪直、西塘、七宝、朱家角、新场等一批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发展规划的具体过程和所见所闻,不仅是历史文化名镇研究的第一手资料,还可资读者深化对江南文化的丰富内涵的理解。
其保护古文化遗存的受挫历程和反思,以及对当下古文化遗存保护的存在问题的分析和探讨,以及由此体现的一个“古城保护卫士”的崇高的历史使命感和勇于担当的学者风范,都有其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社会意义。
目录
编撰说明1
第一章 故土乡愁 师生情缘1
一、小桥水巷忆姑苏3
二、老家扬州情16
三、高人指路上同济19
四、姨妈叶懋英25
五、两次难忘的勘察31
六、恩师陈从周38
第二章 古城调查和保护53
一、西南的民风让我看呆了55
二、踏察九边重镇大同58
三、唐代渤海国古城考察612
四、惠及百姓后代的“左公柳”64
五、“阮教授你说话灵验了”67
六、为保平遥专赴北京请专家69
七、抢救洛阳隋唐遗址、昆明文明街76
八、丽江申遗的插曲80
九、名城研究中心落户同济84
第三章 遗产保护的坎坷路91
一、镇长走出国门长见识93
二、为保周庄顶住长官压力98
三、优美的古镇毁在无知的乡镇干部手上104
四、我和南浔书记当场对质108
五、险遭不测九华山113
六、“乌镇模式”的形成124
七、清漾古村变身“农家乐”130
八、加冠新绛保隋园133
九、“古镇是个宝,保护最重要”137
十、把中国园林的典范留给后人141
十一、仿古街的哀歌145
十二、景区索道煞风景147
十三、旅游发展是一把“双刃剑”1513
第四章 为名城添华彩159
一、上海成为历史文化名城161
二、为保城市海派风貌我顶走北京地产商164
三、保了南京路没保住老城隍庙街区172
四、嘉定西大街的拆和保176
五、提篮桥保护区的幕后故事180
六、抢救聂家老宅和划船俱乐部184
七、从朱家角、七宝到新场古镇188
八、老厂房的改造渐入佳境192
九、石库门从“拆”到“保”的艰辛路196
十、创建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202
十一、周干峙院士要我管住苏州古城211
十二、我做家乡姑苏的保护规划218
十三、品出了苏州建筑的“老味道”224
十四、“三坊七巷”逃过一劫238
十五、救出杭州陆游故里242
第五章 守护“原真”沃土253
一、我是城市遗产保护的行动派255
二、不忘初心保古城260
三、美国获奖引起了我的担忧264
四、引领古城保护的方向268
五、我是一个称职的教师271
六、我的一家子都是同济人274
七、争做“原真”沃土的守护人277
附录 阮仪三遗产保护活动年表285
后记30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