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记忆中的徐文达先生
字数: 18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北岳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09-01
商品条码: 9787537862769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04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
¥6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徐文达,河北人,诗书画印均工,尤擅狂草,其书风苍劲磅礴、气罐雄浑。1980年代主持成立山西省书法研究会。1981年主持成立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任第一副主席期间,对山西省书业的蓬勃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山西省书法人才队伍的建立呕心沥血。先生以其丰富的人生阅历、广博的艺术修养和对书法艺术孜孜不倦、勤奋以求的精神,融汇百家而了无痕迹,对当今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具有导向意义。本书是先生的朋友,同事,学生,亲人等写的回忆文章的一个结集。
作者简介
徐晓梅,河北省完县人,字玖芝,号文祈,斋号九畹堂。毕业于山西大学音乐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现为山西省女子书法家协会主席、山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山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山西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太原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目录
老夫常发少年狂
——我所知道的徐文达先生/周祥林001
追忆徐文达先生
——袁旭临先生日记摘录/008
熔铸于实践服务于民众
——徐文达先生的书法艺术/赵望进013
不可忘却的纪念/吴高歌017
忆徐文达先生/吴高歌023
精神长存天地间/长安居027
永远的怀念
——恩师徐文达先生逝世二十周年祭/贾起家033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写在先师徐文达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刘锁祥044
山右寒梅晚来香
——徐文达先生书法艺术及其他/刘锁祥047
灯塔·樵父
——追随徐文达先生习书的往事/魏立刚052
从徐文达先生手札中得到的启示/沈晓英057
徐文达先生为家父写祝寿辞/柴建国061
我的一句之师
——怀念徐文达先生/陈建明063
徐文达先生二三事/河东一苇065
文以载道书能达神
——记恩师徐文达先生身前教诲二三事/武磊068
高深如圣人,平易如百姓
——深切缅怀徐文达先生/赵建章073
徐文达先生的最后时光/刘永新079
人书俱老徐文达/王彦平082
徐文达与卫俊秀的“书”缘/赵万怀085
广泛涉猎,锐意追求/素石087
古砚新生记/佚名089
徐文达治砚/姚姬娥093
回忆恩师徐文达先生/李治国096
文达先生/黄京生101
怀念我的恩师徐文达/崔华105
写于恩师辞世十年之际/牛小平108
我的恩师——徐文达爷爷/郭志宏110
常把艰辛当乐为
——访有名书法家徐文达/黄京生112
我欠他一个道歉
——访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谢云/蒋殊114
我对他最了解
——访山西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林鹏/蒋殊117
怀念他的时候,我们需要一点激情
——访《中国书法》杂志主编朱培尔/蒋殊122
徐文达是山西地域书风的代表者
——访《中国书法》杂志原主编刘正成/蒋殊126
写傅山,不是傅山,是徐文达
——访有名书法篆刻家邓明阁/蒋殊130
他不是个计较的人
——访有名书法家赵承楷/蒋殊134
三晋大地的翰墨巨笔
——访有名书法家袁旭临/蒋殊138
他既有老革命传统品格,又有文人风骨
——访山西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赵望进/蒋殊140
他是我的伯乐
——访山西省书法家协会顾问田树苌/蒋殊144
他的书法达到一种挥洒自如却不逾矩的高度
——访山西省文联主席郭健/蒋殊150
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书法的奠基人就是徐文达
——访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石跃峰/蒋殊154
他是山西书法界一座丰碑
——访山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王志刚/蒋殊157
我的父亲徐文达/徐晓梅163
严父?慈父!/徐晓梅167
附录
在“徐文达书法展”开幕式上的讲话(之一)/刘艺173
在“徐文达书法展”开幕式上的讲话(之二)/赵望进175
《徐文达书法集》序一/刘艺177
《徐文达书法集》序二/姚国瑾182
翰墨自沃土,龙蛇竞笔端
——贺《徐文达书法篆刻集》面世/田树苌186
澄泥砚发展的新阶段
——《徐氏澄泥砚》序/蔡鸿茹188
泥砚飘墨香
——《徐氏澄泥砚》评介/李裕民董国成191
摘要
老夫常发少年狂 ——我所知道的徐文达先生 周祥林 (一) 去岁深秋,因《中国书法全集·傅山卷》的编辑需要,我专程去山西太原拜访了该卷主编林鹏先生。林先生热情而健谈,极具长者风范。临别时,林先生又向我介绍了太原的另一位老书家徐文达先生,嘱我有时间可去探望。徐文达先生是我久已敬仰的老书家之一,只是由于时间与空间的关系,一直未能仰其高仪、求其教诲。有此良机,焉能错过。 对徐先生的书法,我是颇为熟悉的,尤其是他那带有傅山意味的草书,已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我的想象中,能写出这样草书的人,也必然是威严而强壮的,至少不会是很文弱的。然而,当我看到徐先生,看到徐先生那满墙满壁的书法近作时,我的印象与想象全部都不复存在了。徐先生的人文弱得令你吃惊,徐先生的字变化得也令你吃惊。他的字,尤其是他的草书,除了保留了傅山那脱略蹊径的狂狷之气外,越发突出的是自己的风格、自己的个性。同样令你吃惊的是他那份对艺术执着再执着的狂热,这哪里是一位年逾七十的老人所为哟! 这使我对徐先生的书法产生了更多的认知与思考,也对徐先生的人产生了更多的关注与探求意愿。 徐文达,字敬山,笔名岩樵,别号泥翁,河北省完县(今顺平县)人。1922年出生,1943年参加革命,曾任保定地委宣传部文工团团长、运城行署文化局副局长、山西省博物馆馆长等职。现为山西省博物馆名誉馆长、山西省书协副主席,他还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诗词学会会员。 从这短短的简历中可以看出,徐先生所从事的职业,无不与文化有关,也正是这与文化有关的职业,使他在各种艺术领域内都有了涉足。青年时代,他曾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从事音乐、戏剧工作,创作过歌剧、话剧、电影文学剧本,还发表过大量的戏剧、电影评论文章。对于书法、篆刻,尽管他从儿时即涉足,并认真临习过柳公权、赵孟頫、董其昌,但真正地转入与投入却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4年,他从河北调到山西,一次偶然,被傅山的作品及人品吸引,从此便立志师其字、师其人。 (二) 徐先生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这一点我们从徐先生的早期作品中不难看出端倪。草书一体,自汉张芝后,可谓代不乏人,唐之张旭、怀素、高闲,宋之山谷、赵构,元之张雨、鲜于枢,其作均美不胜收,但若从激烈张扬个性的角度来看,明季徐渭、王铎、傅山似最为突出。徐先生一入手便以傅山为主,其慧眼、其匠心、其个性、其狂劲不言自明。当然,徐先生更知道傅山、王铎的个性与癫狂并不是由天而降,而是通过几十年对传统的学习,几十年对中国文化的精研,几十年对古代文艺的博采,几十年对书法意境美的参悟而来;因此,他虽然立下学傅山、学王铎的雄心,而手却是在汉魏六朝碑版上下功夫,在晋唐的楷书与行书上下功夫,在先秦的大篆、金文上下功夫。孙过庭说,“草乖使转,不能成字;真亏点画,犹可记文”。徐先生当然深味此语,但徐先生更知道这个“使转”绝不会轻易而来,所以他对那些即便真的是记文的楷书,也从未亏其每一个点画。试看其楷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派晋唐(初唐)楷法,点画朴茂优美,结字方正灵巧,可谓笔笔字字均见功夫。再看其小楷《对书法理论的探求》,虽然在审美情趣上更近墓志意味,但其中透出的文人气蕴,尤其是每点每画,均形到意到而又姿态鲜活。对于篆隶的学习,徐先生似乎也独有已见。从笔调上看,其隶书来自《石门颂》,篆书来自汉篆《袁安袁敞》,但细加审视,其对篆隶的学习,似乎远远超越专以篆隶为终身目标追求的书家,他的篆隶俨然只是一种为其他书体,严格地讲是为他的草书的辅助。事实证明,徐先生此举是极有见地的。试以清代书法观照,乾嘉以后,碑学大兴,尤其是考据风靡以后,以戴震、桂馥等为首的书家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篆隶的学习之中。这期间确也出现了许多篆隶大家,如邓石如、伊秉绶、金冬心,直至后世的陈鸿寿、赵之谦等,可谓不胜枚举。遗憾的是乾嘉以后,似乎找不出一个草书大家,除了扬州八怪中的黄慎能作草书外,代表中国书法艺术优选水准、最有艺术性的草书几乎断层。从这个意义上看,徐文达先生对篆隶的学习无疑是极具价值的,一是习篆书,二是用这种方法(应该说这是文人书法的学习模式)。徐先生所崇拜的傅青主,不就是用这种方法来写草书的吗?篆书也写得带有草意,这大概是乾嘉学派的老祖宗们做梦也想不到的事吧! 徐先生当然不会放松对行书的学习,只是他的脑子中对行书也有着一番自己的见解。楷书自晋代以后至唐,大致有三系。一为晋楷,它对初唐楷书的影响很大。初唐四家,除欧阳询早期师法北碑,其余三家均可视为晋楷之延伸。晋楷的优选特点是在笔法上与行书相通。一为魏楷,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北碑。这一类楷书大多直接来自隶书,笔法与晋楷迥异。第三为中晚唐颜柳楷书,按照米南宫的说法均为“丑怪恶札之祖”。这一类楷书在笔法上与行书是不相通融的。徐先生正是看到了这些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