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80年代文学"研究读本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 作者: 刘复生 编
  • 出版日期: 2018-04-01
  • 商品条码: 978754581621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34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刘复生编的《“80年代文学”研究读本》所收集的论文涉及20世纪80年代文学的历史文化语境,文学观念,文学创作现象等。本书编选的对象不是宽泛意义上的针对80年代文学的一般性研究,而是侧重于对80年代进行知识清理和观念批判,比如“纯文学”体制的生成与自然化,“新启蒙”与“重写文学史”的价值颠倒的历史逻辑等。
作者简介
刘复生,教授,硕士生导师,当代有名文学评论家。1970年12月生,山东荷泽人。现任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院长、海南师大兼职教授,海南大学文艺学专业文艺批评方向硕士生导师,海南大学人文学部学术委员,《天涯》杂志兼职副主编,海南省“有突出贡献的很好专家”,海南省“515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海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理事,海南省文联理论与评论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海南省青年诗人协会副。
目录
上辑 文化观念与文学观念
韩少功 反思八十年代(存目)
王尧 “重返八十年代”与当代文学史论述(存目)
杨庆祥 “主体论”与“新时期文学”的建构(存目)
李杨 “救亡压倒启蒙”?——对八十年代一种历史“元叙事”的解构分析
王晓明 翻译的政治——从一个侧面看80年代的翻译运动
张旭东 重访八十年代
贺桂梅 全球视野中的70―80年代转折与中国
罗岗 五四:不断重临的起点——重识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
洪子诚 “作为方法”的“八十年代”
王晓明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当代性”问题
李陀 李静 漫说“纯文学”:李陀访谈录
蔡翔 何谓文学本身
贺桂梅 “纯文学”的知识谱系与意识形态——“文学性”问题在1980年代的发生
李杨 重返“新时期文学”的意义
罗岗 在“缝合”与“断裂”之间——两种文学史叙述与“重返八十年代”
李云雷 “神话”,或黄金时代的背后——反思1980年代文学的一个视角
程光炜 “八十年代”文学的边界问题
贺桂梅 打开60年的“原点”:重返80年代文学
刘复生 “新启蒙主义”文学态度及其文学实践
下辑 思潮、现象与作家作品
蔡翔 历史话语的复活(存目)
程光炜 文学“成规”的建立——对《班主任》和《晚霞消失的时候》的“再评论”(存目)
白亮 “身份”转换与“认同”重建——兼论《人啊,人!》进入历史叙述的方式(存目)
张伟栋 “改革文学”的“认识性的装置”与“起源”问?——重评《乔厂长上任记》兼及与新时期文学的关系(存目)
旷新年 写在“伤痕文学”边上
唐小兵 残存的现代主义:关于自我的叙事
张旭东 新时期文学:历史书写与意识形态
吴志峰 为了告别的“葬礼”——八十年代中后期知青小说对农民形象的重新塑造
旷新年 “寻根文学”的兴起
蒋晖 当代写作申的性别话语(节选)
刘复生 先锋小说:改革历史的神秘化——关于先锋文学的社会历史分析
罗岗 刘丽 历史开裂处的个人叙述——城乡间的“女性”与当代文学中“个人意识”的悖论
黄平 从“天安门诗歌”到“伤痕文学”:关于“新时期文学”起源的再讨论
杨庆祥 路遥的自我意识和写作姿态——兼及1985年前后“文学场”的历史分析
朱杰 “英雄”的“根”在哪里?——以《高山下的花环》为中心
林凌 重返“八十年代”的另一种可能——《乡场上》与“按劳分配”原则的生机与危机
编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