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你一定爱读的中国战争史 1 春秋

你一定爱读的中国战争史 1 春秋

  • 字数: 36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 作者: 林屋公子
  • 出版日期: 2021-06-01
  • 商品条码: 978751682986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24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11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春秋”时期的战争,会具有什么样的时代特征呢?战略、战术、布阵、编队、武装、兵器、指挥艺术、战场心理……我们读历史故事的时候,是否同样也会忍不住对当时的军事发展水平感到好奇? 这本《你一定爱读的中国战争史:春秋》便是一本充满军事智慧的历史读本,它为读者梳理了中国古代“春秋”时期的近七十场主要经典战役。未免析理枯燥,文章以讲述轶事入手,通过展现一个个鲜活人物的起伏经历,来见证中国历史上有史可考的第一场突袭战、第一场围城战、当时Z大规模的战场对决……重在描绘不同人物对战争理念、战役战术、战场礼仪、作战心理等的见解——这在当时都具有一定进步甚至突破意义。 即使去掉“战争”这个关键词,这本书仍然具有相当不错的文化魅力和阅读快感,文史作家林屋公子的笔下,既见当时人文社会的独特风貌,又见政坛时局的复杂多变,开卷时惊叹环环入扣的情节承启,掩卷后难忘桩桩跌宕的传奇演绎。
内容简介
周王朝以“分封制”扩大了统治疆域,同时也给诸侯纷争埋下隐患。钟鸣鼎食的西周王朝灭亡后,天子的王权一蹶不振,进入“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乱世。在这个被称作“春秋”的时代里,风云人物辈出,郑庄公、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各领风骚数十年,共同书写出一幅波澜壮阔、精彩绝伦的时代画卷。本书以战争史料为基础,并参考学术界近期新研究,保证了文章的可靠性;与此同时,战事虽简化却不乏细节,文字虽通俗但一针见血,精彩纷呈,又增强了其可读性。
作者简介
林屋公子,文史作家,知乎13万粉丝答主,专注先秦秦汉史、神话妖怪学,出版专著《先秦古国志》《先秦古国志之吴越春秋》《山海经全画集》《魅影:中国古代神灵志异图鉴》《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列仙传》,文章散见于《国家人文历史》、《北京晚报》、澎湃新闻等三十余种报刊媒体、门户网站,并发行音频课程《文物里的先秦密码:像侦探一样学历史》。
目录

第一章 郑庄小霸
兄弟阋墙:郑伯克段之战
南征北战:郑庄公称霸中原之战
箭射天子:葛之战
第二章 金仆姑
龟兔赛跑:干时之战
曹刿论兵:长勺之战
马蒙虎皮:乘丘之战
第三章 尊王攘夷
老马识途:齐伐山戎救燕之战
好鹤失国:荧泽之战
马牛不及:齐攻蔡伐楚之战
第四章 最危险的时刻
楚子称王:速杞之战
莫敖之死:楚国伐罗之战
蠢猪仁义:泓水之战
第五章 崛起在河东
嫡庶相争:曲沃代翼之战
假道伐虢:晋伐虢灭虞之战
秦晋交恶:韩原之战
第六章 流亡半生的霸主
讨逆勤王:晋克温围原之战
大战前奏:晋攻卫克曹之战
南北对决:城濮之战
第七章 独霸西戎
兵不血刃:秦晋攻鄀之战
黑色丧服:崤之战
拜赐之师:彭衙之战
第八章 夏日之日
出尔反尔:令狐之战
堂弟捣乱:河曲之战
一鸣惊人:楚灭庸之战
第九章 止戈为武
若敖鬼馁:皋浒之战
单车致师:邲之战
易子而食:楚围宋之战
第十章 霸权复兴
为姊复仇:晋灭赤狄之战
结草衔环:辅氏之战
跛帅之怒:鞍之战
第十一章 势均力敌
初入楚境:晋伐蔡攻楚破沈之战
吕相绝秦:麻隧之战
箭神出手:鄢陵之战
第十二章 年轻的霸主
以宋之乱:彭城之战
孔父举门:偪阳之战
马首是瞻:棫林之战
第十三章 南北弭兵
晋楚终局:湛阪之战
火烧齐都:平阴之战
里应外合:栾盈攻新绛之战
第十四章 巫臣的诅咒
噩梦开始:楚攻吴鸠兹衡山之战
反败为胜:皋舟之战
箭射吴王:巢之战
第十五章 疯狂的楚灵王
齐相末日:朱方之战
蹶由犒师:鹊岸之战
趁火打劫:豫章之战
第十六章 扫灭戎狄
毁车为行:太原之战
围而不攻:昔阳之战
伪装商贾:灭鼓之战
第十七章 血染吴宫
夺回余皇:长岸之战
伍鸡立功:鸡父之战
采桑之争:吴克楚巢、钟离之战
第十八章 哀郢
将计就计:豫章之战
九战九胜:吴入郢之战
火攻吴军:楚复国之战
第十九章 八年内战
齐景争霸:夷仪之战
六卿火并:晋阳之战
钢铁战魂:铁丘之战
第二十章 英雄末路
阖闾遗言:槜李之战
勾践求和:夫椒之战
陈乞阴谋:艾陵之战
第二十一章 苦心人天不负
黄雀在后:熊姑夷之战
白公之乱:叶公救郢之战
声东击西:笠泽之战
第二十二章 三家灭知
计杀姐夫:赵灭代之战
齐晋交锋:犁丘之战
水淹知氏:晋阳之战
参考文献
大事记
附篇
摘要
     公元前757年,郑国都城新郑。 一位贵妇躺在床上,痛苦地挣扎着、呻吟着,黄豆般大颗的汗珠顺着她白皙的脸庞流下。她是西申国君的女儿武姜,贵为金枝玉叶,从来没有受过什么磨难,也是第一次经历生育的苦楚。她的丈夫——郑国国君郑武公靠在床边,也是一脸焦愁,却也无可奈何,只能紧紧握住夫人的手。产婆们忙上忙下,端盆递水,乱成一团。终于在数个时辰之后,众目睽睽之下.一双小脚率先冒出了母体,然后身子、脖子和头才相继面对人世。一声清脆的啼哭划破紧张的气氛,是个健康的男孩儿。 母子平安,郑武公松了一口气。然而,武姜夫人却并不欢喜。这个孩子出生时,先出脚,后出头,是个难产儿。正因如此,武姜的分娩承受了加倍的痛苦。面对自己的第一个孩子,武姜夫人一脸嫌弃,气若游丝地道:“这个孩子……就叫……牾生吧。”郑武公眉头微皱,“牾”是违逆的意思,“牾生”就是难产。哪有管自己儿子叫难产儿的?但是最终,他还是依照妻子的意愿,给孩子取名叫“牾生”。“牾”和“寤”通假,所以也写作“寤生”。 小寤生就这样来到了这个世界。兄弟阋墙:郑伯克段之战 我们的故事所发生的年代,距今天已经有两千多年了,史称春秋时期。 大家知道《封神演义》的故事,讲的是商朝末年,纣王无道,宠幸妲己,杀害贤臣,结果被周武王和姜子牙推翻。《封神演义》虽然是小说,但历史背景确实存在。 武王灭商后,建立了周朝,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周朝传承了两百多年,到周幽王时,内有地震之灾,外有异族之乱。而昏庸的周幽王偏偏不合时宜地废黜王后,还把太子赶回母家申国。申国国君申侯大怒.立太子宜臼为王(周平王)。周幽王怒而伐申,结果被犬戎中途击杀。这段历史几经后世夸大,还谬传出了“烽火戏诸侯”的戏份。 戎人杀死周王后,长驱直入,攻陷镐京。国都顿时沦为人间地狱,无数公卿贵族死在戎人的利剑之下。虽然镐京沦陷,但周天子在东方还有个国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周平王东迁后,周朝又在洛邑延续了五百年.至公元前256年被秦国所灭。所以,历史上一般以公元前771年犬戎破镐为界,将之前的时间称为西周,之后的称为东周。另一方面,史学家们为了叙述方便,便参照知名典籍《春秋》的断限,把公元前771年一前453年这段时间称为“春秋时期”。我们这本书的故事也就在这段历史时期里展开。 周幽王的叔叔是郑桓公,他的国家原本在镐京附近的郑(今陕西宝鸡).然而他却早有预感,及时举国搬迁到东方的东虢(今河南荥阳)、郐(今河南新密)等十国一带,建立了新的郑国(都城为今河南新郑)。趁着两周之交、天下大乱时,郑桓公、郑武公父子相继灭了十国,在中原终于站稳了脚跟。郑武公成长于两周之交,连年累月的战争与政争,将他磨炼成一位成熟的政客。而郑武公的夫人武姜,正是周平王母家申国之女,可以说是亲上加亲了。 嫡长子寤生诞生三年后,武姜夫人又生了个儿子。这次生育比较顺利.儿子取名叫段。段长得俊美强壮,深得母亲喜爱。等他稍微长大些后,武姜对幼子的宠爱愈来愈深,她居然向郑武公提出,要让段取代寤生的太子地位!然而,有周幽王废嫡立庶以致国破人亡的前车之鉴,郑武公作为见证人。往事仍犹历历在目。他现在又是周平王的卿士,相当于周王朝的宰相,怎么能随便受枕边风干扰呢?于是他果断地拒绝了妻子的无理要求,命她休要再提此事。 公元前744年,郑武公去世,十四岁的太子寤生即位,是为郑庄公。郑庄公尚且年少,所以实际掌权人便是太后武姜。武姜不希望庄公过早亲政,劝庄公将政权交给卿大夫;同时为了避嫌,也主动提出自己掌管后宫。这其实是希望自己能够在幕后,为公子段谋取更多政治资源。郑庄公答应了母亲的请求。将政事全部下放卿大夫。大臣边父对此不满,但郑庄公依然无动于衷.对权力表示出靠前的平静。 武姜将这一切看在眼里。 渐渐地,公子段成年了。于是武姜提出一个要求,把段封在制地。制地是当年东虢(gu6)国的一处险要城邑,末代国君虢叔在此负隅顽抗,最终仍然被郑军击杀。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分封大夫,似乎天经地义,实际并非如此。西周天子分封诸侯,是因为周王朝太大,大部分区域实在无法直辖,尤其是一些边远地区,管不过来,只能采取分封政策。而春秋初年,诸侯国规模小,并不一定需要分封。比如郑国的公子吕,就一直留在公族。所以武姜这样的要求,实质就是分裂郑国。 郑庄公当然不乐意,却无法拒绝母亲。他知道母亲在郑国数十年,人脉关系盘根错节,如果违逆母亲,除了会背上不孝的罪名,还可能会引起政局不稳。年轻的庄公深思了一会儿,对母亲说:“当年虢叔丧生于此处,将弟弟分封过去,会不会不吉利呢?除了这里,别的地方都行!”武姜觉得也有道理,于是又盯上了另一处易守难攻的地方:京。“京”的本义是高土堆,一听就知道是易守难攻的险地,在制的东南方向,离国都新郑更近一点儿。P2-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