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白棉花/5个8岁系列长篇
字数: 115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 黄蓓佳
出版日期: 2010-06-01
商品条码: 9787214055811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0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
¥1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白棉花》:美军飞机坠落青阳城
8岁的男孩克俭,与西方飞行员杰克
在炮火连天的岁月相遇
拼命相护,兄弟情深……
献给100年来在中国这块土地上长大的孩子们
“5个”孩子的“8岁”
贯穿中国一百年
这块土地的歌哭悲喜
是写下这些文字的理由
以深情的凝视与希望
将对童年的独特感悟
融入历史的宏大图卷
书写曾经发生的一切
与孩子分享个体历史
温情的表述、独特的记录
开创性的努力
将丰富当下儿童的视野
并伴随一路成长
内容简介
《白棉花》为“5个8岁”之战争篇。艰苦卓绝的抗战年代,一朵从天而降的“白棉花”,神奇而又霸蛮地入侵了乡村孩子克俭的世界。他的经历和记忆,从此跟中国历史的一段惨痛篇章联系在一起。西方的年轻飞行员和东方的乡村儿童,他们小心翼翼,彼此注视,伸出双手,淌过了生命中的一段河流。
目录
天空中突然长出来一朵白棉花
跳伞的飞行员去了哪儿
保安旅和日本兵的一场恶战
捕黄鳝有了意外发现
家里藏了一个人
克俭和姐姐智闯石庄
上埝镇的抗日演出队
挖药引差点挨了枪子儿
飞行员的名字叫杰克
娘要为杰克拜菩萨
“鸡同鸭讲”的尴尬
两个好朋友
保安旅要开拔
鬼子来了
薛先生试了很多药方子
打银杏打下来一条蛇
新四军首长夜探杰克
香喷喷的美国奶粉
撒传单
红烧肉从哪儿来
你走后一定要来信啊
优选的中国兄弟
摘要
1944年,农历还在七月尾上,克俭跟着娘在屋后的菜园子里压南瓜藤。
听房东薛先生说,这块地从前是他们薛家祠堂的马棚,族里的公产,祠堂主事专门雇着人养马,最多时养过七八匹,马棚前走一趟,老远就闻到马臊味。这些马在冬闲时节拉到海边盐场贩私盐,赚了钱用作祠堂祭祖的开销。后来盐税管得紧了,衙门里抓到一个贩盐的就打死一个,薛姓人再不敢顶风作案,马卖了,马棚也拆了。养过马的这块地,地气自然是肥厚,种什么都是见风长。这不,立秋刚过,地里的南瓜已经结出拳头大的瓜纽儿,嫩生生的,绿莹莹的,头上的那朵金黄色的花,要谢不谢,半开半闭,像婴儿满月时戴的一顶花边帽。
娘说,瓜纽儿结得多,就要压藤,打花,掐纽儿,一根藤上至多留两个,这样结出来的瓜,个儿大,也面实,能顶饱。要是由着它们长,长到最后满地都是青疙瘩,小得不成样子不说,一煮一锅水,不好吃。
娘在地里种南瓜,还是听了驻扎在此地的保安旅沈沉旅长的劝。有一年,娘在地里撒菜种,沈沉带人骑着马从地头过,看见娘把种子撒得东一簇西一簇,笨手笨脚不像个种地的人,起了疑,下马盘问,才知道娘本是大户人家的太太,带着孩子从城里逃难过来,临时落脚在此地。沈沉拿脚尖踏踏地里的土坷垃,好心劝娘说,地里的土都没耙碎,也别种菜了,种几窝南瓜吧,那东西好侍弄,长出瓜来既能当饭又能当菜。沈沉说,战争打到今天,还不知道往下是什么形势,粮食只会越来越紧张,到断顿的时候,能有几个南瓜吃,就是大福气。
从那时起,娘听沈沉旅长的话,年年都在屋后种南瓜。娘总是等南瓜长到锅盖那么大,长到金黄的瓜皮上罩一层粉白的霜,才招呼克俭几个孩子帮忙摘瓜,帮忙抬到通风的柴棚里,一个个地摞着,从秋天吃到冬天,吃到青黄不接的春天。
算起来,从1938年日本人打到青阳城,娘带着绮玉、思玉和克俭下乡逃难,已经有了6个年头。逃难的时候克俭才两岁,是抱在娘的怀里的,如今他8岁,站着齐到娘的肩头高。他的大姐绮玉,下乡那年是小学生,去年离家参加了新四军。娘猜绮玉是共产党,否则的话,她要抗日,就近入沈沉的保安旅就行了,何必舍近求远去入新四军呢?
这样的想法,娘不敢对外人说。娘也嘱咐思玉和克俭不能说出去。保安旅和新四军,说起来都是抗日打鬼子的,可是两支队伍时不时地有磨擦,你打我一下子,我捅你一下子,总没个心平气和坐着谈事情的时候。再有,十里外的石庄镇上驻扎有日本兵,日本兵周围还有为虎作伥的“皇协军”。方圆几十里的地盘上,国民党、共产党、日伪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眼小眼虎视眈眈,大仗小仗一触即发,娘带着小女儿思玉和儿子克’俭在三种势力的夹缝里过日子,自然要小心翼翼求平安。娘对人解释长女绮玉离家的事情,编了个谎,说是投奔了通州舅舅家,念高中去了。至于听者信不信,娘不管。这年头,彼此都是心照不宣吧。
娘是个做事利索的人,几年的乡村日子过下来,侍弄园地已经学成一把好手。她一只手里拿着一把小铁锹,脚跨着满地游荡的瓜秧子走,打谎花,压瓜藤,掐掉多余的枝蔓,就手清除杂草,眼到手到,很快就走到了地头。三伏天刚过,日头很晒,娘像很多乡村农妇一样,头上盖了一块湿毛巾,两边垂下来,搭拉在耳边上,既遮阳,又吸汗。她穿的那件洗得发白的紫花布褂子,背后有一块颜色特别深,是汗湿了。
“克俭,小心别碰着瓜纽儿!”娘直了腰,手伸到背后去,把汗湿之后粘在皮肤上的衣服拎起来,扇一扇风,回身嘱咐着。
克俭的动作慢,娘的一垅地已经做完到头,他的才做了小半垅。因为他贪玩。南瓜地里有各种小虫子,蚯蚓和地鳖虫什么的就不说了,光是蚱蜢,长相各异的就有好几种。深褐色的一种,个头小,但是灵活,猛然一蹦,弹到克俭的额头上,“噗”地一声,又痒又疼;粉红色的一种,新娘子一样羞答答的,总是藏在南瓜叶子底下,你一掀叶子,它就慌忙往藤蔓深处躲,死活都不肯出来;绿色的一种个头优选,飞起来的时候最漂亮:浅绿色翅膀下面,还有一层极薄的玫瑰色的翅膀,阳光下发出粉亮粉亮的光。捉蚱蜢很容易,看准一个,手一捂就成。蚱蜢这东西很蠢,不懂得避人。但是蚱蜢的两条长腿有力气,会蹬人,它一蹬,克俭的手心一痒,一激灵,手抬起来,蚱蜢就趁机弹开,远远地逃命去了。
克俭其实并不想真的捉它们。乡下这玩意儿太多了,不稀罕。他只是跟它们逗着玩。
虫子玩腻了,克俭直起腰,抬头看天。天上也好玩。
……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