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ZZ)现代文学名家经典合集(套装6册)

(ZZ)现代文学名家经典合集(套装6册)

  • 字数: 1090000
  • 装帧: 简装
  •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 作者: 鲁迅,老舍,萧红,李劼人
  • 出版日期: 2017-11-01
  • 商品条码: 9787220104350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1736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1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越是一个躁动混乱的时代,越需要一个沉静倔强的灵魂。 *中国文学目前,鲁迅是一个划时代的作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在其小说中体现得尤为突出。 *童年,是一个人时间上的“根”;故乡,是一个人空间上的“根”。《朝花夕拾》是鲁迅童年时光的回忆录,我们从中发现一个不一样的鲁迅。 *《野草》是中国现代文学目前伟大的现代散文诗集,隐含着深邃的哲理性,包含了鲁迅的全部哲学。 *祥子的一生,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破产农民在“市民化”过程中的沉沦,因而祥子的悲剧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悲剧,还包含着更为深刻的文化和时代因素。 *一方茶馆,浓缩社会万象;数声锣鼓,精炼人生百态。 *萧红被鲁迅称为“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 *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国之巨变,起于川西一隅。
内容简介
《现代文学名家经典合集》收入了鲁迅的《朝花夕拾》《狂人日记》,老舍的《骆驼祥子》《茶馆》,萧红的《呼兰河传》和李劼人《死水微澜》六部作品。这是历经时间汏选的六部经典作品,将中国现代文学的广度和深度标示得足够宽广,深受读者欢迎。一本书读懂一个作家,一套书读懂一个时代。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人,有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呐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华盖集》《中国小说史略》等。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李劼人(1891-1962),生于四川成都,祖籍湖北黄陂,中国现代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学大师之一,也是中国现代重要的法国文学翻译家,知名社会活动家、实业家。原名李家祥,常用笔名劼人。代表作有《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 萧红(1911-1942),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乳名荣华,学名张秀环,笔名萧红等。代表作《生死场》《呼兰河传》《小城三月》。
目录
《朝花夕拾》目录 第一辑《朝花夕拾》 小引003 狗·猫·鼠005 阿长与《山海经》014 《二十四孝图》021 五猖会028 无常033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041 父亲的病046 琐记052 藤野先生060 范爱农067 后记075 第二辑《野草》 题辞089 秋夜091 影的告别094 求乞者096 我的失恋——拟古的新打油诗098 复仇100 复仇(其二)102 希望104 雪107 风筝109 好的故事112 过客115 死火122 狗的驳诘125 失掉的好地狱126 墓碣文128 颓败线的颤动130 立论133 死后135 这样的战士140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142 腊叶145 淡淡的血痕中——记念几个死者和生者和未生者147 一觉149 鲁迅年谱153 《狂人日记》目录 第一辑《呐喊》 自序003 狂人日记009 孔乙己022 药027 明天037 一件小事044 头发的故事047 风波053 故乡062 阿Q正传073 端午节116 白光125 兔和猫131 鸭的喜剧136 社戏140 第二辑《彷徨》 祝福153 在酒楼上171 幸福的家庭——拟许钦文182 肥皂190 长明灯202 示众214 高老夫子220 孤独者230 伤逝——涓生的手记254 弟兄276 离婚289 第三辑《故事新编》 序言303 补天306 奔月316 理水329 采薇346 铸剑367 出关388 非攻399 起死412 鲁迅年谱423 《骆驼祥子》目录 骆驼祥子001 老舍年谱245 《茶馆》目录 茶馆 序幕003 第一幕007 第二幕024 第三幕047 龙须沟 序幕085 第一幕087 第二幕115 第三幕141 老舍年谱165 《呼兰河传》目录 呼兰河传001 生死场219 萧红年谱331 《死水微澜》目录 第一部分 序幕003 第二部分 在天回镇019 第三部分 交流063 第四部分 兴顺号的故事113 第五部分 死水微澜141 第六部分 余波249 李劼人年谱267
摘要
    茶馆 序幕 [人物表] 王利发——男。最初与我们见面,他才二十多岁。因父亲早死,他很年轻就做了裕泰茶馆的掌柜。精明、有些自私,而心眼不坏。 唐铁嘴——男。三十来岁。相面为生,吸鸦片。 松二爷——男。三十来岁。胆小而爱说话。 常四爷——男。三十来岁。松二爷的好友,都是裕泰的主顾。正直,体格好。 李三——男。三十多岁。裕泰的跑堂的。勤恳,心眼好。 二德子——男。二十多岁。善扑营当差。 马五爷——男。三十多岁。吃洋教的小恶霸。 刘麻子——男。三十来岁。说媒拉纤,心狠意毒。 康六——男。四十岁。京郊贫农。 黄胖子——男。四十多岁。流氓头子。 秦仲义——男。王掌柜的房东。在第一幕里二十多岁。阔少,后来成了维新的资本家。 老人——男。八十二岁。无倚无靠。 乡妇——女。三十多岁。穷得出卖小女儿。 小妞——女。十岁。乡妇的女儿。 庞太监——男。四十岁。发财之后,想娶老婆。 小牛儿——男。十多岁。庞太监的书童。 宋恩子——男。在第一幕里二十多岁。老式特务。 吴祥子——男。二十多岁。宋恩子的同事。 康顺子——女。在第一幕中十五岁。康六的女儿。被卖给庞太监为妻。 王淑芬——女。四十来岁。王利发掌柜的妻。比丈夫更公平正直些。 巡警——男。二十多岁。 报童——男。十六岁。 康大力——男。十二岁。庞太监买来的义子,后与康顺子相依为命。 老林——男。三十多岁。逃兵。 老陈——男。三十岁。逃兵。老林的把弟。 崔久峰——男。四十多岁。做过国会议员,后来修道,住在裕泰附设的公寓里。 军官——男。三十岁。 王大栓——男。四十岁左右,王掌柜的长子。为人正直。 周秀花——女。四十岁。大栓的妻。 王小花——女。十三岁。大栓的女儿。 丁宝——女。十七岁。女招待。有胆有识。 小刘麻子——男。三十多岁。刘麻子之子,继承父业而发展之。 取电灯费的——男。四十多岁。 小唐铁嘴——男。三十多岁。唐铁嘴之子,继承父业,有做天师的愿望。 明师傅——男。五十多岁。包办酒席的厨师傅。 邹福远——男。四十多岁。说评书的名手。 卫福喜——男。三十多岁。邹的师弟,先说评书,后改唱京戏。 方六——男。四十多岁。打小鼓的,奸诈。 车当当——男。三十岁左右。买卖现洋为生。 庞四奶奶——女。四十岁。丑恶,要做皇后。庞太监的四侄媳妇。 春梅——女。十九岁。庞四奶奶的丫鬟。 老杨——男。三十多岁。卖杂货的。 小二德子——男。三十岁。二德子之子,打手。 于厚斋——男。四十多岁。小学教员,王小花的老师。 谢勇仁——男。三十多岁。与于厚斋同事。 小宋恩子——男。三十来岁。宋恩子之子,承袭父业,做特务。 小吴祥子——男。三十来岁。吴祥子之子,世袭特务。 小心眼——女。十九岁。女招待。 沈处长——男。四十岁。宪兵司令部某处处长。 茶客若干人,都是男的。 茶房一两个,都是男的。 难民数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大兵三五人,都是男的。 公寓住客数人,都是男的。 押大令的兵七人,都是男的。 宪兵四人。男。 傻杨——男。数来宝的。 第一幕 时间一八九八年(戊戌)初秋,康梁等的维新运动失败了。早半天。 地点北京,裕泰大茶馆。 人物王利发刘麻子庞太监唐铁嘴康六 小牛儿松二爷黄胖子宋恩子常四爷 秦仲义吴祥子李三老人康顺子 二德子乡妇茶客甲、乙、丙、丁马五爷 小妞茶房一二人 〔幕启:这种大茶馆现在已经不见了。在几十年前,每城都起码有一处。这里卖茶,也卖简单的点心与饭菜。玩鸟的人们,每天在遛够了画眉、黄鸟等之后,要到这里歇歇腿,喝喝茶,并使鸟儿表演歌唱。商议事情的,说媒拉纤的,也到这里来。那年月,时常有打群架的,但是总会有朋友出头给双方调解;三五十口子打手,经调人东说西说,便都喝碗茶,吃碗烂肉面(大茶馆特殊的食品,价钱便宜,做起来快当),就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了。总之,这是当日非常重要的地方,有事无事都可以来坐半天。 〔在这里,可以听到最荒唐的新闻,如某处的大蜘蛛怎么成了精,受到雷击。奇怪的意见也在这里可以听到,像把海边上都修上大墙,就足以挡住洋兵上岸。这里还可以听到某京戏演员新近创造了什么腔儿,和煎熬鸦片烟的优选的方法。这里也可以看到某人新得到的奇珍——一个出土的玉扇坠儿,或三彩的鼻烟壶。这真是个重要的地方,简直可以算作文化交流的所在。 〔我们现在就要看见这样的一座茶馆。 〔一进门是柜台与炉灶——为省点事,我们的舞台上可以不要炉灶;后面有些锅勺的响声也就够了。屋子非常高大,摆着长桌与方桌,长凳与小凳,都是茶座儿。隔窗可见后院,高搭着凉棚,棚下也有茶座儿。屋里和凉棚下都有挂鸟笼的地方。各处都贴着“莫谈国事”的纸条。 〔有两位茶客,不知姓名,正眯着眼,摇着头,拍板低唱。有两三位茶客,也不知姓名,正入神地欣赏瓦罐里的蟋蟀。两位穿灰色大衫的——宋恩子与吴祥子,正低声地谈话,看样子他们是北衙门的办案的(侦缉)。 〔今天又有一起打群架的,据说是为了争一只家鸽,惹起非用武力解决不可的纠纷。假若真打起来,非出人命不可,因为被约的打手中包括着善扑营的哥儿们和库兵,身手都十分厉害。好在,不能真打起来,因为在双方还没把打手约齐,已有人出面调停了——现在双方在这里会面。三三两两的打手,都横眉立目,短打扮,随时进来,往后院去。 〔马五爷在不惹人注意的角落,独自坐着喝茶。 〔王利发高高地坐在柜台里。 〔唐铁嘴踏拉着鞋,身穿一件极长极脏的大布衫,耳上夹着几张小纸片,进来。 王利发唐先生,你外边遛遛吧! 唐铁嘴(惨笑)王掌柜,捧捧唐铁嘴吧!送给我碗茶喝,我就先给您相相面吧!手相奉送,不取分文!(不容分说,拉过王利发的手来)今年是光绪二十四年,戊戌。您贵庚是…… 王利发(夺回手去)算了吧,我送你一碗茶喝,你就甭卖那套生意口啦!用不着相面,咱们既在江湖内,都是苦命人!(由柜台内走出,让唐铁嘴坐下)坐下!我告诉你,你要是不戒了大烟,就永远交不了好运!这是我的相法,比你的更灵验! 〔松二爷和常四爷都提着鸟笼进来,王利发向他们打招呼。他们先把鸟笼子挂好,找地方坐下。松二爷文绉绉的,提着小黄鸟笼;常四爷雄赳赳的,提着大而高的画眉笼。茶房李三赶紧过来,沏上盖碗茶。他们自带茶叶。茶沏好,松二爷、常四爷向邻近的茶座让了让。 松二爷常四爷您喝这个!(然后,往后院看了看) 松二爷好像又有事儿? 常四爷反正打不起来!要真打的话,早到城外头去啦;到茶馆来干吗? 〔二德子,一位打手,恰好进来,听见了常四爷的话。 二德子(凑过去)你这是对谁甩闲话呢? 常四爷(不肯示弱)你问我哪?花钱喝茶,难道还教谁管着吗? 松二爷(打量了二德子一番)我说这位爷,您是营里当差的吧?来,坐下喝一碗,我们也都是外场人。 二德子你管我当差不当差呢! 常四爷要抖威风,跟洋人干去,洋人厉害!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尊家吃着官饷,可没见您去冲锋打仗! 二德子甭说打洋人不打,我先管教管教你!(要动手) 〔别的茶客依旧进行他们自己的事。王利发急忙跑过来。 王利发哥儿们,都是街面上的朋友,有话好说。德爷,您后边坐! 〔二德子不听王利发的话,一下子把一个盖碗搂下桌去,摔碎。翻手要抓常四爷的脖领。 常四爷(闪过)你要怎么着? 二德子怎么着?我碰不了洋人,还碰不了你吗? 马五爷(并未立起)二德子,你威风啊! 二德子(四下扫视,看到马五爷)喝,马五爷,您在这儿哪?我可眼拙,没看见您!(过去请安) 马五爷有什么事好好地说,干吗动不动地就讲打? 二德子嗻!您说得对!我到后头坐坐去。李三,这儿的茶钱我候啦!(往后面走去) 常四爷(凑过来,要对马五爷发牢骚)这位爷,您圣明,您给评评理! 马五爷(立起来)我还有事,再见!(走出去) 常四爷(对王利发)邪!这倒是个怪人! 王利发您不知道这是马五爷呀!怪不得您也得罪了他! 常四爷我也得罪了他?我今天出门没挑好日子! 王利发(低声地)刚才您说洋人怎样,他就是吃洋饭的。信洋教,说洋话,有事情可以一直地找宛平县的县太爷去,要不怎么连官面上都不惹他呢! 常四爷(往原处走)哼,我就不佩服吃洋饭的! 王利发(向宋恩子、吴祥子那边稍一歪头,低声地)说话请留点神!(大声地)李三,再给这儿沏一碗来!(拾起地上的碎瓷片) 松二爷盖碗多少钱?我赔!外场人不做老娘们事! 王利发不忙,待会儿再算吧!(走开) 〔纤手刘麻子领着康六进来。刘麻子先向松二爷、常四爷打招呼。 刘麻子您二位真早班儿!(掏出鼻烟壶,倒烟)您试试这个!刚装来的,地道的英国造,又细又纯! 常四爷唉!连鼻烟也得从外洋来!这得往外流多少银子啊! 刘麻子咱们大清国有的是金山银山,永远花不完!您坐着,我办点小事!(领康六找了个座儿) 〔李三拿过一碗茶来。 刘麻子说说吧,十两银子行不行?你说干脆的!我忙,没工夫专伺候你! 康六刘爷!十五岁的大姑娘,就值十两银子吗? 刘麻子卖到窑子去,也许多拿一两八钱的,可是你又不肯! 康六那是我的亲女儿!我能够…… 刘麻子有女儿,你可养活不起,这怪谁呢? 康六那不是因为乡下种地的都没法子混了吗?一家大小要是一天能吃上一顿粥,我要还想卖女儿,我就不是人! 刘麻子那是你们乡下的事,我管不着。我受你之托,教你不吃亏,又教你女儿有个吃饱饭的地方,这还不好吗? 康六到底给谁呢? 刘麻子我一说,你必定从心眼里乐意!一位在宫里当差的! 康六宫里当差的谁要个乡下丫头呢? 刘麻子那不是你女儿的命好吗? 康六谁呢? 刘麻子庞总管!你也听说过庞总管吧?伺候着太后,红的不得了,连家里打醋的瓶子都是玛瑙做的! 康六刘大爷,把女儿给太监做老婆,我怎么对得起人呢? 刘麻子卖女儿,无论怎么卖,也对不起女儿!你糊涂!你看,姑娘一过门,吃的是珍馐美味,穿的是绫罗绸缎,这不是造化吗?怎样,摇头不算点头算,来个干脆的! 康六自古以来,哪有……他就给十两银子? 刘麻子找遍了你们全村儿,找得出十两银子找不出?在乡下,五斤白面就换个孩子,你不是不知道! 康六我,唉!我得跟姑娘商量一下! 刘麻子告诉你,过了这个村可没有这个店,耽误了事可别怨我!快去快来! 康六唉!我一会儿就回来! 刘麻子我在这儿等着你! 康六(慢慢地走出去) 刘麻子(凑到松二爷、常四爷这边来)乡下人真难办事,永远没有个痛痛快快! 松二爷这号生意又不小吧? 刘麻子也甜不到哪儿去,弄好了,赚个元宝! 常四爷乡下是怎么了?会弄得这么卖儿卖女的! 刘麻子谁知道!要不怎么说,就是一条狗也得托生在北京城里嘛! 常四爷刘爷,您可真有个狠劲儿,给拉拢这路事! 刘麻子我要不分心,他们还许找不到买主呢!(忙岔话)松二爷(掏出个小时表来),您看这个! 松二爷(接表)好体面的小表! 刘麻子您听听,嘎登嘎登地响! 松二爷(听)这得多少钱? 刘麻子您爱吗?就让给您!一句话,五两银子!您玩够了,不爱再要了,我还照数退钱!东西真地道,传家的玩意! 常四爷我这儿正咂摸这个味儿:咱们一个人身上有多少洋玩意儿啊!老刘,就看你身上吧:洋鼻烟,洋表,洋缎大衫,洋布裤褂…… 刘麻子洋东西可真是漂亮呢!我要是穿一身土布,像个乡下脑壳,谁还理我呀! 常四爷我老觉乎着咱们的大缎子,川绸,更体面! 刘麻子松二爷,留下这个表吧,这年月,戴着这么好的洋表,会教人另眼看待!是不是这么说,您哪? 松二爷(真爱表,但又嫌贵)我…… 刘麻子您先戴两天,改日再给钱! 〔黄胖子进来。 黄胖子(严重的砂眼,看不清楚,进门就请安)哥儿们,都瞧我啦!我请安了!都是自家兄弟,别伤了和气呀! 王利发这不是他们,他们在后院哪! 黄胖子我看不大清楚啊!掌柜的,预备烂肉面,有我黄胖子,谁也打不起来!(往里走) 二德子(出来迎接)两边已经见了面,您快来吧! 〔二德子同黄胖子入内。 茶房们一趟又一趟地往后面送茶水。老人进来,拿着些牙签、胡梳、耳挖勺之类的小东西,低着头慢慢地挨着茶座儿走;没人买他的东西。他要往后院去,被李三截住。 李三老大爷,您外边遛遛吧!后院里,人家正说和事呢,没人买您的东西!(顺手儿把剩茶递给老人一碗) 松二爷(低声地)李三!(指后院)他们到底为了什么事,要这么拿刀动杖的? 李三(低声地)听说是为一只鸽子。张宅的鸽子飞到了李宅去,李宅不肯交还……唉,咱们还是少说话好,(问老人)老大爷您高寿啦? 老人(喝了茶)多谢!八十二了,没人管!这年月呀,人还不如一只鸽子呢!唉!(慢慢走出去) 〔秦仲义,穿得很讲究,满面春风,走进来。 王利发哎哟!秦二爷,您怎么这样闲在,会想起下茶馆来了?也没带个底下人? 秦仲义来看看,看看你这年轻小伙子会做生意不会! 王利发唉,一边做一边学吧,指着这个吃饭嘛。谁叫我爸爸死得早,我不干不行啊!好在照顾主儿都是我父亲的老朋友,我有不周到的地方,都肯包涵,闭闭眼就过去了。在街面上混饭吃,人缘儿顶要紧。我按着我父亲遗留下的老办法,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人的喜欢,就不会出大岔子!您坐下,我给您沏碗小叶茶去! 秦仲义我不喝!也不坐着! 王利发坐一坐!有您在我这儿坐坐,我脸上有光! 秦仲义也好吧!(坐)可是,用不着奉承我! 王利发李三,沏一碗高的来!二爷,府上都好?您的事情都顺心吧? 秦仲义不怎么太好! 王利发您怕什么呢?那么多的买卖,您的小手指头都比我的腰还粗! 唐铁嘴(凑过来)这位爷好相貌,真是天庭饱满,地阁方圆,虽无宰相之权,而有陶朱之富! 秦仲义躲开我!去! 王利发先生,你喝够了茶,该外边活动活动去!(把唐铁嘴轻轻推开) 唐铁嘴唉!(垂头走出去) 秦仲义小王,这儿的房租是不是得往上提那么一提呢?当年你爸爸给我的那点租钱,还不够我喝茶用的呢! 王利发二爷,您说的对,太对了!可是,这点小事用不着您分心,您派管事的来一趟,我跟他商量,该长多少租钱,我一定照办!是!嗻! 秦仲义你这小子,比你爸爸还滑!哼,等着吧,早晚我把房子收回去!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