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三种爱 勃朗宁夫人、狄金森与乔治·桑

三种爱 勃朗宁夫人、狄金森与乔治·桑

  • 字数: 18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张翎
  • 出版日期: 2020-03-01
  • 商品条码: 978755982607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64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为著名作家张翎近期新长篇散文集,是对勃朗宁夫人、狄金森、乔治·桑三位十九世纪女性作家贴近心灵的探幽与致敬之作。其写法上脱离了单纯的“作家论作家”的惯性表达,而是通过对三位作家故居的实地探访经历,融合自己对她们作品的阅读和接受体验,更具定制性地揭开了她们传奇命途鲜为人知的一面。
作者简介
张翎,浙江温州人。198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外文系,1986年赴加拿大留学,现定居多伦多市。曾获华语传媒文学大奖年度小说家奖、华侨华人文学奖评委会大奖、台湾《中国时报》开卷好书奖、香港《红楼梦》全球海外华文长篇小说专家推荐奖等重大文学奖项。出版作品有《废墟曾经辉煌》《劳燕》《流年物语》《余震》《金山》《雁过藻溪》等。 冯小刚导演电影《唐山大地震》改编自其小说《余震》。
目录
伊丽莎白·巴雷特·勃朗宁
有一种力量叫罹病
艾米莉·狄金森
有一种诞生叫死亡
乔治·桑
有一种欢愉叫声名狼藉
摘要
     伊丽莎白·巴雷特·勃朗宁 哦,时值四月,若置身于英格兰, 清晨醒来,在那里,不经意间,你看见 那低垂的树枝和浓密的灌木丛 绕着榆树枝干嫩芽郁葱, 苍头燕雀在果园的枝头呜唱 就在此时——在英格兰! 四月之后,五月来临, 白喉雀筑巢,还有燕子! 听啊,篱边我的梨树繁花怒放 傍着田野,在苜蓿草上 在压弯的枝头——带露的落英纷纷扬扬—— 那聪慧的画眉鸟,把每支歌一唱再唱 生怕你觉得,它再也不能 捕获第一遍里无拘无束的狂欢! 尽管白露覆盖原野,一片苍凉, 当正午的太阳唤醒金凤花——孩子们的嫁妆 一切重展笑颜 ——远比眼前这俗丽的甜瓜花鲜亮! 女学生第一次读到了这首《海外乡思》的英文诗,是在复旦大学外文系的课堂上,诗人的名字是罗伯特·勃朗宁。后来她还会知道更多的关于这个诗人的事,他,还有他的妻子,一个叫伊丽莎白·巴雷特·勃朗宁的女子。这个女子也是诗人。 其实,真正让女学生好奇的,还不是他们的诗,而是他们传奇的爱情故事。这个故事在女学生上学的那个年代,听起来惊世骇俗。女学生小心地掩藏着对八卦的好奇,以诗歌的名义。 过完暑假,女学生从家乡返回校园时,感觉周围的空气在颤动,掠过她的皮肤时酥酥麻麻的,像棉花做的针。 女学生自小多病,体质很弱,这其实也是她从一开始就对伊丽莎白.勃朗宁着迷的原因。她和伊丽莎白·勃朗宁一样,都生活在一个崇尚体力和紫外线的世界,一直为自己病弱之体而自卑。每到秋天,衣服刚刚从短袖换成长袖,女学生就开始咳嗽。啄木鸟敲打树梆似的,咔咔咔咔,一直要到第二年树木爆出新枝的时节才会终结。女学生还患有严重的鼻炎。这个毛病让她顾不上斯文,无数次嘶溜嘶溜地擤着鼻涕,一堂课下来,因为懒得掏来掏去就一直放在课桌上的手绢湿得可以拧出水来。 但女学生知道,空气里面那些轻微的颤动,与她的咳嗽或者擤鼻涕的声响无关,只和她的心脏有关。整个暑假她都处于激动之中。她的心脏是精密仪器上那根靠前敏感的指针,总是早于她自己,优选感受到她的激动。 她激动的原因是一门新课程:英国文学史。 秋天返校后,女学生升人四年级,枯燥的语言学习阶段结束了,从第三个学年开始,课程安排已经向文学方面倾斜。她再也不需要去背那些烦琐的特殊动词变位和语法规则,也不需要为自己略带家乡口音的英文发音难为情。前面几年,每一次被老师叫起来朗读课文,她都会紧张到肠胃痉挛。好了,现在好了,她再也不需要按照严格的规则和口令,在画着明晰界线的地盘里练习正步走了。在英文里,语法操练和军事训练都是同一个词:drill。她觉得那不是巧合,语法练习对她来说就是一种军事操练。现在她终于可以在一个没有明确口令和边界的天地里,以闲散一些的姿势走路,甚至散步了。 女学生不太喜欢那种把外语比作武器和工具的说法,因为她没想过用英文来打仗或者吵架——当然,这个吵架不包括恋爱中的那些小拌嘴。她也没想用英文来组装或者拆卸某种产地在国外的机器设备,她用不着把英文装在工具箱里带着行路。她更愿意把英文当成一扇门,她只是对那扇门里的景致好奇。很多年后,她还总是不厌其烦地纠正那些把她说成毕业于复旦大学“外语系”的人。是“外文系”,不是“外语系”。她认真地说。在别人看来,这两种说法的差别微乎其微,而在她看来,这中间隔着两个行星。 女学生上学的那个年代,天地刚刚开了一条缝。女学生是从南方一个小城考上来的,没去过什么地方,也没见过什么世面,所以她对什么事都一惊一乍,心智像毛孔粗大的海绵,不加选择地吸收恰巧从上面经过的所有水分,哪怕是毒素。 那个秋天让女学生激动的,不仅仅是一门新课,还有教这门课程的人。女学生早就听说了,教这门课的是一位新教授。准确地说,是一位新来的老教授,从前在复旦教过书,被“”耽搁在洛阳多年,现在又被作为特殊人才调回复旦。教授姓索,叫天章。女学生从没听过这样的姓,后来才知道他是旗人。女学生觉得这样的姓名组合很独特,她喜欢那种姓和名组合起来包含特殊意义的名字,她自己的姓名组合起来,就是“飞”的意思。女学生听说这位有着奇特名字的教授,是一位在英国文学的浩瀚海洋里浸润得很深的人,不是湿了身子的那种深,而是连头顶也见不着了的深,所以女学生整个暑假都在激动地期盼着开学。 终于等到开学,女学生带着一个装着秋冬换洗衣服的箱子,还有新一季的咳嗽和鼻涕,回到了校园。开学的第一个星期,她见到了期待已久的索天章教授。 他一点儿也不是她想象的样子。其实她也不知道他到底该是什么样子。女学生读的书有点杂,她把书里各种年代的人物混成一锅分不清原材料的汤——用今天的话来描述,就是她的脑子有点穿越。她有时觉得这位叫索天章的英国文学教授,应该是穿着下摆被风吹起来的长袍,腋下夹着一把桐油纸伞的样子——可能当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