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生产·生活·生态——美丽乡村绿色人居单元设计营造

生产·生活·生态——美丽乡村绿色人居单元设计营造

  • 字数: 2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 作者: 赵继龙,周忠凯
  • 出版日期: 2021-02-01
  • 商品条码: 978757131589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0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通过对乡村生产、生活、生态之间关系的研究和分析,从生活生产生态三个层面对新农村风貌营造、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发展、村庄环境整治、发展绿色村庄和农村公园、创建乡村公园、建设美丽乡村、新农村特色风貌营造规划以及新农村风貌营造规划设计进行了论述。论证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指导方法和营造思路,围绕乡村发展有机融合了生产、生活、生态三个层面,对农村用地模式、能源消耗和人居环境提出了契合实际的解决方案。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以及数据推演,从技术层面对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以便于读者阅读参考。
内容简介
本书以山东省为例,阐述了在国家新农村政策的指导下,美丽乡村建设的指导方法和营造思路,将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有机融合,整合农村用地模式以提升乡村用地效率,设计新型生态能源方案以节省乡村能源消耗,设计新型乡村住宅以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并以济南市岳滋村、仁里村、乐家村,淄博市西单村以及烟台市的新农村建设为例,阐述了村庄尺度绿色人居单元的两种模式,以及三种乡村生态庭院的设计模式,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方向指南。
作者简介
赵继龙:曾任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院长,现任山东建筑大学研究生处处长,可再生能源建筑利用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山东建筑大学人居环境研究中心主任、建筑城规学院第二开放教学工作室主持人。
周忠凯: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讲师,曾任大型建筑设计公司阿特金斯集团北京公司建筑设计师,现主讲建筑设计类课程。
目录
1绪论009
1.1研究背景009
1.1.1社会背景009
1.1.2实践背景010
1.1.3理论背景011
1.2研究目的和意义014
1.2.1研究目的014
1.2.2研究意义014
1.3国内外研究动态015
1.3.1关联人居环境与生态农业的理论研究015
1.3.2农业生产与人居环境一体化的空间研究016
1.3.3农业生产与人居环境一体化的技术研究017
1.4构建“三生一体”的乡村人居环境认识框架017
1.4.1“三生一体”的含义017
1.4.2“三生一体”在乡村绿色人居单元中的意义017
1.4.3生态学原理在乡村绿色人居单元中的作用020
1.5乡村绿色人居单元的概念021
1.5.1人居环境建设现状与反思021
1.5.2乡村绿色人居单元的科学基础028
1.5.3乡村绿色人居单元的含义032
2乡村绿色人居单元的要素结构035
2.1人居生活系统的要素结构与配量关系035
2.2农业生产系统的要素结构与配量关系036
2.3生态技术系统的要素结构与配量关系037
2.4乡村绿色人居单元的复合系统结构038
3乡村绿色人居单元的尺度层级041
3.1确定单元尺度的意义和主要依据041
3.1.1确定单元尺度的意义041
3.1.2确定单元尺度的主要理论依据042
3.2乡村绿色人居单元的优选尺度分析043
3.2.1优选尺度影响因素分析043
3.2.2基于关键基础设施合理服务半径的单元优选尺度044
3.2.3基于强化城乡特征的单元优选尺度046
3.2.4基于耕作半径的单元优选尺度048
3.2.5基于先例借鉴的单元优选尺度048
3.2.6单元优选尺度综合分析051
3.3乡村绿色人居单元的尺度类型划分052
3.3.1乡镇052
3.3.2新型农村社区/现代农业园区052
3.3.3村庄055
3.3.4庭院055
3.3.5不同类型间的承接关系及尺度范围055007
4乡村绿色人居单元的模式构建058
4.1构建单元模型在乡村绿色人居单元中的作用058
4.2不同尺度上的单元模型构建059
4.2.1庭院尺度上的单元模型059
4.2.2村庄尺度上的单元模型构建062
4.2.3社区、园区尺度上的单元模型构建066
4.2.4乡镇尺度上的单元模型构建068
4.3单元尺度层级间的构建关系069
5乡村人居环境调研与评价070
5.1山东乡村居住区基本情况070
5.1.1自然地理特征070
5.1.2经济与社会发展情况071
5.1.3生态农业发展情况072
5.1.4乡村建设及人居环境发展074
5.2调研设计076
5.3实例调研数据整理083
5.3.1调研案例整体情况说明083
5.3.2调研案例社会组织方式分析083
5.3.3调研案例代谢模式分析086
5.3.4调研案例空间要素分析096
5.4类型与综合分析评价098
5.4.1类型总结098
5.4.2综合分析评价099
6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布局模式案例104
6.1项目背景104
6.1.1项目概况104
6.1.2资源与环境现状分析105
6.1.3文化与习俗106
6.1.4基础设施107
6.2村庄发展模式分析(新农村和农村新型社区)107
6.2.1设施配套标准107
6.2.2主要基础设施建设111
6.2.3社区生产设施112
6.2.4可再生能源与信息化建设112
6.3发展定位113
6.3.1宏观发展态势113
6.3.2与上位规划的对接及判断115
6.3.3总体规划与功能定位115
6.4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引导117
6.4.1分类建设模式引导117
6.4.2农村社区适宜规模133
6.4.3农村社区总量预测133
7村庄尺度的绿色人居单元设计研究136
7.1乐家村人居空间重构模式研究136
7.1.1村庄概况136
7.1.2乐家村“三生”现状137
7.1.3乐家村空间重构模式探索138
7.1.4三种模式的评价143
7.2济南市仁里村“三生一体”的绿色乡村设计研究144
7.2.1仁里村现状解读144
7.2.2仁里村设计总体概念及相关策略154
7.2.3设计方案158
7.3西单村人居空间概念性设计研究173
7.3.1村庄概况173
7.3.2西单村“三生”现状174
7.3.3模式改造及分析175
8庭院建筑尺度的绿色人居单元设计研究180
8.1低层生态庭院180
8.1.1方案概述180
8.1.2外观形态181
8.1.3生活情境181
8.1.4生态策略182
8.1.5经济效率验算195
8.1.6方案评价196
8.2生态庭院V2.0多层变体197
8.2.1种养结合模式方案概述197
8.2.2种养结合模式外在形态198
8.2.3种养结合模式生态策略204
8.2.4种养结合模式经济效率验算212
8.2.5纯种植模式方案概述213
8.2.6纯种植模式生态策略216
8.2.7纯种植模式经济效率验算216
8.2.8方案评价217
8.3生态庭院V2.0点式高层变体219
8.3.1方案概述219
8.3.2空间情境220
8.3.3生态策略226
8.3.4经济效率验算233
8.3.5方案评价234
参考文献2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