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春之祭 骆一禾诗文选

春之祭 骆一禾诗文选

  • 字数: 302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骆一禾
  • 出版日期: 2020-12-01
  • 商品条码: 978755983339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584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精选收录骆一禾代表性短诗59首、中型诗14首、“祭祀”系列诗9首、长诗《世界的血》,诗论及创作论6篇,诗歌评论5篇,书信7篇。从诗歌到文论,从评论到书信,全面立体呈现诗人的精神世界及其所处时代的文艺风潮。2. 本书由有名诗人陈东东编选而成,他对骆一禾的作品抱有深厚的感情和深切的理解,其独到的编选眼光,使得本书内容丰赡、层次清晰、结构有序。
内容简介
《春之祭:骆一禾诗文选》是由骆一禾的代表诗作、诗歌评论、书信等汇编集成。全书分为七辑。第一辑选取了59首短篇诗作;第二辑挑选了14首中篇诗作;第三辑选取了9首“祭祀”系列诗作;第四辑为其长诗《世界的血》;第五辑的6篇文章,为骆一禾历年撰写的诗论和创作论;第六辑展示其作为诗歌评论家的一面,主要选取骆一禾论昌耀的一篇长文和关于海子的几篇文章;第七辑则选取了骆一禾与爱人以及友人的部分书信。这七辑内容看似相互独立,却彼此相关,向读者呈现一个更真实立体的诗人形象,有助于读者了解诗人的创作思想、创作风格,以及其当时所处时代的文艺创作思潮。
作者简介
骆一禾,1961年生于北京,当代诗人、杂志编辑、诗歌评论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十月》杂志编辑,主持西南小说、诗歌专栏。1983年开始发表诗作和诗论,诗歌作品有《世界的血》《大海》等。
目录
第一辑
一度相逢3
桨,有一个圣者4
赠别5
先锋7
春之祭8
……
第二辑
土地111
河湾115
丝绸119
头123
新月128
……
第三辑
沙漠:芬芳馥郁的祭祀185
乔松:力的祭祀188
闪电(二):刹那的祭祀191
零雨其濛:船的祭祀(纪念两个故人)195
鸟瞰:幸福的祭祀202
……
第四辑
世界的血239
第一章飞行239
第二章以手扶额255
第三章世界之一:缘生生命266
第四章曙光三女神298
第五章世界之二:本生生命315
第六章屋宇——给人的儿子和女儿345
第五辑
春天373
水上的弦子377
为《十月》诗歌版的引言(一份短提纲)382
美神383
……
第六辑
论昌耀417
读诗笔记一则471
冲击极限——我心中的海子474
我考虑真正的史诗
(海子《土地》代序)480
……
第七辑
致张玞497
致潞潞529
致伊甸541
致袁安547
……
摘要
     美神 我在辽阔的中国燃烧,河流像两朵白花穿过我的耳朵,它们张开在宽敞的黑夜当中,谛听着大地与海洋的搏斗,风雨雷电、黄昏和火阵、我的伴侣、朋友和姐妹们在沉睡中吹息放射,呈现出他们的面颊、手艺和身体。 我是有所思而燃烧的,因为我的诗以及我个人,是在辽阔的中国醒来,在1980年初期一个多思的早上醒来。在那个时期,我在这块大地上游走,聆听教诲,寻求思想,壮大我自己的身心。在这方面,我鄙弃那种诗人的白大意识和大师的自命不凡,在这两者之中——诗人怎么可能不是天生的?以及,大师怎么可能是被磨洗出来的?——含有双重的毒素,它戕害了生命的滋长、壮大和完美。我们曾经交流过很多东西,也包括我们正在缔造的,并将使之完成、继续生长下去的艺术。在这种对话中,“我与你”真正地相遇,进溅出它的千条火焰。这些过程发生在我的母校北京大学,也发生在我们祖国的山道、海滨、平原、原始森林,王冠似的雪山以及凄凉的丘陵地带,地点是我们这个时代依旧庄严的东西,它原型的质地给思维带来了血浆,艺术实体才不仅仅是头脑的影子。有时这地点是那么简陋,以至当我停止叙述而走到窗口时,一伸手就可以摸到对面的凉台。 这一切都渗人了我印象原生的第一个地区,那是靠近大别山脉的淮河平野上一个金色的三角地带,由罗山、息县和西华组成的丰饶的土地:那里终年可以吃到大米,然而仍是落后的,因为那里不出别的粮食,发过大水,人们成片地溺毙,采石为生,排外情绪强烈但一口饭也要分半口给流浪者和乞丐,那里的人们把北京去的学生都看作是毛主席身边来的人,一种叫作冰瓜的香瓜只需轻轻一击就甜得粉脆,粉脆地甜。 在这篇题为“美神”的诗论里,我所要说的并不是我自己或我自己的诗,而是情感本体论的生命哲学。因为我清明地意识到:当我写诗的创造活动淹没了我的时候,我是个艺术家,一旦这个动作停止,我便接近地不是。也就是说,生命是一个大于“我”的存在,或者说,生命就是这样的生成。 契诃夫在他的小说《草原》里写了一个走遍大草原的男孩儿叶果鲁什卡,当草原的行程终于结束的时候,小叶坐在舅父家门前的木头上,突然哭了起来。他想,“生活该怎样继续下去呢?”——可以说,我的“艺术家”的能力,来源于和小叶同样的追问、同样的感情、同样的恐惧以及同样的幻想。在中国大地和在俄罗斯大地一样,生长着同样厚实而沉重的人民,在此,人民不是一个抽象至上的观念,他不是受到时代风云人物策动起来的民众,而是一个历史地发展的灵魂。这个灵魂经历了频繁的战争与革命,从未接近兑现,成为人生的一个神秘的场所,动力即为他的深翻,他洗礼了我的意识,并且呼唤着一种更为智慧的生活。 P383-38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