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
字数: 561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作者: 岱峻
出版日期: 2023-06-01
商品条码: 9787220128981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1168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
¥156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1.一个不知名的小镇,在民族危亡之际,站在了历史舞台的中央。 抗战时期,只用在信封上书“中国李庄”四字,便可将信件寄到李庄。作为四大文化抗战中心之一,李庄这个不起眼的小镇,在民族危亡之际,却成为世界的焦点。 2.背负民族传承,岂有穷途之哭。 傅斯年、李济、董作宾、梁思成……众多大师级学者,在艰难岁月坚守对民族的忠诚,以书生的方式参与抗战。 3.群星璀璨,近代学人不期的命运交集。 这些不同领域的大师,在李庄相聚,填补了诸多中国学术的空白。如果没有他们,如果没有李庄,中国现代学术史会有多大一片空白! 4.**之作的迭代升级。 2004年,一部《发现李庄》让李庄重回大众视野。近二十年来,岱峻又结合大量的采访记录、田野调查记录、文献资料,对《发现李庄》进行了升级,是“历经数年的重新写作”。 李庄,位于宜宾下游、长江南岸的一座小小古镇,很多人已经不知道,在抗日战争期间,这座古镇是与成都、重庆、昆明齐名的“四大文化中心”。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信件和电报只要写上“中国李庄”即可使命*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和社会所、营造学社、同济大学、中博院等文化机构将李庄作为安身之地,李庄的乡绅乡民以博大的胸怀和质朴的情感接纳了自己的同胞,中华民族文化的根脉和知识的火种终得以保存。文化不灭,中国不亡,那时的李庄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折射点,民族精神的涵养地”。 几十年过去,李庄的故事已渐渐掩埋于历史的烟尘下。2004年,一部《发现李庄》让李庄重回大众视野。一时间,李庄成为旅游热点。如今,李庄被命名为重量历史文化名镇、重量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基地、全国乡村旅游重点乡镇、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今年4月26日,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中国营造学社陈列馆同时开馆…… 《发现李庄》的成功并没有让作者岱峻停下手中的研究。近二十年来,岱峻坚持田野调查,采访先生们的后人及当地人,采集了大量口述史资料,同时,他博览文献,持续追踪近期新研究成果,注重多方引证。近期新完成的三卷本《发现李庄》比2004版《发现李庄》增加了三分之二的内容。在结构编排上,也与老版接近不同,更具*整性和科学性。总之,新版三卷本《发现李庄》与其说是修订,不如说是“历经数年的重新写作”。
内容简介
寂寂无名的李庄在抗战时期安放了一张书桌,让它在这段历史的切片中群星闪烁,与成都、昆明、重庆齐名。《发现李庄》(三部曲)重拾抗战时期学人颠沛流离又壮怀激烈的岁月。用旧照片、档案、史料、书信讲述同济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大地测量组等机构的战时往事,追忆傅斯年、陶孟和、李济、梁思成等学者大师在民族存亡之际的勇毅与温情。 《发现李庄: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基于一手史料的详尽梳理,相关学者亲友、后人的直接访谈,叙述李庄与同济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大地测量组等机构交融往事。优雅的笔触,重现厚重的历史;温情的写作,纪念可敬的同胞。
作者简介
岱峻,文史学者,祖籍四川资阳,定居成都。著有《发现李庄》(三次再版,获第五届四川文学奖),《消失的学术城》,《李济传》(初版获《中华读书报》2009年百佳优秀读物;增订本获《光明日报》2021年十大好书),《民国衣冠》(中华读书报2012年百佳优秀读物),《风过华西坝——战时教会五大学纪》(凤凰传媒2013年“靠前”读物、南京图书馆2014年“陶风奖”十大好书),《弦诵复骊歌——教会大学学人往事》(商务印书馆2017年十大好书),《照人依旧披肝胆 入世翻愁损羽毛——刘雨虹访谈录》等。
目录
李庄歌(代序) / 001
前面的话 / 003
楔子 抗战胜利的消息传来 / 011
第一节 喜极而泣 / 011
第二节 异地同庆 / 017
第三节 悲欣交集 / 022
第一章 大地山河一担装,去后方 / 027
第一节 十年艰难铸重器 / 027
第二节 漂泊西南天地间 / 036
一、暂驻足衡山湘水 / 038
二、昆明两年 / 044
三、狼烟起 拟迁川 / 054
第三节 船泊李庄 / 061
一、迁川路上 / 061
二、小镇江湖阔 / 065
三、李庄居 亦不易 / 072
第四节 牌坊头开场锣鼓 / 083
第二章 那时的先生兮 / 087
第一节 一箪食一瓢饮 / 088
第二节 中医与西医 / 098
第三节 先生兮不亏人 / 106
第四节 吃人谣传与枪炮保护 / 112
第五节 自律与自由 / 126
第三章 板栗坳的史语所 / 139
第一节 傅斯年:去重庆 回李庄 / 139
第二节 董作宾与《殷历谱》 / 164
一、山坳上一盏最亮的灯 / 164
二、老天爷 代所长 / 171
三、甲骨二堂 / 179
第三节 战时中国优选的图书馆 / 184
第四节 《六同别录》 / 197
一、茶花院叶茂花繁 / 200
二、语言是人类的家园 / 219
三、动手动脚溯远古 / 238
四、踏勘“他者”的田野 / 264
第四章 体质学所的孕与殇 / 279
第一节 吴定良与史语所 / 279
第二节 体质人类学的时运 / 286
第三节 筹备处之殇 吴定良之恸 / 290
第五章 小镇上的中博院 / 296
第一节 李济——中国现代考古学之父 / 300
第二节 马长寿的川康民族考察 / 311
第三节 谭旦冏与传统手工艺调查 / 316
第四节 李霖灿的东巴奇缘 / 319
第六章 陶孟和与中研院社会所 / 329
第一节 门官田与石崖湾 / 330
第二节 陶孟和:孤独的强者 / 337
一、中国社会学的开山 / 337
二、1942,汤象龙举家离走 / 340
三、西北建所受挫 / 350
四、沈性仁撒手人寰 / 353
五、行年五十而知非 / 356
第三节 战争损失与赔偿研判 / 361
第四节 山间桢楠 国之栋梁 / 367
一、巫宝三:中国GDP研究的先驱 / 368
二、梁方仲:一生背负一条鞭 / 377
三、严中平著《中国棉业之发展》 / 386
四、李文治著《晚明民变》 / 392
五、徐义生:治外债史的政治学家 / 396
第七章 月亮田的营造学社 / 406
第一节 梁柱崩折 / 406
第二节 撑持天地与人看 / 416
第三节 梁思成与中国建筑史 / 428
第八章 李庄同济 六载风雨 / 438
第一节 禹王宫 校本部 / 441
第二节 东岳庙工学院 / 460
第三节 同济医学:颂声载道令誉隆 / 470
第四节 同济理学院与童第周 / 480
第五节 “中国不会亡” / 486
一、“野火”与“扑灯蛾” / 486
二、青年从军运动 / 492
第六节 公无渡河 公竟渡河 / 502
第七节 桃李芬芳 弦歌一堂 / 516
第九章 战时中国测绘科学重镇 / 528
第一节 中国高校独有的测绘系 / 529
第二节 中国专享的测绘科研机构 / 537
第三节 测量组携手测量系 刘家院比邻文昌宫 / 542
第四节 唯见江心秋月白 / 549
第十章 走出李庄 / 554
第一节 念兹别离 永怀缱绻 / 554
第二节 天下同济 / 569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