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四川党史人物传(第三卷)新版

四川党史人物传(第三卷)新版

  • 字数: 29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 作者: 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
  • 出版日期: 2017-12-01
  • 商品条码: 9787220106408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40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5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英雄模范之所有能够赴汤蹈火、舍生忘死,之所以能够任劳任怨、鞠躬尽瘁,之所以能够洁身自好、光明磊落,最根本的就是他们对理想信念有执着追求和坚守。2、2021年2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本书作为四川党史学习的重要资料,用四川党目前重要人物的故事,详细讲述他们光辉而伟大的一生,同时用他们光辉的事迹作为理想信念教育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材;这些党史人物的生动故事编辑成册,发给广大党员、干部经常读一读、想一想,对加强党性教育是极其重要的。这正是本书再次出版的初衷。
内容简介
《四川党史人物传》共三卷,初版于20世纪80年代,该书系《四川党史人物传》三卷本之一。《四川党史人物传》共收录了46位四川早期革命先烈和先驱的传略,本卷主要收录了王右木、杨闇公、吴玉章、赵世炎、王维舟等11位四川党史人物,系统介绍了他们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而不懈奋斗的光辉一生。书稿具有较强的史料性、可读性及正面教育意义。
作者简介
作者: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系研究中共四川地方党史的专门机构,其主要职责和任务是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党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省委关于党史工作的重要指示,研究拟定全省党史工作规划、实施意见,并组织实施。
目录
   序

萧楚女

李硕勋

周贡植

胡陈杰

邓萍

旷继勋

赵一曼

牛正声

蔡奎

万涛

李仙舟

徐彦刚

杨伯恺

唐伯壮

张思德

范长江

彭咏梧

江竹筠

丁佑君

后记
摘要
     “人生应该像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一个人出生后,一直到死,都要做对人民有益的、正大光明的事,虽然肉体死,精神是不灭的。”这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有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中共四川党团组织的重要奠基人萧楚女留给后人的名言。他以自己坚毅的革命行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贡献了宝贵青春。 寻找出路 萧楚女(1891—1927),原名树烈,又名萧秋,1891年出身在湖北省汉阳县(今武汉市)鹦鹉洲一个贫苦的家庭,幼年丧父,在亲友的资助下读了几年小学,然后就踏上了谋生的艰难历程。他先后到九江、芜湖、南京、上海等地,做小贩,当报童,任水手,充伙夫,轻重活都干过,备尝人间辛酸。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外国帝国主义的横行霸道,每时每刻都撞击着他纯洁的心灵。在颠沛中,萧楚女始终坚持刻苦自学,读了不少书籍。回家后,他又到武昌投奔新军,报名当了一名年轻的战士。在这里他开始接触到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思潮。辛亥革命爆发后,萧楚女在汉阳保卫战中为革命立过功,但是这次革命的胜利果实很快被袁世凯窃取。革命党人内部的互相倾轧,更使萧楚女悲愤交集,他喟然长叹:“大江滔滔,何处是归程!”他毅然退出新军闭门读书。当他读到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的沉痛诗句“朝吾将济于白水兮,登阆风而绁马;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时,非常痛恨昏庸的楚怀王,加之家乡又是楚国故地,更引起了他万千思绪。他决心要做20世纪的革命“女神”,特将萧秋改名为萧楚女,借以抒发胸中的宏远志向。不久他考入了武昌的新民实业学校,学习蚕桑技术以为民造福。但是,毕业后,他看到的社会日益黑暗,各种丑恶现象尽收眼底。他愤然提起笔来评论时政,探索改造社会的途径。他的文章很快在武汉地区引起了热烈的反响,一些进步报刊争相聘他为编辑。为了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萧楚女经友人介绍,到武昌中华大学去当了一名不交学费的旁听生,一些纨绔子弟讥讽他读“揩油书”。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萧楚女对此不屑一顾,他决心向真理的海洋、知识的河流,穷原竟委。旁听期间,他结识了恽代英,引为至交。 五四运动的革命浪潮震撼着古老的神州大地,萧楚女参加了恽代英组织的“利群书社”。在这里,他读到不少进步书刊。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萧楚女逐步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理论。1920年秋,萧楚女应邀前往襄阳二师任教。 初次人川 1921年秋,萧楚女辞去襄阳二师的教职,应恽代英的邀请前往安徽宣城第四师范任教。当萧楚女到达宣城后,恽代英已经离开安徽前往四川泸县JII南师范学校。萧楚女在恽代英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将宣城师范的革命工作向前推进,宣传革命思想,传播马克思主义,从而引起了当地反动人物的惶恐不安。他们诬指萧楚女等6名志士是大叛逆,欲除之而后快。在群众的掩护下,萧楚女逃出敌人的魔掌,经芜湖返回武汉。 1922年暑期,恽代英由泸县前往上海为学校采购图书和教学仪器。路经武汉时,恰逢萧楚女也在武汉。战友相见,分外亲热,恽代英邀请萧楚女到泸县川南师范学校任教,又和林育南共同介绍萧楚女加入中国共产党。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