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华北之殇 1928-1937

华北之殇 1928-1937

  • 字数: 44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 作者: 周醉天,万鲁建,井振武
  • 出版日期: 2020-06-01
  • 商品条码: 978751267495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28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928年,皇姑屯一声爆炸,日军新一轮的侵华谋划付诸行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日军侵略向华北地区扩展。1934年,抗战的将领被杀害,抗战的部队被解散,抗战的形势一片阴霾。1937年,华北抗战定格在何基沣将军立马回眸的身影,横流的热泪,标准的军礼,嘶哑的誓言……作者选择了一个对于过往抗战研究较少涉及的时间段,角度新颖。书中涉及的众多历史事件,均有大量史料作为根基,包括电文、讲话等,以较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所发生的事件发展与过程进行了客观的呈现。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与学术价值。
内容简介
本书按年份记述了1928—1937年,华北地区十年抗日历史,自1928年“济南惨案”开始,至1937年“七七事变”结束。 作者选择了一个对于过往抗战研究较少涉及的时间段,角度新颖。书中涉及的众多历史事件,均有大量史料作为根基,包括电文、讲话等,以较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所发生的事件发展与过程进行了客观的呈现。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与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周醉天,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理事、天津文化地理研究中心顾问、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曾出版《潜伏在中国——中日战争中的日本间谍》《历史推着北洋走》等。 万鲁建,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近代中日关系史、天津地方史、租界与侨民史。曾出版《近代天津日本侨民研究》《近代天津日侨回忆录》等。 井振武,天津市人,天津市口述史研究会会员、中国现代史学会会员。 曾出版撰有《清末重臣李鸿章与天津李公祠》《留美幼童与天津》等。
目录
引言/1
一九二八年
第一章 济南惨案/3
第二章 退出华北/16
第三章 少爷少帅/26
第四章 东北易帜/34
一九二九年
第五章 祸起萧墙/43
第六章 中东路事件/52
一九三〇年
第七章 中原大战/63
第八章 二十九军诞生/71
一九三一年
第九章 蒋胡争法/79
第十章 中村事件/83
第十一章 万宝山事件/93
第十二章 九一八事变/101
第十三章 江桥抗战/113
第十四章 天津事变/119
第十五章 锦州之战/129
第十六章 依靠国联/140
一九三二年
第十七章 淞沪抗战/149
第十八章 伪满洲国/159
第十九章 二十九军入察/168
一九三三年
第二十章 榆关事变/175
第二十一章 热河事变/184
第二十二章 张学良下野/193
第二十三章 保卫长城(一)/202
第二十四章 保卫长城(二)/210
第二十五章 保卫长城(三)/217
第二十六章 《塘沽协定》/223
第二十七章 大刀霍霍/230
第二十八章 张垣抗战(一)/236
第二十九章 张垣抗战(二)/244
第三十章 张垣抗战(三)/253
第三十一章 张垣抗战(四)/261
一九三四年
第三十二章 万里长征/269
第三十三章 华北运动会/273
第三十四章 张北事件/283
一九三五年
第三十五章 《秦土协定》/291
第三十六章 《何梅协定》/298
第三十七章 冀察政委会/303
第三十八章 “一二·九”运动/309
一九三六年
第三十九章 天津皇会/323
第四十章 《大公报》的抗战/330
第四十一章 周旋折冲/338
第四十二章 绥远抗战/346
第四十三章 西安事变(上)/354
第四十四章 西安事变(下)/364
一九三七年
第四十五章 祖宗面前/377
第四十六章 中南海的鸿门宴/380
第四十七章 七七事变(一)/386
第四十八章 七七事变(二)/396
第四十九章 七七事变 (三)/402
第五十章 七七事变(四)/412
后记/419
摘要
     第一章 济南惨案 一、向北、向北,武力统一中国 1928年,中国依然处于南北对峙当中,南方反政府武装的领袖是蒋介石,我们只能如此阐述,因为那时合法政府依然是北京的北洋政府,实际上的国家领导人是时任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的张作霖,我们只能称蒋介石是南方反政府武装的头儿。 1928年4月,蒋介石自徐州宣誓再一次北伐,之前的北伐我们就不在这本书里讲了,反正中华民国的建立就是南北谈判的结果,北洋政府建立以来的十几年也基本上是伴随着南北对峙度过的。南方自立政权,多次宣誓北伐,要干掉合法政府;而北京这边也经常坚持武力统一全国,消灭反政府武装。只是无论南方还是北方,各自的内部也经常伴随着意见分歧钩心斗角,使各自的统一大业迟迟没有完成。 北洋政府是一拨一拨的,这最后一拨政府是张作霖控制的政权,张作霖的北洋政府是不是历届北洋政府中最糟糕的政府,不是本书要说的内容,我们只是说在这一时期,蒋介石再次发力,在徐州誓师北伐,目的自然是要将张作霖政府赶下台呗。然而在这个紧要时刻,发生了一件事,什么事呢?就是史称“济南事件’’的事件。日本军的残暴和蒋介石的不抵抗联手演绎了一出令人发指的、惨绝人寰的“济南惨案”。 这一本写抗战的书,就从这日本鬼子的暴行开始写吧。 蒋介石的北伐军节节胜利,一直向北,武力统一中国。 1928年4月,蒋介石的北伐军开始部署进攻在济南的奉系军阀张宗昌。哦,你中国又要开内战了,我大日本得保护我的侨民呀,不然你们打仗,我们的侨民会受到伤害的,于是4月19日,日本便以保护侨民为由再次出兵山东,4月21日,驻天津的三个步兵中队抵达济南。25日开始,大批日军在青岛登陆,陆续沿胶济铁路运兵至济南,到28日,集结济南的日军已经达到3000人。日军构筑工事,收容日本侨民。 又一场内战开始了,蒋介石的北伐军依然势如破竹,节节胜利,5月1日,张宗昌退走逃亡,蒋介石的北伐军胜利进人济南。 5月2日,蒋介石看到街道上有日军修筑的工事,就派人向日军交涉,要求日军撤除工事,日军于当晚撤除了工事,军队撤退到原住地。蒋介石大喜,以为日本人很给他面子。 5月3日上午,在日军警戒线以外,一名北伐军士兵被日军射杀了,双方发生冲突,开枪了,对射了,日军向中国军队射击,北伐军遭到重创,第三军团92师、93师奋起反击,毕竟我们人多啊,日军的气焰被打下去了,日军指挥官福田彦助就派人去见蒋介石了,他威胁蒋介石,说:“如不停火,中日将全面开战”。这个时候,蒋介石的部队还没有打败仗,他是把日军给打败了的,是日本人来求和呀,尽管是日本人蛮横的求和。但是蒋介石却被吓坏了,急忙召集参谋部门所有人,分别组成了10个传令班,到各部队传令,命令对日军停止还击。 蒋介石派“外交部部长”黄郛到侵华日军司令部交涉。日军参谋长黑田蛮横地提出,北伐军必须立即停火,一律退出日军警戒区。黄郛回来后便向蒋介石汇报,蒋介石为顾全大局,严令北伐军不许还击。日军遂以武力将商埠区的北伐军全部缴械,并派部队占领了设在济南路局的“外交部长”办公处。堂堂“外交部部长”黄郛及其卫士全被缴械,乖乖退出其办公处,迁往北伐军总部办公。 此时又有两个日本兵被流弹打死。日军遂大举向中国军队驻地进攻,见人就杀,一时横尸遍街,血流成河,哀声动地,中国军队7000余人,眼睁睁地看着日军屠杀同胞,他们举起枪,高高地举起枪,高高地举过了头顶,他们举枪,不是向屠杀我同胞的日本鬼子射击,而是举过头顶。干什么?投降。7000名中国士兵,威武雄壮威风凛凛的北伐军,在日军的刺刀之下,弯下身子,要求中国军队放下武器,退回原地,然后列队退出战场。不过我相信,这7000名中国士兵绝不是孬种,他们一定眼含着悲愤难平的眼泪,退出战场。为什么这样,蒋介石有命令,坚决不准抵抗。 今天的史学家们,热衷于争论日后的“九一八”事变,蒋介石有没有发电报给张学良下达不抵抗的命令,其实不必争论了,看看1928年的济南,7000名男儿被缴械的场景,那些为老蒋辩诬者,还有什么话好说呢? 我们接下来看看日军的暴行吧。 7000名士兵被缴械,老蒋如何应对?怎么部署?这些他都没有,只是派人去交涉,自己都不敢去。派的谁呢?战地政务委员会外交处主任——蔡公时。 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