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冬日列车 维希政权与纳粹集中营里的法国女性

冬日列车 维希政权与纳粹集中营里的法国女性

  • 字数: 317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英)卡罗琳·穆尔黑德
  • 出版日期: 2022-06-01
  • 商品条码: 978752019202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40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8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幸存者及其家人进行访谈,以及查阅诸多回忆录、信件、手稿以及档案的基础上,再现了二战时期那些勇敢的法国女性为反抗德国占领而开展的英勇无畏的反抗,以及为从奥斯维辛集中营里生还而进行的可歌可泣的求生努力。全书分为两部分,共十五章,第一部分叙述了法国女性在抵抗运动中积极行动、不幸被捕以及被关押至法国监狱的经历;第二部分叙述始了被捕女性乘坐“31000次列车”被从法国监狱押送至奥斯维辛集中营之时,详细叙述了她们在集中营中时刻被死亡裹挟而挣扎着求生,以及战后重返家园、努力生活的故事。
作者简介
卡罗琳·穆尔黑德(Caroline Moorehead),传记作家。她为伯特兰·罗素、弗雷亚·斯塔克、艾丽斯·奥里戈和玛莎·盖尔霍恩创作传记。她的非虚构作品聚焦红十字会历史以及难民研究,她关于难民题材的作品《难民之旅》广受好评。她近期新撰写的《在悬崖边起舞》乃露西·德拉图尔·杜平的传记,入围了科斯塔图书奖(Costa Book Awards)的最终名单。她生活在伦敦。甲骨文即将出版她的《秘密村庄》《山中的房子》《胆大而危险的家庭》。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第一章 精巧绝伦的大玩具
第二章 法国抵抗运动的火焰
第三章 启蒙运动的女儿
第四章 追捕抵抗者
第五章 等狼来了
第六章 对女性的宽容
第七章 认识到无法想象之事
第八章 “对她们,我们另有打算”
第九章 122拘留营
第二部分
第十章 31000次列车
第十一章 友谊的含义
第十二章 活下去,保持自我
第十三章 弃若敝屣
第十四章 战斗前的平静
第十五章 躲进阴影之中
附录:女性名录
注释
插图列表
参考文献
致谢
索引
摘要
     第一章 精巧绝伦的大玩具 1940年6月14日清晨,巴黎人在香榭丽舍大道(Champs-Elysees)两侧三两成群地站着,观看德国士兵进城。让他们惊讶的是,士兵看起来如此年轻、健康。年轻的男人们身材挺拔,有着浅金色的头发,胡子刮得干净、清爽,在军乐队的伴奏下向凯旋门(Arc de Triomphe)行进。围观的人们发现他们身穿的制服由上等布料制成,脚上的真皮靴子被擦得锃亮。马匹拉着大炮,它们的皮毛闪闪发亮。眼前的一切看起来不像入侵,而仿佛是一场盛大的演出。巴黎相当平静,几乎陷入了沉寂。除了以固定速度向前行进的坦克、机械化步兵和其他部队外,一切都是静止的。虽然13日才刚下过一场倾盆大雨,6月初少见的酷热却再次卷土而来。 结束围观后,巴黎人回到家中,等待接下来会发生的事。一种消极观望(attentisme)的情绪——停滞、不作为以及拭目以待——萦绕在城市上空。 德国人取胜的速度令人震惊。5月10日,德国装甲部队进入卢森堡。随后,荷兰军队被击溃了。5月13日,他们就渡过了默兹河(Meuse)。法军陆军和空军被证明太落伍了,装备陈旧,而且受制于僵化的传统。之后,英国远征军(BritishExpeditionary Force)被迫在敦刻尔克撤退。6月3日,巴黎遭到轰炸。几乎没人能接受眼前的现实,这个国家的军威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凡尔登(Verdun)战役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其防御本该因为马其诺防线(Maginot line)的存在而无懈可击,却在仅仅六个星期之后便沦为附庸。后果将如何,现在还无法预料,但它很快就会到来。 14日中午,德国的巴黎军事指挥官斯图尼茨将军(General Sturnitz)就已经在克里雍大饭店(Hotel Crillon)设立了他的指挥部。由于法国宣布不抵抗,因此城市没有遭到破坏。凯旋门上升起了德国国旗,巴黎市政厅、众议院、参议院以及其他各行政机构都挂上了纳粹的5字符。年轻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小说家埃迪特·托马(Edith Thomas)声称,它们让她联想到“巨大的蜘蛛,不停地渗出鲜血”。巴黎大皇宫(Grand Palais)成了德国卡车队的停车场,巴黎综合理工大学(école Polytechnique)成了兵营。德国空军占用了歌剧院广场(Placede l'Opéra)上的大饭店(Grand Hotel)。法语指示牌被卸下,换上德文的。法国时间被调快了一小时,与柏林时间保持一致。德国马克的汇率几乎是战前的两倍。在占领者抵达数小时后,16人自杀,其中的是蒂埃里·德马特尔(Thierry deMartel),他是法国神经外科学的创立者,参加过加里波利战役(Gallipoli)①。 然而,德国人的举止所透露出的最初迹象还算使人欣慰。只要人们服从德国对法律和秩序的要求,那么所有财产都会得到维护。德国人控制了电话交换台,之后又接管了铁路,但公共事业则继续由法国人掌控。德国人抵达时,法国外交部烧毁了大量的国家档案和文件,这种做法费时费力,但太过仓促,后来很多又被抢救回来了。德国陆军总司令瓦尔特·冯·布劳希奇(General von Brauchtisch)下令:手下的表现必须“接近正确”。当德国明白巴黎人没有反抗的打算时,原本打算实行的48小时宵禁被解除了。法国人原本担心德国会重演入侵波兰时的野蛮场面,现在总算松了口气。他们按指示交出了武器,接受往后只能带小猎犬或鼬鼠捕猎野兔,还同意登记他们心爱的信鸽。连德国人也对法国人的不抵抗感到惊讶。 之后的数天、数个星期,原先那些坐着汽车、自行车、运草马车、家具搬运车、冰激凌车、灵车和货运马车,以及拉着双轮手推车、单轮手推车,赶着一群群牲畜逃往南方的人们,又纷纷回来了,他们对占领者竟表现得如此文明感到十分惊讶。这种因为恐惧而产生的连锁反应,不禁让人感到羞愧,让人想起1797年革命早期产生的大恐慌(Grand Peur),当时,法国人也纷纷逃离自己的家园。至少,1940年的情况没那么可怕。法国人习惯了被占领,他们忍受过好几次——1814年、1870年以及1914年,那时都很混乱,到处都有人趁乱打劫。如今,法国人把一切都看在眼里:德国士兵在重新开张的老佛爷百货购买长袜、鞋子和香水,中规中矩地付钱,他们参观巴黎圣母院,给小孩巧克力,还在地铁上给老妇人让座。 德国人在巴黎各地开设了施食处(Soup kitchen),军乐队在杜乐丽花园(Jardin des Tuileries)的栗子树下演奏贝多芬的曲子。巴黎依旧沉浸在一种古怪的沉默之中,主要是因为塞纳河河口的巨型汽油站被轰炸后,城市上空笼罩着黑色油污,导致了大量鸟儿的死亡。希特勒在6月28日短暂地到访巴黎,照片拍下了他在埃菲尔铁塔下愉快地拍打自己的膝盖的场景。正如画家、摄影师雅克·亨利·拉蒂格(Jacques Henri Lartigue)所说的那样,德国占领者表现得好像他们刚收到一个美妙的新玩具,“毫无疑问,一个对他们而言精巧绝伦的大玩具”。 P3-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