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忠贞不贰?

忠贞不贰?

  • 字数: 26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 作者: (英)史怀梅(Naomi Standen) 著;曹流 译
  • 出版日期: 2015-11-01
  • 商品条码: 978721415329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6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史怀梅编著的《忠贞不贰(辽代的越境之举)》改变了以往以民族主义概念观察历史问题的视角,以10世纪燕云地区部分汉人官员和将领依附契丹政权的史实作为切入点,重新探讨了从唐灭亡(907)至宋辽“澶渊之盟”(1005)间这一复杂时期内人们忠君观念和边界意识的变化,以及族群间文化冲突与认同等一系列重要问题。该书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六个章节)。靠前部分(前三章)专注于界定一系列概念并探讨相关观念的变化,包括边界(border)、族性(ethnicity)、忠诚(loyalty)的意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后三章)通过对不同时期越境入辽的代表人物:李擀、韩延徽、张砺、赵延寿、王继忠的个案分析,揭示了从唐亡至“澶渊之盟”这近一个世纪里民众的忠君观念和边界意识的变化。
作者简介
史怀梅(Naomi Standen),英国杜伦大学东亚研究博士,现为英国伯明翰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目前,她主要致力于欧亚北部边疆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对中古时期东北亚越境者、边界、边疆之间互动关系的研究。执笔《剑桥中国史五代宋史》“五代”部分,出版《忠贞不贰?――辽代的越境之举》一书,发表论文《五代时期的劫掠与边疆社会》《游牧者的需求:劫掠、入侵与947年辽的征服行动》等数十篇,在学界影响巨大。
目录
前言
导言
第一部分 边界、分界线与越境者――概念与背景
第1章 你不可由此及彼――概念反思
民族主义的概念范畴
一些定义
边界:领土与权力
与族性相关的问题
忠的问题
史书编纂中的边界与10世纪的文献
第2章 生与死――忠的概念和运用
一个新概念:公元前1000年忠的概念
汉代的选择方式
汉代以降的理想与现实
唐代对忠的一系列解释
五代时期忠的思想
北宋的史书编纂:一个实质的变化
结论
第3章 跨越边界与边界的移动――第一批辽南人
越境的类型
10世纪的分裂与选择
10世纪中叶的联盟与战争
10世纪后期的战争与国家的形成
其他的越境方式
文化类型
第二部分 为辽效力――人生
第4章 边疆地区的忠――与儒家
为辽效力
在辽的早期成就
离开与返回
为南朝效力
对选择的描述
第5章 边界概念的出现――两种为辽效力的方式
来自朝廷内部的观点
辽与晋:联盟与战争中的忠诚与边界
边界与忠:文化或政治
第6章 画一条线――对忠的重新定义
忠贞至死?947年以后的李擀
变节:王继忠的越境与澶渊之盟的影响
效力于辽
不确定性
结论 边界的确定――从古至今
10世纪对忠的理解的变化
从实用主义到永恒真理:史书编纂中时辽南人
南方文献与《辽史》对“心系南朝”情感的描写
超越族性与民族
附录
参考文献
索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