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金戈铁马气如虹 辛弃疾词传

金戈铁马气如虹 辛弃疾词传

  • 字数: 18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远方出版社
  • 作者: 锦熙
  • 出版日期: 2021-05-01
  • 商品条码: 978755551376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40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4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辛弃疾是宋代豪放派词人领袖,写下过许多慷慨豪迈的英雄壮词,也写下了许多婉约细腻表达人生百态的佳作名篇。本书共九章,加一附篇,从辛弃疾出生一直写到离世,用唯美深情的语言将辛弃疾的一生娓娓道来,融辛弃疾的生平与经典诗词于一体,带你走入这位孤胆英雄的世界,去感受他一生的悲欢岁月。
目录
第一章 离乱之世:但愿山河宽
战乱之殇
虏官志难酬
少年英俊
两赴燕京
第二章 揭竿而起:壮岁旌旗拥万夫
挥羽扇,整纶巾
少年鞍马尘
横空直把,曹吞刘攫
第三章 南归之初:众里寻他千百度
符离兵败
失意江阴
两人百岁恰乘除
浮华建康
众里寻他千百度
第四章 迁任江南:莫把离歌频唱
再抒《九议》
兴理滁州
怯流年
却喜重寻岭上梅
铁腕平乱
遍历楚山川
第五章 治国安民:无人会,登临意
上陈湘潭疾苦
整顿吏治,建飞虎军
隆兴府大展拳脚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第六章 闲居稼轩:使世相忘却自难
带湖买得新风月
归乡避世探风物
借歌抒怀
高山流水
佳人重约还轻别
山中有客帝王师
第七章 官场浮沉:别有人间行路难
长恨裁作短歌行
起废为用终是空
玩三山风月
迁居瓢泉
对饮陶渊明
第八章 辗转再起:而今识得愁滋味
怅平生,交游零落
老骥伏枥,起帅浙东
放翁叮咛
何处望神州
千古京口
第九章 浮生若梦:归来华发苍颜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铅山病叟支离甚
英雄老矣,归去
读辛词见肝胆
附录 辛弃疾大事年表
摘要
     战乱之殇 碧波因风蹙眉,远山为雪白头。有人感慨:“天若有情,天将因宋而衰老;天若有恨,天将为宋而悲愤。”宋代自太祖开国,北宋历九帝,南宋亦历九帝,两宋相继各历一百六十年左右,堪称“平分秋色”。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宋朝的光芒比承接万国来朝的大唐更为闪耀,史学家陈寅恪曾感叹:“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但同时,它的落幕也最令人唏嘘。 那一年正是靖康元年(1126年),黑云压城城欲摧,处在风暴中心的开封四面楚歌。宋徽宗赵信得知金兵分两路从山西、河北南下的消息后,惊慌失措地将皇位传给儿子赵桓,也就是宋钦宗。 皇帝软弱,百姓却不甘受辱。一时间,各地纷纷自发组建忠义民兵,誓死保卫家园,将进攻山西一路的金兵挡在半路;东路金兵则长驱直入,攻到开封城下。虽然情势万分危急,但只要宋军坚城固守,争取时间,孤军深入的金兵必然不敢久耗。而刚刚被推上皇位的赵桓显然未辨明情势,尽管他也听说了各地民兵奋勇抵抗金兵的消息,但是他一方面期盼金兵在遭遇各地民众的抵抗后撤退,以解目前困境;另一方面又惧怕这些抵抗金兵的民间力量日益壮大,威胁到自己的统治。于是,他派人密送一封信给正在相州(今河南省安阳市)的九弟——康王赵构,任命赵构为河北兵马大元帅,统率河东、河北和各地的官军以及地方武装解开封之围。 然而,在生性懦弱方面,赵构与北宋赵姓皇族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他被任命为河北兵马大元帅后,并没有承担起阻击外来侵略者的领导责任,反而避开金兵转徙于黄河以北地区,直到后来金国颠覆北宋政权,他才在河南应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登上皇位。 这年九月,西路金兵攻陷了太原。同年冬天,东西两路金兵同时南下,攻破开封,扣押了北宋的新旧皇帝、皇亲贵族及朝廷大臣,并大肆搜刮各个府库及官户民户,掳走无数金银布帛。 宋太祖赵匡胤曾大放豪言:“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谁曾想后来继位的徽宗赵信是个昏聩无能的道君皇帝,钦宗赵桓则谋计不明、举棋不定,以致宋朝的大好河山被金军的铁骑践踏。 至此,狼烟弥漫下的北宋如同倾颓的大厦一般,随着徽宗、钦宗两位皇帝及皇室大臣千余人被掳走而坍塌,中国历史上极为惨烈和屈辱的一幕就此定格。按帝王年号纪年,北宋亡于靖康二年(1127年),史称“靖康之难”。南宋大将岳飞在《满江红》下阕中写道:“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可见,这一国难对后世造成了难以愈合的创伤。 当时逃往南方的赵构,已然不顾黄河以北的疆土和百姓,带着新朝廷的官员在应天府建立了南京政权,后定都杭州。为表示不忘国耻,他将杭州认定为临时都城,故又改名“临安”。这里纵有鲜花着锦之盛,实不过权宜而已。 南宋初立时,群臣皆议应以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为都,以显匡复中原之图。然而赵构无意北伐,但迫于舆论压力,他决定以建康为行都,后改为留都,表示国家还有一个预备都城,表达自己收复故土的决心。 偏安一隅、苟且偷安的南宋王朝放弃黄河以北的疆土,这一让步并没有满足金人的野心,也必然躲不过风雨飘摇的乱世。离乱的年代,战火的硝烟时刻在空中盘旋,黑暗亦在地下蠢蠢欲动,伺机而出,将这个世界吸入无边无际的暗夜。暖阳下难寻一处可安居的地方,失去家园的百姓惊慌不安、衣衫褴楼地流落街头。 谁也不愿相信,从灭国之祸中仓皇逃出的宋王朝似乎已经淡忘了当初的狼狈,无视尚在江北望眼欲穿、翘首以待的子民,也封藏了深入骨髓的民族仇恨和屈辱。南宋诗人林升的《题临安邸》痛笔直书:“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南宋统治者另觅了一处温柔富贵乡,遮掩耳目,继续醉生梦死。 幸而南宋还有人醒着,赤子之心向来无惧。软弱如南宋,也因他们而拥有了久违的气节和风骨。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满江红》) 金人曾道“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为守住南宋的半壁山河,岳飞视功名利禄为浮尘,只为紧守边关,守住百姓的栖身之所。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P2-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