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在同一面战旗下 中国二战老兵回忆录
字数: 25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05-01
商品条码: 9787220122859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568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
¥56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1.书名中的“二战老兵”突出本书内容有别于国内抗战题材的特殊性。因为印缅战区不是国内战场,它是太平洋战场的一部分。中国远征军既是中国军队,也是太平洋战场中、英、美盟军的组成部分。作为太平洋战争的亲历者,中国二战老兵的回忆和自述便成为的二战史料,填补了中国二战历史的空缺,有力佐证中国军队在二战中的历史地位和功绩。2.宏观角度的历史更易让人看到历史事件的全貌,微观角度看历史则能让历史更显生动。本书从微观的角度让读者了解:兰姆伽基地的严格整训使中国驻印军战斗力如何得到极大提升?士兵们对美式武器装备的认知和使用体验如何?他们对美军教官和英军是何看法?驻印远征军心目中的史迪威将军是什么样的?他们所经历的惊心动魄的战斗以及他们战斗之外的日子......从这本书中你都能读到栩栩如生的讲述。 3.书中口述的二战老兵是那个年代很宝贵的学生兵,大都是初中以上学历,口头表达能力比较强,能够兼顾理论和实践,所以能将很多当时的具体作战和生活细节描述得很清楚。对于已具备一定程度的军事常识和抗战历史储备的军事爱好者,本书挖掘出很多以前被忽略的细节,对于当时的驻印远征军官兵的了解,也能更具体更丰满。 4. 这本书讲述了印缅战场上发生的真实故事,而自鸦片战争以来的百年来中国军队在国际战场首次取得扬眉吐气的重大胜利就发生在这个战场。
内容简介
80年前太平洋战争爆发,美、英、中相继对日宣战。中国远征军出兵缅甸,中国驻印军扬威异域,他们反攻南亚涤荡缅北,全歼日寇常胜师团,重新打通国际大通道......这是近百年来中国军队在国际战场首次取得扬眉吐气的重大胜利。书中的52名中国驻印军老兵,大部分是昔日响应“十万学生大从军”号召以抗日救亡为己任投笔从戎的莘莘学子,他们发挥所学专才,担任翻译、军需管理、航空、通信技术等职,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贡献。老兵们弥足珍贵的口述实录和历史图片,生动再现了印度兰姆伽基地的严格军训、印缅激战和中国军队与盟军友谊等等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
作者简介
邓贤,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生于1953年,四川成都人。云南大学中文系毕业,曾在云南边疆当知青七年。1982年开始文学创作,主要作品有长篇纪实文学《中国知青梦》《落日》《天堂之门》《流浪金三角》《中国知青终结》等。出版有《邓贤文集》,作品多次获国家及地方政府文学奖,并被译成日文、英文等在国外出版。
目录
印度从军001
重庆参军第一人邓述义003
印度从军刘定勋009
通讯营纪事吴铭绩015
军营逸事高振镛022
从军的人们陈永益026
远征日记胡冬生032
峥嵘岁月吴玉璋035
异国他乡的军旅生活钟光钧042
我的美国朋友刘树瀛047
难忘兰姆伽刘拙公050
军训岁月053
一腔热血为报国邱枫055
缅甸战场花絮丁涤勋063
从军杂记周明道067
我在印缅战场当军医薛庆煜070
文星、武星、报国心周文星075
我的远征之旅唐振文085
在兰姆伽的日子黄书泽090
激战印缅095
偷渡南高江孟化新097
激战南帕卡潘克勤101
索卡道之战刘绍东106
征战缅北记张祖基109
缅北遭遇战昌克中114
惊心动魄密支那王汉忠117
我带着一四八团打鬼子王大中120
亲历师临先124
盟军友谊135
印缅战地纪事李祚达137
雷多·密支那·新平洋黎永才144
难忘生涯中特殊的朋友孔详理150
战争年月李德润153
远征忆事李安澜156
从军记马家仪160
史迪威二三事王楚英167
48医院的“沙尔基”贾毓琦173
中国兵与美国盟友陆涵玟178
翻译:盟军桥梁汤毅强183
战区杂记187
那一年,我十九黄跃中189
我在印缅工兵营王伯惠193
飞越“驼峰”之后
——一个随军译员的报告王瑞福198
我押鬼子修公墓黄隆炽211
我的翻译官生涯苏先功215
远征岁月王家鼐218
救国雄心王廷驹222
战地印象周健铭227
打回祖国去李九龄229
舞台何恩波233
一些串起的点滴江天一238
趣味生活苏子良243
忆往昔杨毓骧247
远征行李铁椎251
难忘密支那徐文256
耄耋之年的回忆欧阳振261
从军抗日杨义富264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印缅战区大事记268
摘要
重庆参军第一人 邓述义|中国驻印军独立战车第五营士兵 我老家在湖北武汉。1938年武汉沦陷,我随父亲迁移到陪都重庆。由于父亲是武汉裕华纱厂老板,家庭条件自然比一般人家优越。但是战火之下,人人都无安全感可言。那时的重庆也时时被日机轰炸,在一次大轰炸中,三姨妈一家全被炸死了,只剩下大表妹穿着孝服住在我们家。我没有见过死人,但见到了大表妹心酸的泪水!躲在防空洞里的人也并不安全。我记得有一回,日机炸了好久也没离去,防空洞里闷死了好多人。听拉车的用人说,收拾尸体时,光是金表之类的金银细软就装了好几大箩筐!尸体埋在河边上,涨水时一冲,就顺江而下,江面上满是死人! 我那时正在位于重庆南岸黄角垭的博学中学念高三,家里的纱厂时时成为日本人的轰炸目标。重庆如若不保,再往哪里退?!中华大地上再也没有第二个地方可以容纳和养活那么多的人了! 1943年12月,我和好友卢乐礼(北方沦陷区人)在他叔叔处(他叔叔为当时国民政府军医处中将处长,熟悉参军的情况)摸清状况后,径直到军事委员会的一个机关,向卫兵讲明来意,要求见长官。不久,一名上校接待了我们。同我们谈了许久之后,拿出本子让我们先登记。我抢先写上了自己的名字,成为战时陪都第一个报名参军的学生。 那时国内还未提倡学生参军。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战争过后,还需要人来建设家乡。学生如若从军,战后谁来重振中华呢?但祖国已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很快,报上刊出了大幅的头条,让学生们响应号召从军抗日!一时间,投笔从戎的热潮席卷了山城。母亲整日在家哭泣,父亲和校长不时相劝,但我的心已经飞向了印度。 1944年元月,我们终于出发了!在昆明的机场里,美军重新安排了一次体检。美籍医官全是笑呵呵的,他们发给每个人一张体检表。检查完一项,若是合格则在对应栏内用铅笔画上个钩。我在行军途中患了角膜炎,两只眼睛红红的,当然检查不合格!怎么办呢?难道要在这里打回票吗?想了一下,我撒腿就往机场外跑,找到文具店,抓起铅笔画了一个钩。钩是有了,但体检也近尾声。正着急时,过了关的同学都喜滋滋地出来了。我发现他们的手臂上均印有一个蓝色的表示合格的图章,灵机一动,拉过一位同学油迹未干的手臂紧紧一靠,我也就成了合格者了!虽然字迹全是反的,但也没人注意,我就这样上了飞机。 抵达印度后,分到比哈尔邦的兰姆伽接受军训的我,被编入驻印军独立战车第五营。在各种科目的不同训练中,印象最深刻的,要数在通信学校学习无线收发报的那12周了。班上的同学来自各个营部,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多数人根本不懂英文,还需要从ABC教起。第一节课下来,美国教官就吃不消了,苦着一张脸把这重担交给了翻译官。第二节课下来,翻译官也吃不消了!见我英文还勉强过得去,他干脆把这担子移交给了我! 我辛苦了10天,终于有了成效,原本连ABC都弄不清楚的同学终于能识得简单的英文单词了!课程得以顺利进行。美国教官就同我比较熟了。他们俩都是二十来岁的军士,一个是络腮胡William-Slider;一个是大个子Henry-Camp。络腮胡看我圆满地完成了教授字母的任务后,高兴地送给我两盒“PallMall”双狮滤嘴,我们俨然成了好朋友。课间的时候,也就常常坐在一起聊天。虽然我的英语有些蹩脚,连比带画竟也达到了交流的目的。大家都希望战争快些结束。同样都是学生参军,他们的军饷是每月100多美元,花不完的就寄回家。 P3-4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