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东亚主要经济体应对通货膨胀的国际经验

东亚主要经济体应对通货膨胀的国际经验

  • 字数: 253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 作者: 孙学工 等
  • 出版日期: 2013-05-01
  • 商品条码: 978750962125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2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次论坛共提交大会发言论文14篇,交流论文18篇,内容涉及各国通胀形势分析、反通胀的财政货币政策、大宗商品价格、农产品价格等。为了使更多的学者和读者了解第二届亚洲宏观经济论坛的内容,孙学工等特把会议论文结集出版,名为《东亚主要经济体应对通货膨胀的国际经验》,并按内容分为国际篇和中国篇。
《东亚主要经济体应对通货膨胀的国际经验》论文观点都为作者所有,并不代表作者工作单位和所在国政府。
目录
国际篇
东盟经济体通胀发展趋势
印度通货膨胀之谜
泰国通货膨胀治理经验
越南维持宏观经济稳定之路:前进中的一小步
通胀的决定因素及其动态
商品与资产泡沫:它们会影响通胀管理吗?
中国与印度的石油价格与宏观经济:能源部门的启示
2011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形势分析及2012年价格走势判断

中国篇
2012年上半年价格形势分析和全年预测
2011年价格形势分析及2012年展望
当前价格形势、趋势与对策
当前的通胀形势、成因与对策
本轮通货膨胀特征与走势分析
近年来价格上涨的新特征与调控策略调整
信贷增长是不是导致通胀预期的元凶
渠道权力与蔬菜价格形成机制
当前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及趋势分析
摘要
    印度通货膨胀之谜
     一、概述
     2010年第四季度以来,印度以批发物价指数(Wholesale Price Index,WPI)衡量(2()04~2005年为基年)的广义通货膨胀率同比增速持续超过9.5%,这一趋势是由内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造成的。近年来印度与全球范围天气灾害状况频现,2009年的干旱、2010年的雨量分配不均导致了全球粮食歉收。全球商品价格上涨对印度国内的物价产生了较大影响。日益增长的需求以及中东地区的政治动荡(似乎也受到食品价格高涨的影响)推动燃料和电力价格上升。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逐步传递到制造业部门。
     近年来,印度的平均通胀水平一直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尽管天气灾害因素是2009年以来引发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其并非长期以来导致通胀的专享原因。谷物价格一直较低,其他食品尤其是水果蔬菜价格持续上涨都是原因之一。在其他食品领域缺乏绿色革命(Green Revolution)的推动以及食品供应链不足导致印度的食品价格通胀指数达到两位数。居民收入增加及其引起的食品需求结构升级是蛋类、肉类和鱼类价格上涨的原因。“国家农村就业保障计划(NREGA)”等政策改善了农业的贸易条件以及2009年金融危机之后宽松的货币财政政策都是近年来印度高通胀的重要推动因素。
     最近几个月,愈演愈烈的希腊债务危机以及欧元区债务危机减缓了全球经济的复苏步伐。这尽管阻止了全球油价的上涨势头,同时也打击了投资者对世界经济的信心,再加上印度国内的政策困境,导致印度卢比贬值。因此,印度国内的燃料价格仍在上涨并推高了整体物价。
     印度的货币传导机制效果不理想导致从供给端解决通胀问题行不通。2010年3月以来,印度央行(RBI)13次提高回购利率,但对批发价格指数的影响微乎其微。这对印度经济形成了重大挑战,因为通货膨胀门限值为6%(政策讨论中有此提法),高于该值的通货膨胀将阻碍经济增长。印度面临的挑战在于如何迅速调整供给状况以适应需求的结构性调整。此外,全球变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也必须得到重视,这是解决食品通胀的重要变量。NREGA对劳动力供给和工资水平的影响也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二、发展趋势
     2010年第四季度以来,印度以WPI衡量的通货膨胀率同比始终高于9.5%(2011年第三季度同比增长8.91%除外)。产ilA消费物价指数(CPIIW)自2010年第二季度以及之后的3个季度一直保持同比两位数增长,2011年第二季度尽管延续了下行趋势,但仍保持8.5%。农业工人消费物价指数(CPIAL)发展趋势与CPIIW类似,2010年第二季度至2011年第二季度一直保持两位数,之后在9%左右波动。对WPI通胀进行分解可以得出,主要构成项目依然保持高位增长态势。一方面,食品项目通胀有所缓解(尽管水果蔬菜通胀率仍高达15%):另一方面,非食品项目和矿物价格上涨指数保持两位数,尤其是后者,接近没有回落的迹象。燃料和电力项目仍然延续两位数上涨趋势。制造业价格逐步减速、缓慢上升。资本品通胀增速放缓令人安慰,但中间品项目的表现预示了通胀态势仍将持续。
     2007年以来,印度的通货膨胀率一直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其后几年波动性较大,但目前保持相对稳定。2008年春天大宗商品价格高涨加重了印度原本就很严重的通货膨胀。对此,印度央行提高利率加以应对,但很多专家表示这项政策并不适合供给冲击引起的价格上涨。紧接着,2008年9月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物价水平回落,政府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刺激下降的总需求。2008~2009年印度经济复苏速度相对较快,但2009年的干旱又造成基本商品的价格上涨,食品项目通胀达到两位数;其后,2010年印度又遭遇雨量分配不均;只有在2011~2012年,印度的物价上升趋势才得以缓解。天气灾害、需求结构变动、食品供应链不完善、绿色革命的缺失导致粮食成为推动物价上涨的最主要因素。由于农产品贸易条件的改善,NREGA的实施同样增加了通胀压力。
     中东局势动荡、需求增加、投资者信心不足等导致印度国内燃料价格面临上涨的压力。天气状况也影响到棉花等非食品基础产品的价格。基础产品价格的上涨超过一年并开始向制造业产品传递。
     印度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效果并不理想。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25日,……
     P17-18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