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毛泽东诗歌风景线

毛泽东诗歌风景线

  • 字数: 27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作者: 龙剑宇
  • 出版日期: 2021-01-01
  • 商品条码: 9787559450609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92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4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毛泽东诗歌鉴赏作品,本书的叙述体例,是诗歌—译述—解读—赏析,侧重结合丰富的史实资料,图文并茂,解读诗歌,可读性强,作者在讲述内容时从大众能理解的角度入手,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语言讲述诗歌,配备毛泽东手写诗歌书法作品,让读者快速理解诗歌内容,欣赏书法作品;用充足的史料,以及一手的图片资料,揭示诗歌的创作背景,离析诗歌反映的情感,进一步探讨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路线。对于大众读者来说,可以增加读者对于毛泽东成长的历程的了解;对于学生读者来说,可以帮助其增强“四个自信”,培养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对于毛泽东思想研究者来说,可以提供更多的研究思路及史料支撑。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 毛泽东纪念馆馆长、毛泽东思想研究员中心研究员的解读之作,具有权威性,从资深研究者的角度出发,解读的观点新颖深刻,能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同时作者作为毛泽东韶山纪念馆馆长,其解读的角度能从同乡后辈的角度出发,在叙述的情感上具有共情性。
内容简介
《毛泽东诗歌风景线》是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副馆长、资深研究员龙剑宇编撰的诗词鉴赏作品,以诗词创作时间为线索,精选71首诗词,收录74幅书法手迹,诗词原文、今译、背景、赏析,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兼具文学性、史实性、可读性、艺术性。作者以毛泽东同志韶山同乡后辈的身份,从乡情出发,解读创作背景,带你阅读其成长路上的“独好”风景,共情感受伟人的诗词生涯。
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章青春风景线
天井
乡关
民国耻
思君深
景色
浩歌
女子
母亲
枕上愁
挥手
寒秋独立
逐浪心潮
第二章战地风景线
霹雳
黄洋界
红旗跃过汀江
战地黄花
武夷山下
雪里行军
天兵
万木霜天
赣水苍茫闽山碧
雨后斜阳
东方欲晓
第三章长征风景线

雄关
万水千山
昆仑
六盘山
横刀立马

第四章西北风景线
保安人物
雄立东方
将军采薇
秋风度河上
征马嘶北风
第五章开国风景线
百万雄师过大江
落花时节
一唱雄鸡天下白
战旗妍
大雨落幽燕
春江浩荡
北高峰
峰峦入莽苍
五云山
楚天舒
杨柳
春风
第六章不老风景线

长天大云
西海
韶山
庐山
五尺枪
芙蓉国
险峰
屈子
博大胆识
金猴
丛中笑
驱虎豹
飞鸣镝
好八连
草上飞
头飞雪
第七章最后风景线
南天雨
文章兵百万
贾生
井冈山
故地
九万里展翅鲲鹏
惊世风雷
后记
摘要
     私塾学堂里的天井,四四方方,在它的周围是高高的围墙。那里面水清清,可以看见一颗颗的鹅卵石,小小的鱼儿,被关在中央。鱼儿啊鱼儿,你只喝这井里的水,永远都长不长! 私塾先生毛宇居回忆,这是他的学生毛泽东写的第一首诗。毛泽东从1902年起到他家旁边的南岸私塾启蒙,先后在关公桥、桥头湾、钟家湾等地私塾读书,先生有邹春培、毛咏生、周少希等。在南岸时,他不满邹春培先生的旧式教学方法,趁先生不在,下塘游泳,先生回来,令其对对子,先生出:“濯足”,毛泽东对:“修身”;先生出:“牛皮菜”,他对:“马齿苋”。先生经常打骂学生,毛泽东看不惯,逃学到山林,想去湘潭见见大世面,但在韶山冲转了三天也没能走出去。 1906年,毛泽东到井湾里读书。井湾里在韶山冲东北出口处,云湖河(韶河)上源就是从这里挣脱韶山群山羁绊而向东奔去的。然而这里的私塾——郭家的一所大宅院,有着高高的围墙,私塾先生毛宇居,年龄不很大,是毛泽东的堂兄,他的一套教学方式仍然显得陈旧。毛泽东常常以正书为掩盖,偷偷地看《西游记》《水浒传》这些“杂书”,先生也打过他,也恼过他,但都无法改变他。有一次,毛宇居看到围墙内一口水井,让毛泽东赞井,毛泽东便随口唱出这首诗。 这是传说中毛泽东写的最早的诗歌,它的艺术水准当然是不能同后来大量的成熟的作品相比的,但也有可喜可读之处。这一时期毛泽东读了《诗经》《唐诗三百首》这些纯正的诗歌集,也读了诸如《三字经》《增广贤文》等带有诗歌特征的通俗读物,受两者的影响,这首《井赞》兼有比兴和言志的成分,而且明白如话。 “天井四四方”,这就像《诗经》中的“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和“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那样的写法,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要表达一个意思或说一个道理,先不直接说,而是先描写一下与其相关的景物,这样做的好处是更形象,也更吸引人。天井,这里不是指一般四合院中的采光的那种天井,而是指室内露天空间中的一口水井(也可能是天井中的一口水井),这个井不很深,但很清,所以毛泽东第三句有“清清见卵石”;天井周围是何景象?是高高的围墙。围墙起的作用是防止外界的干扰,同时也禁锢了内部的事物。这是对毛泽东就读的井湾里私塾的真实描绘(笔者曾到过其地,亲历其境)。 这两句既是写实(就像《诗经》中写的那样),更是有所比,就是把天井和高墙比喻为限制自由思想的旧式教育方式和场所。 那么在这中间受到限制的是什么呢?是“卵石”,是“鱼”,主体是“鱼”,“卵石”无生命,无所谓,只是为了说水的清,而“鱼”则是被严密禁锢的生命。水虽然清,有什么用?在这个围墙中间的小小天井,鱼是不可能生长,更是不可能长大的。为什么?毕竟井水太缺乏营养,也不能给“鱼”以到大风大浪中去锻炼的机会,当然“鱼”就会无所作为。 毛泽东以“鱼”自况,表达了他对这种封闭式的教学的强烈不满和要离开这个高墙,到外面闯荡的渴望。这也正是少年毛泽东人格特征和生活经历的写真。此诗对于了解少年毛泽东的人生轨迹,有重要的价值,因此,虽然诗艺还比较稚嫩,我们还是在这里加以赏析。 P2-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