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卿云 复旦人文历史笔记
字数: 244000
装帧: 精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 读史老张
出版日期: 2022-07-01
商品条码: 9787208177208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392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
¥72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卿云烂兮,乣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本书是有名媒体人、文史作家读史老张,从一个复旦老校友的视角,所拾取的散落在时光中、关于复旦的历史碎片。本书共收录文史散文38篇,分“往事”“列传”“地理”“收集”四编,记述马相伯、、陈望道、苏步青、谢希德等杰出复旦人,徐汇、吴淞、江湾、贵阳、北碚等地曾经复旦校园,以及复旦较为校基附近之五角场和杨浦的过往逸事,并穿插大量历史图片、实地摄影,另附人物小传,引领读者感受百年名校历史的独特魅力和复旦人的情怀。
作者简介
读史老张,本名张国伟,文史写作者、媒体人。出生于上海,就读于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十余年。20世纪90年代中期离校,先后在《申江服务导报》《职场指南》《新闻晨报》和《界面·财联社》等媒体供职。近年来,热衷于搜集、研究文化史料,在各类媒体发表学术论文、文史评论、人物传记和记忆散文百余篇。
目录
第一编 往事
复旦和交大:同根一脉,相爱相“杀”
闻所未闻的历史碎片
两张未赴任的复旦聘书
曹禺与复旦的几次交集
消逝在国权路上的来喜饭店
五角场的淞沪饭店
一把手枪和一辆自行车
卿云楼外的传说
毕业合影之外
到复旦洗“哲学澡”
“复旦书店”和“复旦的书店”
第二编 列传
“校史公”笔下的复旦“列传”
寻找“失落”在复旦的梁实秋
复旦商科教授逸事
一位“明星教授”的侧影
“九一八”影响下的复旦人
“海光”背后的复旦之光
张荫桐先生身份之谜
那些年,他们还不是教授
校园里的“德国老太太”
谢希德先生的魅力
第三编 地理
复旦立校的地标
“复旦李公祠校舍”在哪里
江湾车站与江湾镇
电影《色,戒》里的滇池路
顾颉刚笔下的武康路
国福路的个性
国定路和政通路的浪漫
黄兴路上的烟雾
控江路,不响
第四编 手记
《觉醒年代》里的鞠躬礼
《相辉》书名的背后故事
《复旦往事》出版前后
复旦“关键词”溯源
一封有关复旦的京城来信
过传忠印象
在卿云中望见光华
留苏档案展的“讲解准备”
景行行止
附录
本书纪事年表(1905—1949)
人名索引
延伸阅读
后记
摘要
复旦和交大:同根一脉,相爱相“杀” 复旦大学和上海交大,都是国内名校,也是文化重镇。百年来,它们一个立足江湾、一个植根徐汇,虽各具传统与个性,却知己知彼、遥相呼应,时有互动与竞争……这一切,源于两校早期的青春守望。 立校,同为一脉 交大前身是南洋公学,复旦则脱胎于震旦学院。南洋和震旦分别由盛宣怀(1844—1916)、马相伯(1840—1939)创办,他俩都崇尚新学、力推洋务,因痛感自强之道在于“作育人才”,便着手兴学办校。1896年,南洋公学创建,盛宣怀任督办(交大校名屡有变更,早期人们习称“南洋”,1928年正式定名为交通大学);1903年,震旦学院设立,马相伯任校长。1905年因震旦被教会劫夺,马相伯另建了复旦公学(1917年改为复旦大学)。 震旦及复旦虽办学稍晚,却与南洋同为一脉。南洋和震旦都选址徐家汇——这里是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家族聚居地,也是法国传教士的教习场所,文化底蕴深厚。1898年,盛宣怀在徐家汇东北购地120亩,正式确立南洋校基。1902年11月,南洋发生“墨水瓶事件”(有学生讥讽某教师“腹中无墨水”,将空墨水瓶置于其讲台,校方遂将全班学生开除),大批学生退学。经蔡元培介绍,部分退学学生寻求马相伯帮助。马相伯旋于次年租用徐家汇天文台老屋,办起了震旦学院,震旦最早一部分学生,即来自南洋。1912年年初,复旦借海格路(今华山路)李公祠办学,与南洋隔路相望。从此,作为非教会办的近代学校,复旦与南洋在徐家汇双雄并立,远近闻名。 复旦与南洋交谊深挚,师生往来密切。早在1902年,蔡元培任职南洋特班总教习时,就常请马相伯教他学拉丁文,不少师生也随同前往——徐家汇土山湾马相伯寓所,一度成为南洋的特别教室。据特班学生黄炎培回忆:“蔡师和几位教师向马老学拉丁文。我追随前去,这是我初次见到马老……每到夕阳西下,徐家汇周围大道旁,师生三三两两地漫谈散步,一种相亲相爱精神,简直描写不尽。”(黄炎培《我在交大》)1910年,辜鸿铭来南洋任教务长,教授国际法。他自幼留学欧洲,精通八国语言,学贯中西,但性情古怪,为人有点刻薄。据说那年文科举人考试,复旦教员以一篇一百多页英文论文应试,担任典试官的严复看后,大为赞赏,打出满分100分;辜鸿铭复阅时,扣了20分,并在试卷上批道:“Good but too long.”(朱善培《交大掌故》)几年以后,当了复旦校长,他对这位辜先生作何评价,不得而知。 复旦有不少杰出校友,原来都出身南洋。例如,数学家胡敦复,江苏无锡人,早年在南洋毕业,后又转学复旦。1911年他担任复旦教务长时,正值辛亥革命兴起,复旦吴淞校舍被光复军占领,师生居无定所,胡敦复灵机一动,率师生至无锡老家办学。1912年年初复旦返沪,胡敦复遂离开复旦,创办了大同大学。1930年至1945年,他又回母校交大执教,前后长达15年。还有一位南洋与复旦“双料”校友,是国民党元老邵力子。邵力子原在南洋特班学习,与黄炎培同班,蔡元培称他“善为文”。邵力子于1905年转学震旦,复旦公学创办时,他是首届学生。毕业后曾做过复旦校董、当过国文部(后为中文科)主任。后来,邵力子担任国民政府要职,却始终关心复旦,复旦每遇困境时,他总是伸以援手、勉力相助。 另有一些复旦名教授,也与南洋(交大)有历史渊源。中文系教授朱东润,1907年至1912年在南洋外院、中院就读,深得唐文治校长赏识;哲学系教授、书法大家王蘧常,虽未在南洋上过学,却是南洋总理(即校长)、书法家沈曾植的嫡传弟子,后来还师从过唐文治。抗战时期,他一度担任过交大中文科教授。另外,20世纪80年代两位复旦校长,也与交大有缘:谢希德1952年回国后,原被聘到交大物理系执教;华中一1951年在交大物理系毕业后留校。1952年,因高校院系调整,他们转至复旦物理系,后成为有名物理学家、教育家,名扬海内外。 P3-6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