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从延安出发 开国少将张学思夫人谢雪萍口述历史
字数: 335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万卷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 2020-08-01
商品条码: 9787547053874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344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
¥4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本书口述人谢雪萍,她是开国少将张学思的夫人,也是张学良的弟妹;★本书以历史亲历者谢雪萍的口述、首次公开的《张学思自述》为主线,结合相关历史资料,系统、完整地叙述了张氏父子一门四将军,为何独有张学思参加了共产党;张学思是怎么去的延安;张学思为何在抗战期间化名张昉;在冀中前线,夫妇二人经历过哪些九死一生;1945年,在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发布的《二号命令》中,为何突然出现张学思的名字……★张氏家族百年往事,以及张学良鲜为人知的晚年生活等诸多内容首次披露;★本书数十幅插图由开国元勋后人、冀中人民抗日斗争史料研究会、辽沈战役纪念馆定制提供;★书后扫码欣赏歌曲《在太行山上》,由北京开国功勋后代艺术团演唱;★舒朗的版式,双色印刷,增强阅读舒适感。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由谢雪萍口述、朱洪海撰稿的口述历史作品。谢雪萍18岁奔赴延安,是开国少将张学思的夫人,也是张学良将军的弟妹。本书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叙述了谢雪萍奔赴延安与张学思相识相爱,1940年,随张学思率领的“东干队”奔赴冀中前线,亲历了八路军在抗日前线血与火的斗争,以真实经历反映了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军队坚持抗战的历史。第二,张作霖以及张学良时期的张氏家族状况。第三,对张学良的记述和回忆,尤其谢雪萍曾经两次去夏威夷面见张学良,有关晚年张学良的生活状态也是本书的一大特色。为纪念那些为国捐躯的抗日先烈们,书后扫码欣赏《在太行山上》,由北京开国功勋后代艺术团演唱!
作者简介
朱洪海,辽宁师范大学历史系图书馆学专业毕业。做过图书馆管理员,电视栏目策划、编导,图书编辑。先后策划出版了唐德刚版《张学良口述历史》《1944—1948我的战争》等口述历史类图书,走访过大量远征军抗战老兵。本书系后者的修订版。
目录
第一章我歌唱延安/001
第二章大帅府里出来个共产党/023
第三章大浪潮底下浪淘沙/049
第四章乱世中有人向左,有人向右/073
第五章延安:一个终点,一个起点/115
第六章延安式爱情/125
第七章从延安出发/135
第八章冀中前线,滚在刺刀尖上/151
第九章鬼子一下乡,人和兔子就换防/173
第十章漫长的突围/187
第十一章平西军区参谋长/207
第十二章天上掉下来个张学思/227
第十三章海军少将参谋长/267
第十四章一座大帅府,半部民国史/281
第十五章张学良,英雄晚年就是这个样子/309
后记人的一生,究竟应该怎样度过?/331
摘要
“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成天有从各个方向走来的青年,背着行李,燃烧着希望,走进这城门。学习,歌唱,过着紧张的快活的日子。然后一群一群地,穿着军装,燃烧着热情,走散到各个方向去。” 1938年的冬天,一个矮矮的、胖胖的说话极快的年轻人,在他刚刚到达延安3个月时,用一支蘸满了激情的笔,写下了上面这段话,这就是传诵一时的《我歌唱延安》。 这个矮矮的、胖胖的年轻人叫何其芳,这一年他26岁,已经是名动天下的诗人,两个月前,在他的请求下得到了的接见。 也是1938年,美国记者斯诺的《西行漫记》在上海出版,书中关于延安、关于延安的主人的种种描述和生动故事,吸引了诸多悲情抗战中知识青年的注意力。延安,一时成为抗战中国背景中流淌着青春热血的圣地,很多人就是在这本书的影响下奔赴延安的,甚至有的人揣着这本书走到了延安。因为这样一本书,斯诺后来成了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飘扬在宝塔山上的抗战旗帜,吸引了在外强入侵下,渴望热血报国,甚至渴望以马革裹尸还的壮志换取国家命运转折的一代青年。 敏锐的共产党人立即把握住了这次历史性机遇,杨家岭土窑里的说,大量吸收知识分子。9天后,中组部部长陈云在一次公开性的会议上跟进:“现在各方面都在抢知识分子,国民党在抢,我们也要抢,抢得慢了就没有了。” 在这些一到傍晚就喜欢沿着延河水漫步的年轻人中间,有句话流传甚广,叫作:“来则欢迎,去则欢送,再来再欢迎”,他们把这叫作“来去自由”的政策。 大批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开始向这里会集,这是共产党军队历史上的弟一次知识青年从军潮。 没有准确的数据表明,抗战中的延安究竟接纳了多少“从各个方向走来的青年”,只有两个大致推断的数字: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大约吸收了10万名知识青年,其中会聚到延安又“走散到各个方向去”的,大约有4万人。 还是1938年,在广州,一个叫谢雪萍的18岁女孩,无意中注意到了延安,一个她从未听说讨的地方。 谢雪萍口述 我是广西苍梧人,我本来姓李,还不记事的时候,父亲就过世了,我母亲带着三个孩子没法生活,就把我送给梧州一个姓谢的亲戚,所以我后来就姓谢了。 我原来只有个小名叫阿间,到了谢家才有了大名,谢家本来是梧州很有名的商户,但是后来男人去世,家里就变得很穷了,我的养母就要把我嫁给人家做小老婆。我那时候十三四岁,知道了就不干了,就从广西梧州跑到广州,到广东纺织厂做工人打工,我还去过香港打工。 这时候就给自己改了个名字叫谢雪萍,为什么叫雪萍呢?就是我不在这里待着了,我要远走,像浮萍一样漂泊异乡,去改变生活、改变命运。 广东纺织厂在广东是有名的,规模很大,有好几个车间。工厂旁边就是廖仲恺的工人夜校,那时候没文化,就上夜校去学习。夜校里有好多刊物,因为廖仲恺也是老革命者,所以那里的好多刊物都是比较进步的。 当时有一个叫邹韬奋的,是个很有名的文化人,他办了个刊物叫《激流》,是一本进步刊物,刊登过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招生的广告,我就看到了,但是当时没有怎么往心里去。 1938年日军轰炸广州,把我们工厂给炸了,被炸时我就在工厂里面。工厂被炸停工了,我没地方去,到哪去生活呢?就想起《激流》上面的这个广告了。 一看,他是到哪报名呢?八路军驻广州办事处,这时候国共已经合作了。 我说这个地方挺好的,去看看,就拿着这本杂志去一问呢,你只要有路费,自己到那以后,又管吃又管住,又管学习。哎哟,我一听高兴死了。去延安就是这么回事,奔生活嘛,这是1938年的事,我18岁。 抗战时期,八路军先后在国民党统治区十几个主要城市设置了办事处,承接多种功能,其中一项就是,向八路军、新四军根据地输送力量。广州办事处主任是云广英,新中国成立后,这位中央红军时期的团政委对其子女回忆说,广州办事处期间大约输送了上千人到各根据地。 不知道云广英是否亲自接待过这个18岁的普通女孩,战火纷飞的年代,一个人犹如熙攘世界中的一朵浪花,一个转身就消失在人流中了。P2-4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