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的公共概念研究

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的公共概念研究

  • 字数: 25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刘学斌
  • 出版日期: 2018-06-01
  • 商品条码: 978720113849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8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刘学斌著的《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的公共观念研究》将公共性视为政治的一项普遍属性以及衡量政治文明的尺度。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能较多体现公共性的思想观念(包括但不限于公观念)可以被称为公共观念。其特色有:美好社会政治理想体现了明显的公共性;在国家治理上,强调对公共性原则如天道、民心的遵循;对可能破坏政治、国家公共性的权力及其人格化代表君主,依据公共性原则即道义进行制约;在国家公共性的实现上,主要依靠圣明的君主以及习圣学、守正道;有强烈使命感和献身精神的士人群体。其局限也很明显:社会政治理想的空想性过强;国家治理所依据的有公共性意义的原则科学性不够。其贯彻也主要靠统治者的自觉;以道义对损害公共性的行为进行制约的力度、效度不好,且制度化不够;圣君难有,士人处于依附性合作地位,且文化人格有缺陷,无法完成其公共性使命。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相关概念梳理和界定
第三节公共性的方法论意义
第二章至善之境——中国传统公共观念的集中体现
第一节秩序与和谐
第二节优良道德生活
第三节富强
第三章因道顺人——中国传统公共观念的施政原则
第一节因顺之道
第二节因顺为政
第四章以道制君——中国传统公共观念的制约机制
第一节道、天
第二节先王、祖制
第三节礼法
第五章明君良士(臣)——中国传统公共观念的社会依托
第一节明君
第二节良士良臣
第六章公私之辨——中国传统公共观念的核心议题
第一节公私之诠
第二节公私之用
结语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