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瘦西湖的春天
字数: 32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社
作者: 华干林
出版日期: 2021-11-01
商品条码: 9787519046880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32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
¥3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以散文笔法,书写博大精深和绚丽多姿的扬州文化,全书主要以湖光山色和相关文人典故为内容,讲述扬州故事与诗韵风情。对人物尤其注重资料的把握和解读,有自己的心得。体现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本书语言雅致,典故、诗词的运用,都很有代表性和当地特色。
目录
自序
第一辑 为有源头活水来
故应喚作瘦西湖
唐代扬州风情图
六一居士的琴缘
文章太守说刘敞
谷林堂前说东坡
欧阳修石刻像
只宜诗句问青天
诗意重阳
门墙
拜星参云
第二辑 春风得意马蹄疾
瘦西湖的春天
扬州的秋天
个园山石堪品读
春江花月夜艺术馆解说词
玉龙花苑游记
回眸
那园情
蔷薇架下的弦歌
古城园林好传书
园林多是宅
第三辑 江湖夜雨十年灯
赋得深情满故乡
我为祖国献石油
韦师领我读扬州
我说傅明鉴
大道正行意标新
同事袁野
游于艺
扬州丁氏一指禅
孔先生
师恩难忘
第四辑 数声渔笛在沧浪
我去过桂林啦
儋州来拜苏东坡
闽南掠影
新疆速写
扬州狮子头
泊心园品茶
酒甸品酒
吃的随想
乡情之忆(1)
乡情之忆(2)
摘要
故应喚作瘦西湖 在中国,由于杭州西湖名气太大,以致各地竞相模仿,只要自己的城市西边有一汪清水,便叫作“西湖”。据说清代乾隆年间,全国有三十六处“西湖”。然而,却有一处西湖名字叫得特别,这就是扬州的瘦西湖。瘦西湖也是扬州古城西边的一条河,历史上曾叫作“炮山河”“保障湖”。清末文人王振世《扬州览胜录》说:“湖之水,其源旧发于甘泉、金匮两山,由蜀冈中、东峰出,注九曲池,汇蜀冈前。” 扬州北部蜀冈是大别山的余脉,两千年前,它是长江北岸的岸线。后来由于长江泥沙沉积,扬州蜀冈以南的江滩变成陆地,并逐渐南移,形成了现在长江北岸的平原。瘦西湖最早是在长江南移过程中留下的潟湖,后来成了河道。古时候蜀冈上植被茂盛,雨量充沛,瘦西湖是蜀冈之水流向长江的自然河。到了唐代,扬州城先在蜀冈之上,叫牙城或者子城。唐朝后期,扬州城往蜀冈下的平原发展,形成了罗城。唐代扬州城很大,今天的瘦西湖在唐代是市河。唐代诗人姚合说扬州“园林多是宅,车马少于船”。可以想象,唐代的瘦西湖畔或已有园林存在。 宋代扬州,瘦西湖是扬州城的西护城河,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明末清初。到了清代,运河再次全线贯通,大量的商业资本集聚到扬州。中国文人自古有归隐情怀,所谓“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中国商人大多出身乡野,但大多也具有一定的文人素养。他们虽生活在都市,但常常向往乡村生活,希望回归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而城里地域面积、环境都不能满足这一需求。瘦西湖水道位于扬州城西北郊,绿水蜿蜒,环境清幽,于是富商巨贾们便在沿湖两岸建造私家园林。商人对园林化住宅的迷恋,带动了一方经久不息的造园热潮,形成了私家园林遍地开花、异彩纷呈的城市景观,开启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扬州时代。康乾盛世,扬州不仅经济富裕,而且文人墨客众多,以扬州八怪为代表的近千名书画名家云集于此。同时,清代很多有名文士,如刘鹗、吴敬梓、袁枚等都曾长期生活在扬州。他们靠著书立说、卖字鬻画为生。此时扬州徽商居多,徽州人多地少,生活艰难。要发愤图强走出大山,途径有二:一是考科举,一是做生意。参加科考落榜后,有人便来到扬州这个大码头做生意。扬州是历史文化古城,在扬州,不学文化生意做不好。于是,“商翁大半学诗翁”,很多盐商注重文化修养的提升,家中供养着文人,讨论文学、搜集孤本、教育子女。故而人们对扬州盐商有“儒商”之雅称。而在富商巨贾、达官贵人设计建造园林过程中,文人则起到了艺术高参的作用。 当时扬州人口构成中有本土扬州人、外籍官员;职业有文人、工匠,加之主导扬州经济命脉的商人。他们各自的文化基因,带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因此,由他们所共同构建的扬州城市文化,呈现出多元的文化特性。瘦西湖畔的诸多园林,是当时全国文化交融的一个集合体。这些园林以水面作为共同空间,博采众家之长,既相互分开各有特色,又互为因借和谐共存,从而使瘦西湖在园林美学情趣上显得整体有章,个体有法。 “瘦西湖”之名,最早见于书面文字记载,是清初有名文人吴绮的《扬州鼓吹词》,该书记载:“城北一水,通平山堂,名瘦西湖,本名保障湖。其东南有小金山焉,在城北约二三里……每逢夏日,郡人咸乘小舟徜祥其间以为乐。日夕归来,小舟点点如蜻蜓,掩映夕阳,直如画境,而扬州之风景游览,亦以此为最盛焉。”乾隆年间的扬州,已无可奈何地达到第三次繁盛。人口五十余万,是世界十大城市之一。乾隆二十二年(1757),钱塘(今杭州)诗人汪沆来扬州参与红桥修禊,作《红桥秋禊词,同闵莲峰、王载扬、齐次风作》三首,其一云:“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汪沆生长在西子湖畔,对杭州在南宋时留下的“销金锅儿”印象深刻:“日糜金钱,靡有纪极,故杭谚有‘销金锅儿’之号。”他看到扬州保障湖的冶游之盛,扬州人消费亦如熔金化银之坩埚,与南宋时的杭州好有一比,因而发出“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的慨叹。由此,“瘦西湖”之名正式进入大众视野。 P3-4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