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街光辉灿烂

我的街光辉灿烂

  • 字数: 36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7-01
  • 商品条码: 978720816436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8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复旦大学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开设创意写作专业,本书为复旦大学中文系2016级创意写作艺术硕士班师生的作品汇集,是创意写作系列丛书的第七卷。本卷辑入学员的3篇小说写作训练范例,11篇创意写作作品展示。小说题材多样,主题丰富,各具特色,普遍反映了人性、亲情与友情,描述了各种社会形态下各等人的生存和复杂的心理状态,有悲情,也有喜庆,人文关怀气息浓重。本书的出版对中国高校“创意写作专业”如何优选化地激发学生的文学创作潜能,使其学有所长,并解决该课程由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提供一个样本。
目录
创意写作训练范例:从开题到成型
我的街光辉灿烂*4
作品展示:凼凼转|伍华星6
写作者的勇气和天赋*36
作品展示:福田村的最后一夜|单超君38
素材的处理与创造的乐趣*72
作品展示:梦纹|蒋颖如74
2016级创意写作作品展示
天台上的1978|陈艺璇146
叫爸爸|黄厚斌149
赤壁|李紫豪155
路过|钱雨彤166
敬亭山|申宏伟173
异乡记|施云181
绕指柔|王凯191
暗面|杨海诚200
星|尹路210
牡蛎|俞东越216
山魈|张心怡232
青年作家王侃瑜小辑
短篇小说
冬日花园244
创作谈
散文化的科幻258
附录2016级创意写作MFA专业学生去向262
摘要
     我的街光辉灿烂 余静如 今年在众多MFA毕业作品中出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好些同学都注意到了方言在小说中的使用并在自己的作品里进行了实践。比如黄厚斌在小说中使用了一些广东方言词汇,把普通话中的“走”换做“行”,以“免”替代“不用”.还使用了一些方言中形容词和名词,如“肥腻肥腻”“走仔”“龟龟”等等;单超君使用了杭州的方言,比如把吃东西叫做“食饥”,干活叫“做生活”。这两位同学在创作谈中都表示,是特意选择了方言,黄厚斌为的是“增加陌生化和趣味性”,单超君则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方言来写作,并且“换了语言,竟然让写作靠前的顺畅”。其实在阅读这两位同学作品的过程中,对方言的感受并没有那么明显,因为它们主体上还是以普通话来呈现的,单超君在转向写农村生活的时候很自然地使用了方言词语,这样的自然让人察觉不到方言的存在,也成功营造出了一种真实感和氛周。而黄厚斌则是把方言作为一种点缀和提醒,方言词语会突然出现在以普通话为主的小说里,让人不得不停下来看一看它。另有一位同学伍华星,将方言贯彻在整篇小说当中,下了很大功夫,方言在他的这篇小说中,并不是辅助、提醒或是点缀的作用,方言几乎是这个小说的重要目的。所以这一次我们就选择他的作品《凼凼转》来谈一谈方言写作这个问题。 《凼凼转》小说背景设置在20世纪90年代初,地点是广州一处叫螺涌的待拆城中村。写的是“我”和母亲两人生活的故事。小说的开头是这样:“那日天阴阴,黑仔身水身汗跑来我家,拉开铁闸上的遮布,说:这条街要拆了!”作者直接进入方言的叙述,并不添加注释,对于不懂当地方言的读者来说,“天阴阴”“身水身汗”这样的词汇已经让人感受到一种特殊的气质。上面这句话并不难解.看的人都明白是什么意思,而之后的环境描写中,出现了“周边不高得”“紧密咬着一齐”,等等,基本也是能让人理解的。但作者似乎并不满足于方言词汇给人带来的异质感。接下来又用了“飞机一架架……它们竞不会勾到晾晒的衣衫”、“蜘蛛爬过……就会将翅膀露出,变成蝙蝠”这样一些逻辑跳跃、诗化的形容。这样类似的做法在后文中多次出现。可以说,方言的频繁使用和这样一种对环境的渲染奠定了他整篇小说的基调——把这处叫螺涌的城中村化为一个带有奇幻的异质色彩的世界。这方面他的构思是不错的,这个小说立刻有了他的个人色彩,而不仅仅只是完成一次叙事。 语言和氛围并不足以造就一篇好的小说,小说本质上是一门叙事的艺术,所以接下来,我们还得看作者要写的究竟是什么。伍华星在交代了故事环境和背景之后,开始写到“我”和城中村里小伙伴的交往,并且交代周围的一些人物,这部分读起来颇费力气,作者也没能避免一些初学者常见的问题,比如过多地停留在对某件事物的描述和形容上,这原本是作者的优点,但本身方言的使用已经给阅读造成了一些障碍,对太多的事物展开描述,会使得文本陷入一种更加混乱的状态中,迟迟无法抵达叙述意图的中心。新的人物不断出现,不断被描述,也让文本的内容失去焦点。小说大约进行到三分之一处,才有了一条看似主线的情节出现——“我”和黑仔想要去捉小偷。叙述艰难缓慢地推进,终于出现了整个小说中最有意思的情节,在我看来应该是最关键的情节:找到小偷。并且拜他为师。小偷被他们称为“蟾蜍老师”。这是整篇小说中优选的地方,主人公看起来并不认同偷东西的行为,却和伙伴一起拜小偷为师。主人公年少行为的复杂心理,对周遭的认识和作者创造的这个叫螺涌的地方,以及“天光墟”,这些元素足以造就一篇优秀的作品。作者能够把这些都考虑进来,已经很难得。当然,这篇小说也有不完美的地方,重要的情节——“我”和黑仔追随蟾蜍老师学艺的过程,甚至“我”和黑仔与蟾蜍老师的互动都不太多,看起来几个关键人物之间很多重要的东西并没有得到发挥,许多互动也被省略了。最后“我们”对阻止拆迁所做的反抗行动.多少显得有些潦草。这部分原本可以构成小说的主体,也是最重要的部分,但是都被处理得比较模糊。虽然能够用“我”的视角来解释,但不免仍有些遗憾。 伍华星选择用方言来写这样一篇作品,本身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如果要辨识一部方言写成的作品是否有价值,可以试试抛开方言看这部作品。比如清末的第一本方言小说《海上花列传》,它的价值并非是因为它使用方言写作,而是因为它创造了许许多多鲜活的人物,对时代背景的呈现,以及它有别于传统的结构和技巧。所以张爱玲将其翻译成国语,它依然不失去它的价值。其实当代作家的作品中从来不缺乏对方言的使用,贾平凹、韩少功、余华等作家在一些作品中都会自然地使用到方言。而方言写作在近几年突然引起文化媒体和读者的注意,和金宇澄的《繁花》也有一定的关系。金宇澄为了读者好理解,对方言也进行了一番改造。在《繁花》获得茅盾文学奖之后,突然出现了不少用方言写作的作品,其实方言倒不该是写作者的执念,它也是抵达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