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谁坑了中国企业?

谁坑了中国企业?

  • 字数: 15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刘洪
  • 出版日期: 2016-01-01
  • 商品条码: 9787220096570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30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新华社资深记者,文笔犀利 眼光独到,极富现场感,可读性强 ★财经圈人脉深厚,多位财经大牛推荐 ★其微信公众号“牛弹琴”阅读量达到10万+的大号 ★《习近平时代》英文版作者,与政商界关系良好
内容简介
刘洪著的《谁坑了中国企业》讨论的是:过去几年间,中国企业在欧洲、非洲、大洋洲和东南亚各国投资中频频出手,却又屡屡受挫。中国矿工加纳淘金惊魂,中海油两次海外并购得失,华为饮恨美利坚……
在这一连串轰轰烈烈的海外投资中,我们看到的是国内企业海外投资运营经验的缺乏,是国际准则以及话语权的缺失,看不到的是国际关系风诡云谲背后的文化差异和心理认同的鸿沟。
未来十年中国企业如何披荆斩棘,海外投资路在何方?
作者简介
刘洪,江苏张家港人,国际新闻领域资深记者,曾先后在耶路撒冷、华盛顿等地当驻外记者,现为新华社《环球》杂志副总编辑、国际广播电台等多家媒体的特约评论员、微信公众号“牛弹琴“创始人人,应邀在《经济参考报》《中国证券报》等报刊开设专栏,著有《习近平时代》(英文版)、《公司的力量?决战华尔街》《美国“阴谋”》等书籍。
目录
中国淘金矿工加纳惊魂
中国矿企开发缅甸铜矿风波
上汽40亿跨国买教训
中钢在澳洲的甜蜜和苦果
华为难撼美国潜规则
中国工人喋血赞比亚
中铁饮恨波兰高速公路
三一状告奥巴马背后
陕西西色遭遇美国“金矿门”
中海油两次海外并购的经验教训
将中国书卖到国外去
联想蛇吞象并购的成与败
新洲的俄罗斯噩梦
中铁建泪洒沙特轻轨
中石油在秘鲁的探索
万达出海,“红旗”与银幕
中铝投资折戟蒙古国大漠
西洋集团朝鲜投资疑云
高铁――中国制造走出去的急先锋
中投兵败华尔街
摘要
    中铁饮恨波兰高速公路
     中铁公司事件提醒中国企业,中国海外投资要注重质而不是量,要注重分析地域的不同性。比如中国企业之前在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海外投资取得了成功,但这种模式不可复制;比如欧洲市场与发展中国家接近不同,低价竞争的“中国速度”也是不可复制的。
     2011年,对中国中铁公司来说,实在不是一个好年份,且不讲震惊全国的动车事故,在遥远的波兰,损失正在不断扩大。造成重大损失的项目,是波兰一条高速公路的建设工程。这条高速公路连接波兰首都华沙和德国首都柏林,是2012年波兰和乌克兰联合举办欧洲杯的一项重大基础设施。按照招标要求,项目须在2012年5月31日前建成通车。2009年9月,中铁旗下的中海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标其中的A2标段,总长约30英里(1英里约等于1.6公里),合同金额13亿波兰兹罗提,约合4.72亿美元。这个价格,实际不到波兰政府预算的一半,波兰政府当时的心理价位是28亿兹罗提,因此中铁的价格一出,市场惊诧不已近20家同业竞争对手向欧盟指控中国公司“低价倾销”。
     中铁出如此低价,原因大致有三个。
     第一是能力自信。中国承包的工程,大多是中国工人来建设,中国的人力成本很低,因此有压缩报价的空间。第二是着眼长远。欧洲市场进入很难,先打开波兰市场,建立一个样板工程,这样也有助于在欧洲开拓。事实上,该项目一度被中铁公司称为“迄今为止中国中铁系统在欧盟国家专享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英国《金融时报》也称:“中铁公司是中国第一家在欧洲获得如此大型高速公路项目的公司。”
     第三,还有所谓的“中国策略”。这在国内屡见不鲜,具体表现则是低报价,然后慢慢抬价对方因为工程太重要,拖不起,最终不得不支付额外的费用。
     当然,波兰方面选择比较陌生的中国公司,也有其特定目的,最根本的则是中国公司的报价低,而且,按照媒体的报道,波兰基建项目以前主要由欧洲建筑商包揽,波兰想利用引入中铁公司这样的中国公司,压低国内的整体基建价格。但不想,中铁公司的表现最终让波兰政府大吃一惊。自2012年5月开始,该项目因拖欠费用,引发多起分包商游行示威与烧砸办公场所等暴力事件,招来波兰政府、媒体及社会对中国企业的广泛批评。中铁公司蒙受巨额损失,其拓展波兰乃至整个欧洲市场的努力被废。而作为池鱼之殃,多个中波投资项目搁浅。
     直到2012年欧洲杯开幕时,该条高速公路也未开通。
     在总结类似“走出去”问题时,时任中信集团董事长的常振名曾说,在海外投资时,必须要坚持商业原则,保证项目有合理的盈利空间。“商业谈判,不能跟国内做项目一样,互相压价,压到最后没有利润空间了,这样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 P75-78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