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寻找加西亚

寻找加西亚

  • 装帧: 简装
  • 出版社: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作者: 李春蕾
  • 出版日期: 2019-01-01
  • 商品条码: 9787515824307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把信送给加西亚》优选销量超过800000000册,世人皆知加西亚,对真正的主人公罗文反而本书对其进行了很好规视角解读所有职场人士的精神之“钙”工作焦躁时的“清心咒”,职场疲惫时的“原动力”
内容简介
一篇小小的文章为何历经百年仍熠熠生辉?一件小小的送信任务因何让美国总统交口称赞? 很好规解读发行量赶超《圣经》的职场奇文!《把信送给加西亚》在优选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其中体现的职业精神在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仍然适用。《寻找加西亚》则从这篇经典文章发展而来,进行了与时俱进的扩展和解读,在结构上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讲述罗文的故事,下篇讲述如何培养罗文的品质。下篇与上篇密切联系,从罗文(员工)、加西亚(客户)、总统(老板)等角度展开论述,不同角色对“罗文”的要求不同,培养相应品质的方法和理念也有所差异。本书没有一味地说教,而是利用古今中外的大量故事、案例来辅助读者理解书中的思想。
作者简介
阿尔伯特?哈伯德(Elbert Hubbard)(1856-1915),美国有名出版家、作家,罗依科罗斯特出版社创始人,《菲士利人》和《兄弟》杂志的总编辑,被人们称为“东奥罗拉的圣人”。除了为自办的两份杂志撰稿外,哈伯德的主要著作还有《短暂的旅行》《现在的力量》《自己是大的敌人》《》,等等。
目录
上篇 罗文简史
人物介绍
安德鲁?罗文
加西亚
阿尔伯特?哈伯德与《把信送给加西亚》
把信送给加西亚(中文译本)
《把信送给加西亚》英文原稿
《把信送给加西亚》的由来(原作者序)
麦金利总统的公开信
罗文的古巴岛送信之旅
总统之命
接受任务
踏上险途
海上遇困
丛林激战
终于相见
踏上归途
下篇 罗文是怎样炼成的
“罗文”――员工:热爱、坚持、忠诚、执行锻造成功品质
没有什么比热爱更能让你优秀
我待工作如初恋
放弃者绝不会成功
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
优选的危险是无所行动
万夫一力,天下无敌
把每一件事做到很好
与企业“一体化”
八块腹肌来自每天的坚持
忠诚第一
“麦金利”――管理者:担当、感恩、奉献铸就企业精英
责任:担当的情怀,不推卸的品格
荣誉感:看不见的力量
懂得感恩的人运气都不会差
不平凡,从敬业开始
懒散是一剂人生毒药
做事要有“钻”的耐性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借口是无能的表现
所谓活着的人,就是不断挑战的人
吃亏就是占便宜
大道至简
“加西亚”――客户:负责、远谋、认真,提供非凡服务
让问题到“我”为止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心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
提前5分钟,让自己更出色
善谋者胜,远谋者兴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糊弄只会回报“三个一”
万事敌不过“认真”二字
“那封信”――各类工作:勇、勤、细、韧,提升职业价值
责任在8小时之外
敢于向“不可能”挑战
扩大“承担圈”,放大“成功圈”
成长与安逸永远无法共存
可怕的不是危机,而是麻木
不为懒惰找借口
不放过任何一个小问题
优秀的人永远不会抱怨
做一只爬到金字塔顶的蜗牛
走少有人走的路
自信人生二百年
摘要
    把信送给加西亚(中文译本)
     在所有与古巴有关的记忆中,有一个人总能脱颖而出,他就是罗文。1898年,西班牙和美国爆发战争,美国急需与古巴起义军加西亚将军建立联系,但是加西亚在古巴的深山密林中作战,没有人知道他的具体位置,美国无法通过邮件和电报联系到他。面对紧迫的战争,美国总统麦金利必须尽快与加西亚将军取得合作。
     怎么办?
     有人对美国总统说:“如果有人能为您找到加西亚将军的话,那这个家伙一定是罗文。”
     罗文被找来,拿到一封给加西亚将军的信。这个叫罗文的“家伙”把信用油皮纸袋密封好,紧紧地贴心放好。然后他乘坐一条敞篷小船出发了。历经四天,罗文在古巴海岸登陆,然后一头钻进了古巴茂密的丛林里。克服种种险阻,在这个危机四伏的地方徒步穿行了三个星期后,罗文到达了古巴岛的另一端,找到了加西亚将军,成功地把信送到了。
     这里,我无意讲述罗文送信的细节,我想强调的是,在麦金利总统把给加西亚将军的信交给罗文时,罗文接过信并没有问:加西亚将军在哪里?怎样才能找到他?我能得到什么帮助?……这里只有任务和马上行动,而且很后完美地完成任务。像罗文这样的人,应该为他塑一座不朽的雕像,竖立在美国各所高校里。年轻人需要的不仅是书本知识或者这样那样的教导,更需要一种能让他们挺起脊梁的精神,这会让他们对信任忠诚、立即采取行动、全心全意去完成任务,这种精神就是――“把信交给加西亚”。
     加西亚将军已经过世了,我们不用再给他送信了,但还有很多“加西亚”需要我们“送信”。
     所有苦心经营一家公司,手下有很多员工的企业家都曾一次又一次为普通员工的愚蠢感到震惊――不是无能,而是不愿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情。
     亲爱的读者,你们可以想象一下:你现在坐在办公室里,有6名员工在打电话联系业务。随便找一个员工给他一项任务:“你去《百科全书》里查一下,给我写一个关于柯勒乔生平的简短备忘录。”
     那个员工会镇静地说“好的,老板”,然后去执行任务吗?
     这接近不可能。他会面目呆滞地看着你,问你下面的一个或几个问题:
     柯勒乔是谁?
     哪本《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在哪里?
     这在我的工作职责内吗?
     您说的不是俾斯麦吧?
     为什么不让查理去做呢?
     这个人死了吗? 这件事急不急?
     我可不可以把书拿过来您自己查?
     您想知道什么?
     我可以和你打赌,输一赔十,你回答完这些问题,告诉他怎么去查、你要这些资料有什么用之后,那个员工会出去找另一个员工来帮助他完成你布置的任务――然后回来告诉你根本没这个人。当然我可能赌输,但按照大数定律我不会输。
     当然,如果你能够看得很清楚的话,你是不会对你的员工解释在哪里可以查到查理的信息,而是会微笑着说:“不用了,你出去工作吧。”你要做的是自己把这个工作完成。
     这种行为的被动,道德的愚行,意志上的懈怠和惰性,还有这种姑息的作风,如果放任蔓延的话,这个社会可能会陷入崩溃沦陷的危险境地。如果人们为了自己都无法自动自发地主动行动,他们又怎么可能会因为他人而有所作为呢?
     比如,你刊登招聘启事,需要招聘一名速记员,然而,你会发现来应聘的人中,很多人连基本的拼写都难以很好地完成,甚至可能他们自己都不认为这应该是作为一名速记员的必要条件。
     我们能指望这样的人“把信送给加西亚”吗?
     曾经,在一家大型公司里,一个公司管理者指着一个人对我说:“你看那个职员。”
     “我看到了,他怎么了?”
     “他是一个很不错的会计,但是,如果我派他到城里去办事的话,他可能完成任务,也可能在路上东逛西逛,等到市区的时候,就接近忘记自己是去干什么的了。”
     这种人你能派他去“把信送给加西亚”吗?
     对于那些拿着微薄的工资日复一日辛苦工作的工人,为求温饱而背井离乡的人,很多人会表示同情,同时把那些雇主骂得体无完肤。
     但是,从来没有人提到过,那些雇主付出很大精力,花费时间去敦促那些不求上进的懒虫们积极主动起来,去提升自己来做点需要更多脑力的工作;也从来没有人提到,为了让那些没有人监管就投机取巧、敷衍了事的员工勤奋起来,有多少雇主付出极大的耐心和努力。
     在每个商店、工厂、企业里,都有一个不断淘汰的过程。对于那些没有能力增加企业利益的员工,老板们会不断淘汰掉,而那些有能力的员工则被留下。无论什么时候,无论经济景气不景气,这种淘汰机制都一直存在。尤其是,当公司经营艰难、就业机会不多时,这种淘汰就体现得更加明显――那些不能胜任工作、没有能力、不值得留下的人,都被公司拒之门外,只有很能干的人,才会被留下来。
     这就是适者生存。为了自己的利益,每个老板都只会留下那些很好的员工――那些能“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这就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
     我认识一个人,虽然他很好聪明,但却无法很好地管理自己的事情,对他人来说这个人没有太大价值,因为他老是疯狂地怀疑他的雇主在压榨他,或者存心要压迫他。他没有能力管理其他人,也不愿意被别人管。如果你让他去“把信送给加西亚”,他的回答极有可能是:“你自己去吧。”
     现在,这名男子走在街上寻找工作,风吹过他身上的破旧外套。认识他的人没有敢雇用他的,因为他是一个经常不满的易怒者。他不懂道理,他考虑的只有自己。
     当然,我知道,这种道德不健全的人比那些肢体不健全的人更不值得同情。不过,我们更应该对那些付出毕生精力经营一个企业的人报以同情,别人下班了,他们仍然在工作;他们华发早生,因为要付出很大的心血管理那些对工作心不在焉、偷懒懈怠、毫无感恩之心的员工。我们要知道,如果没有他们的努力和心血,那些员工可能会挨饿并无家可归。
     我是不是说得言过其实了?有可能吧。但是,就算整个世界变成了贫民窟,四周都是落魄之人,我也要为成功者说几句公道话――他们不畏艰难,顶着管理下属的种种烦恼和压力,终于他们成功了;但成功后却发现:不过是一场虚无,下属们为公司干活不过是为了衣食住行而已。
     我也曾经为了一日三餐而替他人工作,也曾作为老板为他人提供解决一日三餐的工作,我深知两者之间的酸甜苦辣。贫穷没什么好的,更加不值得推崇,衣衫褴褛没有什么值得炫耀和骄傲的。我们要知道并非所有的老板都是所谓的“剥削者”,集贪婪、专横于一身,还采取高压手段压榨员工,就像并非所有的穷人都是良善之辈一样。
     我从内心欣赏那些老板不在的时候仍然认真工作以及回到家里仍心系工作的人。那些接受了“给加西亚送信”的任务,只是默默地把“信”收下而不去问任何愚蠢的问题,也没有暗地里打算回头就把“信”扔进附近下水道里,而是一心一意地去送信的人,永远不会被炒鱿鱼,也永远不用靠罢工去争取提薪。整个漫长的人类文明史都在焦急地找寻这样的人,这样的人所有的要求都应该得到满足,他们是如此珍稀,任何老板失去他们都会损失惨重。
     每个城市、村镇,每个办公室、每个商店和企业都需要这样的人,整个世界都在呼唤,呼唤那个能“给加西亚送信”的人。
     P6-11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