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传媒时代的文学存在——以严歌岺的创作为例

传媒时代的文学存在——以严歌岺的创作为例

  • 字数: 183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红旗出版社
  • 作者: 杨利娟
  • 出版日期: 2017-07-01
  • 商品条码: 9787505140578
  • 版次: 1
  • 开本: B5
  • 页数: 215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4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大众传媒是当今社会文化空间中占主导地位的结构性力量,它不仅推进着文学的生产和传播进程,而且催生了文化市场的形成。《传媒时代的文学存在:以严歌苓的创作为例》通过考察严歌苓作品在纸媒、影视和网络媒介传播中所产生的交流与互动,探讨文学在媒介作用下发生的价值倾斜和审美转变,索解传媒时代“文学性”与媒介的新型关系。
作者简介
  
目录
内容提要
绪论 传媒视域与文学研究
一、传媒视域——文学研究的新视野
二、传媒时代的文学书写
三、论题的提出与构想
第一章 严歌苓作品的印刷媒介传播
第一节 市场经济语境下的印刷传媒嬗变
一、报纸文学副刊时代终结
二、文学期刊艰难突围
三、图书出版启动市场化转型
第二节 严歌苓作品的印刷媒介传播
一、在期刊的摇篮中成长
二、借获奖与文学评论提升知名度
三、在出版市场化运作中走红
第三节 严歌苓作品印刷媒介传播的冷思考
一、市场语境下文学期刊的困境与突围
二、文学评奖机制的文化反思
三、作家是否需要经纪人
第二章 严歌苓作品的影视传播
第一节 大众文化时代的影视诉求
一、消费社会与视觉文化的产生
二、媒介技术与视觉文化的勃兴
三、文学创作的影视化转型
第二节 严歌苓作品的影视改编
一、严歌苓小说的影视化特质
二、影视改编对严歌苓作品的重构
第三节 文学与影视联姻的文化反思
一、文学借助影视媒介拓展生存空间
二、文学与影视合谋的商业症候
第三章 严歌苓作品的网络传播
第一节 互联网时代的文学传播
一、网络文学横空出世
二、文学网站蓬勃发展
第二节 严歌苓作品的网络传播
一、互联网世界中的严歌苓
二、网民对严歌苓的评价
第三节 网络传播时代文学的嬗变与忧思
一、互联网时代的文学嬗变
二、网络传播时代的文学忧思
第四章 传媒时代严歌苓创作的应变与坚守
第一节 传媒时代的文学生存图景
一、大众传媒权力膨胀与文学的边缘化
二、大众文化的崛起与文学的大众化
三、文化产业化与文学商品化
第二节 传媒时代严歌苓创作的应变与坚守
一、严歌苓创作的大众化倾向
二、严歌苓创作的文学坚守
第三节 严歌苓跨媒介写作实践的困境
一、严歌苓与影视共谋的文学表达困境
二、严歌苓坚守文学立场的“抗拍”悖论
结语 传媒时代文学何为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