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转型社会与文学湘军的地域经验

转型社会与文学湘军的地域经验

  • 字数: 276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 作者: 聂茂,姚竹
  • 出版日期: 2023-06-01
  • 商品条码: 978751946956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8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充分展示转型社会中国传统价值、文化观念和道德秩序摇摇欲坠所带来的社会阵痛,探讨了文学湘军的精神命途与漂泊之苦的思想根源,阐释了他们在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物质与精神之多重困境下的心灵成长。文学湘军努力展示平凡个体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种种纠葛,揭示现代人面对社会急速变化所遭受种种尴尬的真实处境,他们推崇感性化、细节化的话语形态,反映底层人物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命运挣扎,他们往返于乡士与都市、传统与现代之间,既批判乡村的落后、呼唤都市文明,又抵触都市文明对于传统农村的侵蚀与冲击,努力重构地域经验中的温情故乡,一定程度上彰显了文学湘军的社会责任和刻骨铭心的正气之美。
作者简介
聂  茂  男,湖南祁东人。2003年毕业于新西兰怀卡托大学文化传播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与网络文学。现为东莞理工学院“杰出人才岗位”特聘教授,中南大学湖南红色文化创作与传播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奖评委,台湾唐奖汉学奖评委,湖南省小说学会副会长等。在《文学评论》《人民日报》理论版等发表评论数十篇,主持国家重大文化工程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等10余项,获第九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二等奖、第七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推优专著奖、1998年湖南省青年文学奖、《人民文学》创刊45周年优秀散文奖。2018年推出7大卷“中国经验与文学湘军发展研究”书系。2019年出版万行长诗《共和国英雄》。2021年出版5大卷“21世纪都市文化跨学科研究”书系。学术专著《中国经验的文学表达》英文版、长诗《英雄之歌》蒙古文版等多部作品在国外出版。姚  竹  女,湖南衡阳人,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哲学系博士后,奥克兰大学教育学博士,十年境外与海外研究和教学经验,主讲教育心理学和学术论文写作。研究方向:网络教育与网络文学。在高水平期刊中发表英文论文多篇,其中国际权威期刊一篇,论文发表在Gifted Child Quarterl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struction、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并有论文发表在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in Anglophone Countries: Perspectives from New Zealand、《中国网络文学年鉴》(2021)与《城市文化评论》等书籍中。刘颂,教育学博士,副教授,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专业负责人,马萨诸塞大学波士顿分校访问学者,长期从事融合教育、特殊儿童数学认知发展与教育等领域的研究,发表数十篇核心期刊学术论文,翻译多部有关差异教学、课程评估方面的著作。
目录
绪论文学湘军的文化想象与地城经验
第一节人民文学重新出发——地域经验的书写方向
第二节民族精神的价值重构——文学湘军的自觉选择
第三节湖湘文化的深耕细描——文学湘军的价值原点
第四节文化自信的叙事定力——人民文学的审美需要
第一章本土记忆:文学湘军的民族书写
第一节沈从文:湘西文学的“希腊小庙”
第二节孙健忠:民族文学的承继和赓续
第三节黄永玉:无愁河里的诗意与灼痛
第四节蔡测海:精神家园的真实与荒诞
第五节彭学明:多维语境下的灵魂重构
第六节李怀荪:《湘西秘史》的民族志书写
第二章政治叙事:文学湘军的主流价值与自觉意识
第一节文学湘军的精神滋养与责任担当
第二节文学湘军的自觉意识与价值追求
第三节拟态环境的现实力量
第四节文学湘军政治叙事的理性资源
第五节文学湘军政治叙事的经世致用
第六节文学湘军政治叙事的困境与突围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