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长风破浪——郑和下西洋航海技术研究

长风破浪——郑和下西洋航海技术研究

  • 字数: 35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山东教育出版社
  • 作者: 陈晓珊
  • 出版日期: 2020-04-01
  • 商品条码: 978757011000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4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除了宝船的设计建造,郑和船队还使用了哪些技术保证安全远航?下西洋给中国航海技术带来怎样的变化?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陈晓珊副研究员以古代世界航海技术发展为背景,分析郑和下西洋的重要事件及相关航海技术的来源与变化,指出下西洋壮举以宋元以来中国航海事业的快速发展为基础,船队系统地吸收了当时中外优选的航海技术,其成果又向中国民间扩散,促成此后几个世纪里中国航海技术的基本格局。
作者简介
陈晓珊,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古代航海造船技术和历史地理研究,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目录
第一章 洪武海运:前郑和时代的明朝国家航海事业
第一节 从《大元海运记》和《海道经》看郑和下西洋之前的航海技术
第二节 明初海运军队的组织与运转方式:以《西洋朝贡典录》作者黄省曾家族为例
第二章 郑和船队的航行阵型与信号传递
第一节 靖难官军与锦衣卫在下西洋船队中的作用
第二节 明代水战与航行中的船队编组和指挥方式
第三节 旗号与灯火在古代航海中的应用
第三章 定量航海技术和航海指南在郑和下西洋前后的变化
第一节 过洋牵星术:下西洋船队对印度洋地区航海技术的借鉴与吸收
第二节 铅锤测深与短时段计程技术的来源与传播:兼论计量单位“更”的演变
第三节 从航海指南书写方式的变化看郑和下西洋对中国航海科技的影响
第四章 下西洋航路上的航行风险与应对技术
第一节 顺风、候风与险风:风帆时代的航行动力和应急对策
第二节 “针迷舵失”与线缝船:古代航海者应对岛礁区风险的方式
第三节 古代航海文献中的海洋环境与生物导航
第四节 从天妃与针、舵、水柜等诸神信仰看航行中的常见问题
第五章 郑和下西洋之后的明代官方航海事业衰退现象
第一节 遮洋海运与郑和下西洋军队的最终去向
第二节 成化十九年出使满剌加海难事件对明朝海外交流的影响
第六章 后世流传的郑和下西洋相关问题分析
第一节 郑和航海档案被焚传闻之误传与变迁
第二节 “疑古”与“信古”之间的20世纪以来郑和宝船技术史研究
附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