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茉莉窨香 福建福州茉莉花种植与茶文化系统
字数: 266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作者: 刘馨秋
出版日期: 2019-12-01
商品条码: 9787200151268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58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
¥8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记忆中,父母每次带回的花茶,有时带包装,有时不带。包装也只是普通的圆筒纸壳儿茶叶罐,有盛2两的,也有盛4两的。与现在相比,儿时的花茶包装简直称不上包装,可不管是简陋的罐子还是更加简陋的塑料袋,只要一打开,扑鼻的花香就会顷刻充满整个空间……”
作者以自己童年记忆中的茉莉花茶的为引子,使读者从一开篇便沉浸在一缕浓郁的花香茶韵中。而后对茉莉花茶的前生今世追根溯源,代领读者走进茉莉花茶文化遗产地——福州,浸润在那超市的的空气和绿色的海洋之中,体会那里良好的自然环境对茉莉花种植的影响。传承至今的茉莉花茶窨制技艺程序如何,古往今来茉莉花茶如何品鉴小酌,未来的花茶老字号何去何从?相信没有哪位茉莉花茶爱好者会错过这本《茉莉窨香》!
作者简介
刘馨秋,1982年出生,辽宁沈阳人。南京农业大学茶学博士,科学技术史博士后。现为南京农业大学副教授,普渡大学一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研究联合中心秘书。长期从事茶叶历史文化、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统村落保护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1部。
目录
主编寄语苑利/001
序言刘馨秋/001
童年的花茶记忆/001
谈谈古今茶类/011
花茶溯源/023
历史上的福州名茶/035
得天独厚的有福之州/049
人间第一香花/065
辉煌的“茶叶世纪”/083
陈贻琪与“雨花提香”/105
窨制工艺/121
茶引茉莉香/143
古代文人的茉莉情结/153
从品花茶扯到饮茶流变/167
花茶茶艺与感官审评/179
花茶的功效/189
茉莉的用途/201
百汤百味福州菜/207
临水夫人与临水茗/227
是繁荣发展,还是正在复兴/231
老字号的重任/243
后记/257
摘要
作为一个北方人,浓郁的茉莉花香是茶留给我的第一印象。 父母单位发给职工的“保健茶”就是茉莉花茶,所以花茶是家里长年不断供的茶,当然,几乎也是专享的茶。“保健茶”通常在每年的七、八月份东北最热的时候才发,用来给职工避暑降温,所以又叫“降温茶”。大约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每年一次,后来也有发白糖的,再后来直接发钱,不过偶尔也会花茶、白糖、钱一并发,总之,持续了很久。 记忆中,父母每次带回的花茶,有时带包装,有时不带。包装也只是普通的圆筒纸壳儿茶叶罐,有盛2两的,也有盛4两的。用2两的盛茶就会发两罐,用4两的就只有一罐,反正总量就是4两。这是我爸单位的惯例。我妈单位每次发半斤,但是没包装,仅用塑料袋提回来。在那个茶叶还没有被过度包装的年代,能有个简陋朴素的纸壳儿茶叶罐就算是讲究的,茶叶喝空了也是必定舍不得扔的。不像现在,这些年我自己扔掉的茶叶包装就不知道有多少了,提袋里面装大礼盒,大礼盒再套小礼盒,小礼盒里还有小包装……从外到内一层一层的。材质形状更是各式各样,想必商家也是花了大成本设计、生产的,所以我扔的时候也常常会心存不舍,偶尔留下个附带的茶托,或者撬下粘在盒子上的半颗真假难辨的小宝石,最终又在某次搬家时一并扔掉。 与现在相比,儿时的花茶包装简直称不上包装,可不管是简陋的罐子还是更加简陋的塑料袋,只要一打开,扑鼻的香气就会顷刻充满整个空间。 花茶香气的产生受控于两个关键环节,一是茉莉花能否优选限度地释放香气,一是茶叶能否优选限度地吸附香气。几十年来多少专家致力于研究茉莉花的释香机理和影响因素,致力于研究茶叶表面吸附与毛细管凝聚作用,致力于研究茶坯含水量、茶坯结构特性、堆温、配花量、白兰打底、窨制时间等因素,为的就是在这释放与吸附之间,窖制出高品质的花茶香气。年幼的我并不懂这些,只认为是茶里掺了几片茉莉花瓣而已。 专业评茶通常以外形为先,只是茉莉花香霸占了我对花茶的大部分记忆,所以在我的评价标准中香气第一,外形只能排第二。当然,与香气比起来,20世纪80年代前后东北的茉莉花茶外形似乎并不优雅。干茶呈条状,条索粗松,色泽暗黑,掺杂些许白里泛黄的茉莉花残骸。如果以较高的评茶标准“条索紧结、色泽鲜活”来衡量,这是典型的劣质茶。而且传统的茉莉花茶成品是要将花渣筛掉的,并不同于现在那些带有完整花骨朵儿点缀的新产品。所以那时掺杂的残花,只是漏筛了而已。 不只外形不好看,那时冲泡茉莉花茶时候也没什么讲究。我妈在单位都是直接泡一大壶,再加些白糖调和苦涩,大家一起喝,单纯为了消暑解渴。这倒让我想起读博士那会儿看的一篇关于茶中加糖的资料。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在荷兰人确立的欧式饮茶基本礼仪中,饮茶时多半会加入昂贵的砂糖。茶与砂糖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是自发产生的,因为在17世纪,欧洲的砂糖还需仰赖进口,其昂贵程度可想而知。砂糖与茶叶一样,也是代表身份和地位的奢侈品。在昂贵的茶叶中加入昂贵的砂糖,可以说是皇家奢华气度的一种表现,砂糖不仅代表声望,也是流行于欧洲的时尚调料。 在家里泡茶也是简单至极,抓一把花茶丢进搪瓷缸子,再从窗台上的茉莉盆栽中掐两朵新鲜茉莉花,就像现在带有完整花骨朵儿点缀的新产品一样,加满开水,接着就是一整天的花香满屋。至于入口之后的苦涩,只有喝的人知道。 P2-5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