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美的复兴

美的复兴

  • 字数: 20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作者: 白先勇
  • 出版日期: 2020-12-01
  • 商品条码: 978755945204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68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文学与美,最终还是一个“人”字。
此书是理解和体悟白先勇文艺脉络最为完整的一部文化散文集,主要收录关于文学、艺术活动的新篇章。白先勇在书中谈小说的创作经验,谈昆曲的美学价值,谈《红楼梦》的前世今生,谈文化经典的保存与流传以及如何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时间跨度,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直至如今。
白先勇所念想的是,重新发掘传统文化的精随,并接续现代世界的新文化。可见,实现我们自己的“文艺复兴”,是白先勇心中多年来的一个夙愿
作者简介
白先勇,当代著名作家,祖籍广西桂林,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后赴美国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室研习创作,并获硕士学位。
目录
自序 我的“文艺复兴梦” 
辑一 现代文学
《现代文学》,培养了台湾年轻一代很优秀的作家。
《现代文学》的回顾与前瞻
《现代文学》创立的时代背景及其精神风貌
辑二 游园·惊梦·孽子
千千万万个折磨,接受最后一刻的审判,
千千万万个工作,换取最后的一场欣赏。
游园惊梦二十年
白先勇、胡伟民往来书信
三度惊梦
《孽子》三十
《孽子》的三十年变奏
勾动人心的一出大戏
辑三 昆曲新美学:《牡丹亭》《玉簪记》
一种表演艺术如果没有年轻人的参与,不会有辉煌的前途。
昆曲新美学
一个是“美”,一个是“情”
昆曲复兴运动又一章
辑四 红尘历劫:谈《红楼梦》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块石头,掉到红尘里面去,都要历经劫难。每个人都在红尘里面历劫。
我们每个人都在红尘里面历劫
戏中戏:《红楼梦》中戏曲的点题功用
红楼人物五讲
辑五 对话录
人生就是个故事,其实每个人的一生,会讲的话,都是一个很好听的故事。
对谈《红楼梦》
一个人的“文艺复兴”
如果二十一世纪发生中华文艺复兴
摘要
     如果二十一世纪发生中华文艺复兴 我的“中国梦”恰恰是中华文艺复兴,我希望大家都做这个梦!这样子,我们就有希望了。 理大这个场所,我感到很亲切。四年前,我带了昆曲新版《玉簪记》来,在这里演出了六个晚上。去年我也来这里演讲。我非常荣幸理大给我荣誉博士学位。我想了一下该讲什么,最后定下了“如果二十一世纪发生中华文艺复兴”这个主题。在座的可能都知道,这个主题我已讲过许多遍,而且报刊都做了报道,可我还是要讲,直讲到它发生为止(白先生朗朗笑。全场听众热情鼓掌)。当然,题目里有“如果”二字,要发生文艺复兴运动当然十分艰难,可说几乎是奇迹,可我不管是从前教书,或后来推广昆曲,都不断思考: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以来,一直处于弱势地位。我很喜欢各种表演艺术,也有机会在欧美看了许多歌剧、芭蕾舞、古典音乐等西方表演艺术,看的时候,当然也很喜欢并且感动,可最后总有点失落感——为什么那么美好的东西不是我们自己的呢?我们的传统艺术几乎失去了发言权,不管是音乐、戏剧都按着西方的标准走,我们怎么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失去信心了呢?我们也有很美的艺术,却处处觉得自己不如人家。 文艺复兴是西方重要的运动。二十世纪初,我们也希望有自己的文艺复兴,所以才有“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可是,一个世纪过去了,传统文化没有振兴起来。我希望——二十一世纪,我们能走出自己的路子,文化蓬勃发展,和西方争一长短。回看我们几千年来辉煌的文化传统,许多人心中都有个愿望,要重振大汉天声,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在世界上绽放光芒。十年来,我致力昆曲推广,有人不解,我并非昆曲界人,为什么一心推广昆曲。这是我自己的心愿。昆曲是明朝的国剧,独霸剧坛二百年,在我们的表演艺术中,其美学达到很好,影响了整个中国美学。然而,到了二十世纪,昆曲几乎在舞台上销声遁迹,这个衰微的艺术是不是可以回复它的辉煌,重新注入新的生命?十年前,我制作青春版《牡丹亭》,冀望借这出经典戏剧使这个衰微的艺术重生。在二十一世纪,重新召唤观众,尤其是年轻的观众,重新观赏我们具有六百年历史的昆曲艺术。我希望华文世界中的每个年轻人,一生中至少有一次机会邂逅中国传统艺术之美,为这个美打动,重新亲近我们的文化。我们努力募款,让世界各地年轻学子免费欣赏青春版《牡丹亭》,十年来二百三十多场演出,遍及海峡两岸暨港澳,还去了新加坡及欧美多国。在大陆三十多所大学的演出,远至兰州、西安,南至桂林、厦门等从来没有昆曲表演的地方,学生的反应都十分热烈,几千人几千人跑去看。为什么从来没接触过昆曲的学生看了演出那般激动?那岂不是说明了我们渴求重新拥抱自己的传统文化?渴求传统文化浴火重生?二十一世纪不容易发生文艺复兴。二十世纪的“五四运动”“”实际上挫伤了传统文化,导致我们的文化氛围陷入贫血状态,要把它补起来,可要下重药。除了少数专科艺术学校,从小学、中学到大学课程里的美术、音乐、戏剧等科目,一概把自己的传统艺术排除在外,一切以西方为尚,这造成了严重的后遗症。 创作自由,是文艺复兴发生的重要条件。这个题目出于我的“假设”,寄托我对香港的期望或说是非分之想。香港具有的优势是:第一,绝对的创作自由;第二,经济条件宽裕。虽然有钱不一定就能产生好的文化,但没有钱的话,要发展文化的确很艰难。第三,香港荟萃了各地一流人才。香港的大专学院,吸收了许多大陆尖子学生,也网罗了世界各地的有名教授。以上三点,都是文化发展的基础。相对而言,香港地方小,容易管理和凝聚人才。举例来说,我对香港有这样的非分之想:成立昆曲学院,把一流的表演人才吸引过来,在这里演出的昆曲和内地的将有所不同,它灌注香港的美学,包含了香港艺术设计人才的创作理念。听说香港要成立文化局,希望香港的文化局局长具有长远的眼光。现在香港的大学改成了四年制,希望校方多开传统文化的科目,吸引更多学生到香港学习。这些发展文化的根苗,让我们期待美好的远景。香港既有优厚的条件,所差的是发展成文化中心的雄心壮志,要有企业家怀抱文化使命感支持文化事业。香港以商业为重心,这里没有天然资源,地方小,却创造了大财富,可说是奇迹,但是往长远打算,二三十年后,上海很可能迎头赶上取代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香港如果要保持独特优越地位,从金融中心摇身一变,成为文化中心,必定让全世界刮目相看。这需要上至政府下至民间各方面的投入支持,我相信香港有这个可能。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香港是中西文化交流最盛的华人地区,文艺复兴不能单靠传统文化,新的中华文化一定是传统文化吸收了现代元素,融合了西方文化优点而成。现在都爱讲“中国梦”,“中国梦”对我而言,就是文艺复兴(白先生笑吟吟。听众再度鼓掌)。 军事、政治、经济的强大可能一夜之间灰飞烟灭,唯有文化长远深厚,而且影响世世代代。十九世纪时,英国称霸天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