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自证 意识的反身性

自证 意识的反身性

  • 字数: 156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 作者: 姚治华
  • 出版日期: 2020-12-01
  • 商品条码: 978754731716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12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系香江哲学丛书之一。在佛教义理体系中,自证(svasaṃvedana或svasaṃvitti)意味着意识的反身性,这是由陈那(约公元五至六世纪)及其追随者所发展的佛教知识论中的一个关键概念。关于心识能否了知其自身的讨论,在佛教大众部、说一切有部、经量部和早期瑜伽行派中也有漫长的历史,同样的问题后来也在中观和瑜伽行派的追随者之间产生论争。本书是第一部系统研究佛教自证理论在陈那之前发展的著作,作者利用了大量一手汉语、巴利语、梵语和藏语资料,其中很多是第一次呈现于读者面前。本书为佛教心识哲学的研究提供了大量重要材料。
作者简介
 
目录
总序
自序
缩略词表
导言
第一章 起源:大众部
一、自证的起源
二、大众部的自知理论
三、案达罗派关于自知的论证
第二章 驳斥:说一切有部
一、说一切有部阿毗达摩
二、一刹那之智
三、对智之自知的驳斥
四、对识之自知的讨论
五、二心与记忆
六、自性受问题
第三章 综合:经量部
一、经量部:资料来源
二、多心
三、意识
四、自知之证明
第四章 系统化:瑜伽行派
一、瑜伽行及其两个支派
二、早期瑜伽行中的自知
三、自证:陈那
四、证自证:护法
五、后续的发展
结语
附录:重要著作者的年代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