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认知传播学论丛 第4辑

认知传播学论丛 第4辑

  • 字数: 23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7-01
  • 商品条码: 978750785117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0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 本书利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道家思想等观点深度解读认知传播学的本质和意义,思路新颖,且对于学科的发展具有一定启示性;从理论建构与认知传播、社会演进中的认知传播、文化视角下的认知传播、应用实践里的认知传播等角度对所列论文进行分类,有助于读者对认知传播学进行分类系统地学习。
内容简介
《认知传播学论丛(第四辑)》是对认知传播这一跨越边界、思想互浸、有机结合后的新型交叉复合型研究领域进行系统探索的学术论文集,书中具体分为理论建构与认知传播、社会演进中的认知传播等四部分。
作者简介
林克勤,四川外国语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嘉陵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特聘专家,日本札幌大学客座教授,贵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特聘教授,《电影评介》编委。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国家出版基金项目1项、重庆市社科重大和一般项目4项,被评为 2019年 4月国家社科基金办“认真负责的鉴定专家”。专著《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策略与路径创新研究》被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新闻出 版 局 评 为“2019四川 好书”,并经Academic Press引入在美国出版英文版。长期从事文化话语、认知传播学、体认传播学研究。刘利刚,博士,四川外国语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认知传播学会副秘书长,重庆大学艾柯研究所副所长,四川大学符号学—传媒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文化与传播符号学分会常务理事,国际符号学学会会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省社科基金等项目十余项,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北京电影学院学报》《湘潭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 30余篇,部分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全文转载。创作和指导的短片多次在电视台播出、多次获奖。
目录
第一部分 理论建构与认知传播
体认传播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
道家内向传播的观念、路径及其目标
国家视听话语体系的建构策略研究
移动传播视阈下传统文化传播逻辑与策略
具身认知视阈下的主流价值传播创新
第二部分 社会演进中的认知传播
认知传播视阈下广播的质态回归——从“离身”到“具身”
共情理论中的健康传播路径——以医疗类纪录片《人间世》为例
疫情危机倒逼中国制造供应链精益化与数字化的协同创新——系统动力学的视角
传统性别观念、信息传播与女性生育意愿——一项基于育龄女性的量化问卷调查
“她者”的身份认知:体育新闻职业的性别隔离与突围
第三部分 文化视角下的认知传播
民族文化认同视角下高校文创产业的现况、问题和内生路径
重大疫情应对中的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中日韩周边交往与文化传播的特点、问题、策略探析
第四部分 应用实践中的认知传播
县级融媒体中心在推动党史教育进基层过程中的主体担当与关键使命
海洋生态治理中公众参与增进策略——短视频助力知识传播
“反脆弱”风险:技术认知与身体转向——信息传播视角下的伦理争议
形象宣传,品牌的灵魂之歌——浅谈视觉形象对品牌活动的价值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