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创业十年:中国中小民企成长蓝本

创业十年:中国中小民企成长蓝本

  • 字数: 171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广州经济出版社
  • 作者: 彭卫明 宋定龙
  • 出版日期: 2011-04-01
  • 商品条码: 978754540756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85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3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由彭卫明和宋定龙编著的这本《创业十年:中国中小民企成长蓝本》是金德利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卫明先生创业经验精华凝聚,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金德利发展的阶段性规律。他接近敞开,将亲身经历、反思总结、宏观思考、理论探索撰写成书,既有新时代创业者的心路分享,又有21世纪民营企业家创业与转型的实践展现,脉络清晰,观点鲜明,既能够激励新一代创业者勇往直前,又能够帮助他们理性分析。这本书对创业者来说,对中小企业来说可读性非常强。
内容简介
由彭卫明和宋定龙编著的《创业十年:中国中小民企成长蓝本》一书的
创作风格――“故事+对话+反思+评述”四个纬度构筑成本书的核心内容。
这也正是《创业十年:中国中小民企成长蓝本》区别于其他性质相近书籍的
差异之处。
    “故事”,以平铺直叙的方式,真实客观地记录创始人彭卫明从南下广
东到金德利十年的创业与发展故事,展现一个鲜活的民企样本。其中,既有
喜悦,也有痛苦;既有顺利,也有坎坷;既有成功之处,也有失败经历。每
一段故事,都能从中找到中小民企共同的影子。
    “对话”,从“故事”延伸出来的对焦点问题的解答――针对中小民企
在不同阶段所遭遇的、关注的共性问题,结合主人公十年的研究总结,进行
深入分析,为后来者或迷惘者提供解决办法。
    “反思”,反思金德利这十年发展过程中失败之处或错误之处,从而警
醒未来创业者或中小民企以此为鉴,少走弯路,避免重蹈覆辙。
    “评述”,则是对人生规划、企业发展和运营管理的心得总结或评说评
论。
    除此之外,《创业十年:中国中小民企成长蓝本》还巧用幽默诙谐且富
有深刻涵义的漫画,来诠释某些故事、某些现象和某些观点,留给读者更多
更深的思考。同时,让读者在轻松中阅读完本书,在文字与漫画中深入浅出
地读懂本书的价值,并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
作者简介
工商管理博士江门市金德利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广东省江西商会照明电器专业委员会会长。曾经在外资企业从事过生产管理、品质管理和人事行政管理工作,担任过10余家企业的咨询顾问。2001年创立金德利,长期致力于企业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拥有丰富的企业经营管理经验。被评选为“2009中国灯饰照明行业十大年度人物”、“中国照明产业发展30年新锐影响力人物”、“中国照明灯饰行业十大儒商”。

资深职业传媒及品牌策划人,专注于区域产业经济、专业产业传媒、企业品牌战略研究及策划,主持或参与产业基地、终端连锁及品牌战略规划案例近百项,受邀为国内多家知名财经媒体特约撰稿人,现担任多家产业传媒及企业品牌顾问,著有《60年灯光记忆》一书(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
目录
序1  企业家的“三创精神”
序2  破解民企宿命
序3  立业兴国
前言  民企之惑

筹备期:人生抉择(2000.10―2001.06)
故事
不安现状  南下广东/2
创业缘由/3
白手起家  谨慎选项/4
一个并不起眼的小产品/6
开业准备/8
对话
年轻人何时创业较为理想/11
创业前应该做好哪些准备/12
创业项目与个人收入的关系/13
怎样选择创业项目/15
创业合伙人选择应慎重/16
创业初期最容易出现的问题/18
反思
没有找到好的合伙人/19
选择项目没有考虑增长空间/20
评述
人才成长Y理论/22
做老板前应做好积累/24

生存期:生死存亡(2001.07―2003.06)
故事
初战告捷  旗开得胜/28
品质危机  命悬一线/28
困难重重/31
柳暗花明/33
产品创新/33
误入歧途/35
两度蒙骗损失惨重/37
客户信用管理/40
学习海尔/42
计件掀起的罢工风波/45
打造品牌/48
渡过生存期/50
对话
企业生存期最重要的两件事/51
企业渡过生存期的重要指标/52
给创业型企业的忠告/53
反思
要做质量的“疯子”/54
凡事需未雨绸缪/55
评述
诚信的故事/57
没有质量,一切都是负数/59

发展期:混乱前行(2003.07―2007.06)
故事
高速增长/64
“内鬼”引发业务改革/65
创办内刊/68
帮助客户更成功/70
助困救急风波/71
学习华为/79
学习格兰仕/83
股改的故事/86
股东分家/88
高管引进  几度失败/89
元老离去/90
坚持到底导入ERP/94
建立学习型组织/96
对话
必须保持持久的创业激情/99
老板转型缺乏导师指导/100
发展才是硬道理/102
推行ERP切勿本末倒置/104
反思
创业元老是企业的财富/105
引进高管勿贪大求全/106
企业股改不可急于求成/107
股东分家的自我思考/108
评述
整顿干部作风/110
这张“网”编得好/113
ERP之痛/115
小企业招“经济适用男”最靠谱/124

成熟期:稳中求变(2007.07―2010.06)
故事
“五星”梦想/136
咨询未果/137
建立统计系统/138
建立计划和物控系统/140
独特的“监察系统”/141
向共产党学干部管理/144
开会不可小觑/149
实施绩效管理/150
激励机制建立/151
企业文化建设/152
家族成员管理/155
发布企业战略规划/158
对话
业绩是绩效考核的关键指标/160
激励机制要有技巧/162
成熟期老板的两大使命/164
反思
如何选择咨询顾问公司/166
高层人才应该提前引进和储备/168
评述
在路上/169
经理应该干什么/170

再生期:放飞梦想(2010.07―  )
故事
十六字战略方针/174
评述
老板的成长/177
人生追求的三个层次/179

后记  向会德利学什么/181
摘要
    开业准备
         确定创业项目后,马上开始筹备。这近两个月的筹备期,用“马不停蹄
     ”和“紧锣密鼓”来形容工作节奏一点也不夸张。
         一、了解行业,自学技术。购买相关书籍,全面了解变压器和镇流器的
     行业及国家标准等行业常识。同时,还自学产品技术、研发等专业知识等。
         二、梳理工厂,掌握流程。了解工厂生产流程,办理企业组建事务,了
     解设备种类和购买渠道、原材料采购、结算方式等。
         三、庖丁解牛,分析产品。收集样品,了解产品,确立优势。我从中山
     、东莞、深圳等地买回一批样品,像“庖丁解牛”一样解剖它们的元器件,
     分析它们的技术特点,了解不同规格型号、不同销售渠道的产品特征和成本
     ,基本做到心中有数。
         四、找合伙人,合力发展。我擅长于整体规划和企业管理,因此一直在
     寻找技术型和销售型的合作伙伴一起创业,但最后未能如愿,此为创业的一
     大遗憾。
         五、租赁厂房,确定地点。我很想找一间独门独院,同时能满足生产、
     办公、吃饭、住宿等基本需求的厂房,因为厂房是企业的形象,会直接影响
     客户、供应商和员工的信心。为了找到理想的厂房,我找了很多地方,但都
     不尽如人意,最后勉强在中山市小榄镇竹源工业区租下了一间。
         六、企业取名,设计商标。我为企业取名为“金德利”,并且请在深圳
     做广告公司的高中同学刘威设计了商标。我为什么取名叫“金德利”?它有
     什么寓意呢?我认为,追求“利”(赢利)是任何一项商业行为、活动或一家
     企业的终极目标和天职。但是,利从何而来?有德才有利。为人为商都一样
     ,德为先,利趋之。而我更希望我们企业的“德”,像黄金般珍贵和灿烂。
     所以,最后取名为“金德利”――只要拥有黄金一样的品德、道德、商德,
     就一定会有利益的收获。
         七、市场调研,知己知彼。我一边筹划企业创办的基础事务,一边在珠
     江三角洲范围内对变压器和镇流器行业进行市场调研,了解潜在客户及其需
     求;了解目标竞争对手详细状况(产品定位、销售价格、单位成本、客户群
     体、销售规模等);了解供应链状况(优质供应商、合作客户、供应条件、采
     购价格等);了解市场缺口和空间,发现潜在的市场机遇等,做到知己知彼
     ,胸有成竹。
         八、潜在客户,提前开发。在第一件产品尚未面市之前,就应该为它找
     到客户。也就是说,在正式开工之前,企业就应该提前开发潜在客户,保证
     能顺利启动和回笼资金。我也遍访了众多熟悉的企业老板,希望提前得到他
     们的支持。
         九、筹集资金,做好预算。开业之前必须对企业运营所需资金进行精细
     化预算,筹集到充裕的资金,其中还要预留出一定量的安全资金,以备企业
     不时之需。而我把家里所有的积蓄都拿出来还不够,还向亲戚朋友筹借了一
     笔备用资金,另外再加上弟弟的2万元入股资金,一共仅22万元,这是金德
     利企业的全部资产,成败亦在此。
         十、经营理念,确立雏形。我要办一家什么样的企业?期望企业以后朝
     什么方向发展?这些基本规划和经营理念,在筹备期就已经呈现原始雏形,
     我把这些理念撰写成文,列为企业规章――这就是金德利今日已成熟的企业
     文化的最早模型。这十年来,金德利一直沿着这条轨道坚持走过来。
         十一、招兵买马,建立团队。没有厂房,没有产品,没有工人,只有一
     份创业计划书,怎么招人?怎么建立团队?我6月份签订厂房租赁合同,但
     在5月份就开始招兵买马。最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通过人才市场招了
     金德利的第一位工程师,梁尔元,江苏人。我们是在古镇的一个出租房里谈
     定的合作,我对他说,“现在厂房还没有,你就在家里开始研究技术,工资
     我会按时发给你。”一个月后,我按照承诺给他发了1000多元的工资。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始了金德利的起步,我也正式踏上了创业的征
     途。我依然清晰地记得,第一批创业团队只有六个人:我自己、我太太易美
     霖、我哥哥彭保美、我三弟彭和美、工程师梁尔元、工程师谢国辉(以前老
     家的同事)__一一个传统的家族式企业。
         2001年7月1日,我们把这一天定为金德利的创办之日。
         从国有企业的铁饭碗,到待遇不菲的工厂高管,再到放手一搏的自主创
     业,我经历了无数次的思想斗争和人生抉择。每次选择,我都告诫自己,尽
     100%的努力和信心去坚持你所选择的。
         创业是很多人的梦想,但当你踏出这一步时,你会面临各种现实困难和
     挑战,关键在于你在创业之前,是否真的做好了准备。
         P8-10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