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始信昆仑别有山 晚清旅西记述研究 1840-1911

始信昆仑别有山 晚清旅西记述研究 1840-1911

  • 字数: 313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作者: 杨波
  • 出版日期: 2023-11-01
  • 商品条码: 978752021408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88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历史上的生命个体和民族族群的生存发展,离不开自我与他者的参照,总是在不断想象世界和认识自我的过程中走向成熟,想象、认知和接纳域外世界和异邦文明的过程,也是自我改造与升华的过程。身处文明冲突、文化裂变最前沿的就是这样一批远赴海外的西行者,他们将体验观感形诸文字,留下鲜活的记述,这些文本——晚清旅西记述,恰是还原历史细节的重要样本,敏锐地传达出山雨欲来、大厦将倾的危机与现实,成为时代的珍贵记录。
内容简介
晚清旅西记述作为一个变革与过渡时代的见证, 记录了国人跨洋出海、与西方世界的种种遭逢际遇。近代中国面临从武力较量到文化存亡的全面危机,近代中国思想目前的矛盾、变异、纠缠及紊乱,亦是整个文化传统面临统合、再造、转化时的表征。中国文学的裂变与新生,不只是由内及外的自觉转型,跨语际实践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变量。这些文字承载了一代中国人了解西方、力图自强的痛苦复杂的心路历程,从中也可窥见中国传统社会、近代文化转型的蛛丝马迹。
作者简介
杨波,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文学与文化研究。在《文学遗产》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 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 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 项、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2 项。治学之余,兼事文学创作,出版有散文随笔集《雪满山》《月光堂堂》等。
目录
1_总序·关爱和
1_绪论
4_第一节 研究意义
8_第二节 研究述评
25_第三节 研究思路
29_第一章 寂寞的先行者:晚清旅西记述的写作背景
30_第一节 早期的西行者与西行记
36_第二节 经世致用与舆地之学
42_第三节 遣使制度与近代外交的初创
51_第二章 文为有益之文,游非无事之游:旅西记述的文体特色
52_第一节 出使日记:个人书写与公务文体
57_第二节 主题的变奏与功能的拓展
66_第三节 比较的视野与熟悉的风景
76_第三章 始信昆仑别有山:眼光的转变与观念的更新
78_第一节 行旅体验与世界意识的形成
85_第二节 奈何须眉变巾帼:看与被看的异域体验
95_第三节 口腹之欲与文化选择:康有为游记中的饮食书写
113_第四章 初识“赛先生”:西行者眼中的近代科学
114_第一节 新事物与旧思想:迎拒与选择
126_第二节 “西学中源”视野下的西洋科技观
131_第三节 科学观念的萌生与言说方式的转型
145_第五章 敬而远之的“德先生”:西行者眼中的西方民主
146_第一节 平民总统:从华盛顿到格兰特
159_第二节 “泰西近古”的文化逻辑
164_第三节 叙述策略: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173_第六章 从域外游记到新文体:行旅与散文新变
174_第一节 别开生面的桐城域外游记
188_第二节 梁启超与“新文体”
195_第三节 西行者笔下的西班牙斗牛
209_第七章 薛福成出使日记:新媒介语境下的文本实验
210_第一节 新闻纸:觇国势与审敌情
218_第二节 出使日记:采新闻与稽旧牍
226_第三节 欧化的古文:牍副旁行,语翻重译
235_第四节 经世宏编:出使日记的编订与传播
245_第八章 行旅与新小说的兴起
246_第一节 小说救国神话的传衍
256_第二节 无处不在的旅行者
262_第三节 使臣实录与小说家言:游记与小说的文体互渗
271_第四节 从《英轺日记》到《京话演说振贝子英轺日记》
280_第九章 因风借力:《万国公报》与旅西记述的传播
281_第一节 办刊宗旨与文体选择
286_第二节 新闻报道与域外游记的互文
291_第三节 林乐知《环游地球略述》的范式意义
298_第四节 郭嵩焘《使西纪程》的逆势流传
308_第十章 经世之心与文人风雅:《申报》与李圭《环游地球新录》
309_第一节 写字先生、环游地球客与一代循吏
316_第二节 文学市场化的典型:《申报》与《环游地球新录》
324_第三节 诗画并茂的域外想象:李圭《环游海国图》
334_余 论
342_附录一 李圭《环游海国图》
350_附录二 晚清报刊所见域外游记篇目汇录(1840—1911)
363_参考文献
375_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