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电影之死

电影之死

  • 字数: 45.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保罗?谢奇?乌塞(Paolo?Cherchi?Usai)
  • 出版日期: 2011-08-01
  • 商品条码: 978754950446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2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电影之死:历史、文化记忆与数码黑暗时代》是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内容简介
《电影之死:历史、文化记忆与数码黑暗时代》内容简介:进入数码时代,电影是以新的形式存活,还是走向死亡?据估计到02011年,全球就会生产了大约60亿小时长度的活动影像,到了02025年,我们可能会有上千亿小时的影像可看。回到01895年,这个数字只是40多分钟,而且大部分影像到现在还保存着。今天,每有一部电影生产,就有数千部电影永远消失,不留痕迹。数码技术究竟是这一问题的解决办法,还是由产业推销的又一个幻象?保罗谢奇乌塞以52篇警句般的论述文字,50多幅来自世界各地电影资料馆和博物馆珍藏的历史照片、电影画面等,激情洋溢地讨论,批判地审视,指斥以电影保护为名义施展的罪恶,并为这一当代重要文化现象提出了新的分析体系。让我们重新思考电影存在的历史、文化价值。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保罗?谢奇?乌塞(Paolo Cherchi Usai) (美国)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 译者:李宏宇

保罗?谢奇?乌塞(Paolo Cherchi U sai),现任荷兰Haghefilm Foundation总监,曾任澳大利亚国家视听资料馆馆长、美国乔治?伊斯曼影像博物馆电影部门高级馆员、罗彻斯特大学电影学副教授,杰弗瑞?塞茨尼电影保护学校校长。曾与人共同创办波尔德诺默片影展及国际早期电影研究促进会(DOMITOR),他同时是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局预备成员和国际电影资料馆联盟执行委员会委员。其著作有《无声电影导论》(SHent Cinema:An Introduction,英国电影学院出版,2000)等。
目录


简体中文版序

导言

电影之死

致出版者的审稿报告

回复

后记
摘要
    们坐在显示器跟前就能遍览整个电影历史,这是天大的误解。它忽略了一个问题:有大量名不见经传的影片,只有极少的人真想看,而瞧得上这点蝇头小利的发行商就更少了。就算有人愿意费大劲挣小钱,还是会有**多的影片无法供公众消费,因为这些片子的版权归属**模糊。
    版权保护在诞生之初是为了保护创作者的利益、鼓励个人创造。如今这个高尚的动机已经沦为一心图利的下流法律条文。制片人通常是电影权利的拥有者,当然在有些国家也维护其他创作者诸如导演、编剧、演员、摄影、作曲等等的相应权利,有时这种权利可以由家族后裔继承。以前一部电影在商业公映后就被弃置或销毁,现在这些影片成了文化财产,但归根结底,把这些影片从遗忘和毁灭中拯救出来的是谁呢?有些电影资料馆能够拥有一部影片的拷贝,却无权公开放映。把影片从灭亡的危险中拯救出来的,却像是做了贼似的要求人恕罪。
    有些个问题真该问问这些权利持有人:当初亨利?朗格卢瓦…、雅?勒杜和詹姆斯?卡德不吝一己绵薄之力,阻止成吨的硝酸片基拷贝给送进垃圾堆的时候,你们在哪儿呢?单就公道论,是否该有人偿还他们?过去50年里用来保护、储藏那些影片的耗费。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